昨天,文章后面的兩條評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讀友說:“吳老師的文章讓人看的很壓抑,很晦澀,讓我們這些挺烏讀友覺得對烏克蘭勝利一點信心都沒有!現在信心是最重要的!”
另一條評論指責我的觀點“分裂”,因為我一方面表示希望烏克蘭獲勝,一方面強調川普不會給烏克蘭戰斧導彈。
我把這兩條評論告訴一位摯友,他說,讀了我文章中的訊息,確實感到心情沉重而灰暗,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他的話讓我陷入了沉默。
我關注這場戰爭,一方面是因為它將決定這世界的未來數十年是戰爭還是和平,是合作還是對抗,并因此決定普通人的命運和生活。如果烏克蘭失敗了,大大小小的國家都會因此意識到:《聯合國憲章》和國際規則保護不了弱者,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將全面開啟,民眾創造的財富中相當一部分都會投入到武器研發和生產中,普通人的生活質量和福利保障將大打折扣。
昨天,捷克和日本的選舉都是右翼政客勝出,就是拜這場戰爭所賜。十多年前世界各國都在合作與競爭中發展科技與經濟的局面,至少20年內不會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會是2.0版的“冷戰”,只是強度會低得多。甚至會在局部地區爆發損害程度不亞于俄烏戰爭的熱戰,以色列和哈馬斯的戰爭就是樣板。
另一方面,我想給3年多來依然高度關注這場戰爭的讀友傳遞真實的信息,表達對反侵略戰爭的支持。
是什么力量讓我們對這場千里之外的戰爭持續關注近4年?因為我們知道它對未來的生活意味著什么。當侵略者失敗并受到應有的懲罰后,潛在的戰爭發動者將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野心,被迫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聯合國憲章》和國際規則不僅能夠因此存續下去,人們還會總結俄烏戰爭教訓對它進行優化,使其真正能夠成為保護弱者、維護和平的工具。
作為戰爭中的弱勢一方,烏克蘭需要幫助和關注。我們作為普通人,能給予的只有關注,持續的關注和輿論上的支持。
![]()
總之一句話:我們支持烏克蘭贏得最后的勝利,并且我們相信勝利一定屬于它。正如我每篇文章的內容提要里所寫:“自由的靈魂,不屈的意志,烏克蘭必勝!”
盡管如此,我們還要明白: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很多困難與障礙,英勇的烏克蘭人還要付出很大的犧牲。
無視這些困難與障礙,只喊一句“烏克蘭必勝”的廉價口號,不但沒有任何意義的,還會掩蓋烏克蘭人的勇敢與犧牲。
我偶爾會瀏覽其他挺烏自媒體的文章,發現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報喜不報憂,困難與障礙寫得很少,更多的是寫烏軍的戰術成果并夸大其戰略意義。情緒價值提供得多,認知價值嚴重不足,類似于喊口號、打雞血。
這叫盲目自信,它根本不知道希望在哪里。
只有勇敢地面對困難與障礙,清醒地判斷局勢,才能找到勝利的道路。正如同一個人駕著木筏在水流湍急的狹谷中順流直下,如果他不知道風浪有多大、暗礁在哪里,他就不可能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我在觀察俄烏戰爭時,側重點會放在不利于烏克蘭的因素上,找出困難與障礙。因為正視客觀存在的困難,才能看清希望之所在。
看清了希望之所在,才會有真正的信心。有一位讀友對第一條評論是這樣回復的:“信心是靠事實得來的,而不是那些吹噓和偽造的信息。實話說烏克蘭日后的難度會不斷增大,捷克明天議會選舉肯定是挺俄派贏,連德國和法國的最新民意都是挺俄政黨排在第一位。長期的戰爭和停滯的經濟帶給歐洲民眾的不但是疲倦還有自掃門前雪的心理,這與俄羅斯無人機越不越境無關,再熱的血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精彩至極!
在當下階段,烏克蘭的困難與障礙在哪里呢?
其一,是美國的短視與背叛。川普團伙拒絕援助烏克蘭的借口是“美國優先”。這話貌似沒有問題:憑什么把美國納稅人的錢白白送給烏克蘭?很多川粉也因此被它迷惑了。
事實上,與其把美國的援助稱之為“白送”,不如稱之為投資,這個問題不方便深入寫,打個比方吧——
有人自己舍不得抽好煙、喝好酒、穿好衣服,卻把省下來的錢送給有“資源”的人;還有普通家庭省吃儉用,把孩子送到收費高昂的民辦學校去,逢年過節給老師送紅包……
這些人都是不顧自己家庭的傻瓜嗎?
他們不但不是傻瓜,而且精明得很,因為那是“投資”。
川普團伙所謂的“美國優先”,本質上是只看眼前放棄長遠。
其二,是西方國家集體“向右轉”。這個話題我經常在文章里提到,剛才引用的讀友評論也說得很清楚。我再重復一次:左派支持烏克蘭,右派不支持甚至反對烏克蘭。
烏克蘭大概率將失去捷克和日本的支持,未來可能會失去更多的盟友。
其三,歐洲的不信任。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遲緩乏力,一方面是因為它的決策機制,另一方面——很少有人論及——歐洲其實對烏克蘭也懷有恐懼之心。
冷戰結束后,歐洲為了消除俄羅斯帶來的安全隱患,與其建立良好的關系,從俄國購買大量能源,幫助它賺錢發展經濟。歐洲人認為,經濟發展自然會推動文明的進步。但結果是,俄國并沒有把銷售能源賺來的錢用于經濟和民生,而是用來研發制造武器,最終成了歐洲更大的安全隱患。
如果烏克蘭在歐洲的幫助下打垮侵略軍,再借助歐盟發展經濟,未來必定會成為一個比俄更強大的國家,誰來保證澤連斯基不會成為第二個PT,轉而威脅歐洲的安全?
![]()
這樣我們就能看懂,澤連斯基公開宣布戰后不再參加總統競選,實際上是給歐洲吃一顆定心丸——烏克蘭不是那個屠龍少年。
其四,俄羅斯得到的援助更大更快捷。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強大的援助,俄國人根本撐不過2022年。和歐洲援助烏克蘭既要開很長時間的會,又要全部公開在陽光下相比,俄國得到援助大多都在暗中,也不存在繁瑣的程序。
3年多來,烏克蘭得到的軍事援助總額不足2000億美元,俄方實際的援助可能遠高于這個數,且幾乎不會用于改善民生。
看清了困難與障礙,烏克蘭勝利的希望就在于排除它們。
其一,維護與美國的關系。自今年2月“白宮爭吵門”事件后,烏克蘭和歐洲在這方面都付出了相當大的精力。到目前為止,這個努力是有效的——阻止川普明確站到侵略那一邊。最成功之處在于,由歐洲國家付錢從美國購買武器。
這些錢對歐盟及其成員國來說不是什么大數字。
比較一下:戰爭爆發3年7個多月,歐盟及其成員國總共向烏克蘭援助了1775億歐元;2020年疫情爆發至今,它們為此投入的資金總額高達7500億歐元,是前者的4倍多。
只要美國不改變出售武器——川普想改也很難——的政策,烏方就無需擔心武器不足的問題。
其二,提高歐洲對安全風險的認識。事實上,歐洲的有識之士們已經就戰爭造成的安全風險有了清醒的認識,需要解決的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捷克彈藥計劃”、“烏克蘭優先清單”、“堅定聯盟”“聯合生產武器”等措施,都是在技術上解決援助問題。
![]()
除此之外,還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世界范圍內爭取更大的支持,尤其是俄烏的周邊國家。
其三,制定正確的戰略目標和策略。目前烏方的做法完全正確,一是最大數量地給敵兵造成傷亡,二是打擊對方的戰爭能力,三是鞏固戰線,做長期戰爭的準備。
侵略兵死傷越多,侵略國的民生越差,侵略者持續戰爭的能力就越差。當侵略國的民眾看不到戰爭結束的希望時,其社會穩定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事實上,這正在發生。
其四,學習俄國人的混合戰術。這里,我要指出烏克蘭和歐洲做得嚴重不足的地方:沒有學會俄國人所擅長的認知戰。
歐洲政客每天都在抱怨俄國人的混合戰爭,卻做不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當俄國社會出現反對戰爭的運動時,烏克蘭和歐洲不僅要迅速表示聲援,也要學習對方的“滲透”戰術。
此前普里戈津率領瓦格納進軍莫斯科準備“兵諫”時,烏克蘭和歐美一言未發,更沒有利用那個機會做點什么——太實誠了。如果當時烏克蘭和歐洲大聲支援,并承諾豁免瓦格納的戰爭罪行,結局很可能不是那樣。
烏克蘭和歐洲應該在俄國輿論場大展身手,告訴俄國民眾,戰爭打得越久,他們的苦難將會越深重。
不要小瞧混合戰爭,現在烏克蘭面臨的困難與障礙,很大程度上都是混合戰爭的結果。
要知道,因為戰爭而生變,俄國是有傳統的。
我相信,烏克蘭人已經認知到了這個問題。
正是基于上述認知,我依然對烏克蘭最后的勝利保持樂觀,并且不是盲目的樂觀。
魯迅先生說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因為敢于正視困難與障礙,我們才會知道希望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