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nèi)容取材于網(wǎng)絡(luò)
一提到朱元璋,腦海中自動想到 “鞋拔子臉”。
甚至還有人他說長的像廖凡!
可在故宮中藏畫里,他卻是眉清目秀的模樣。
兩張臉怎么反差這么大呢?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
![]()
廖凡和畫像
廖凡臉火出圈
估計大家印象中的朱元璋,是下面這么個形象。
下巴往前翹得厲害,臉上布滿麻子,五官擰在一起,看著就透著股兇氣。
像《大明風(fēng)華》《邪不壓正》這些電視劇里,更讓觀眾對這個形象熟知。
甚至有人說他和影帝廖凡長得 "神似"。
![]()
影視劇中形象
但要是拿出故宮藏的另一幅畫,估計沒人敢認(rèn)這是同一個人。
圓臉方額,眉清目秀,鼻梁挺直,留著整齊的胡須。
再穿上龍袍端坐在那,妥妥的帝王威儀。
同一個皇帝,怎么會有兩張反差這么大的臉?
![]()
畫像
像明朝官員張瀚在《松窗夢語》里說過,他見過朱元璋的真容。
是"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跟民間那怪模樣完全不一樣。
晚明學(xué)者張萱更有意思,他先在云南黔國公府見過帶麻子的怪像。
后來進(jìn)宮看到官方畫像,直接驚嘆 "高皇帝乃美丈夫也"。
![]()
影視劇中形象
還有遺傳這個東西,也讓老朱的長相有了那么一絲議論。
朱元璋的兒子朱標(biāo)、朱棣,畫像都是端正的圓臉。
如果老朱真長著 "豬腰子臉",兒子們怎么著也得遺傳點特征吧?
![]()
影視劇中形象
河南還有個王家村,村民是朱元璋的后人。
家里藏的老畫像里,朱元璋也是正常相貌,這總不能是后人瞎畫的。
那丑畫像又是怎么來的?這得先懂古代帝王的 "套路"。
![]()
畫像
朱元璋放牛、當(dāng)和尚、討飯出身,憑啥能當(dāng)皇帝?就得靠 "天命" 說話。
古代講究 "貴人異相",舜有雙瞳孔,劉邦左腿有七十二顆黑痣,都被說成是天生的帝王相。
朱元璋這張怪臉,其實是按 "龍相" 造出來的。
![]()
畫像
往前翹的下巴像龍的下頜,滿臉麻子被附會成 "滿天星斗",合在一起就是 "真龍?zhí)熳? 的象征。
這種 "丑" 在當(dāng)時不是貶義,是神化的手段。
明朝畫師陸容就記載,朱元璋讓畫工畫像時,太寫實的都不滿意。
直到有人加了 "穆穆之容" 的神化元素,才得到認(rèn)可。
![]()
畫像
說白了,這丑像是故意造出來的政治道具。
不過這事沒這么簡單,清朝可能也插了一手。
清朝取代明朝后,為了顯得自己得位正統(tǒng),總愛抹黑前朝。
有學(xué)者發(fā)現(xiàn),故宮里那些朱元璋丑像,很多衣著不符合明制,畫風(fēng)也亂七八糟,明顯是后人畫的。
![]()
畫像
更關(guān)鍵的是史料記載,順治初年清點明朝太廟畫像時,朱元璋只有一兩幅正像。
到乾隆十四年移藏南薰殿時,突然冒出 11 張丑像。
這中間的發(fā)生了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
影視劇中形象
清朝可能把民間流傳的怪像收集起來,甚至加工改造。
再跟朱元璋 "殘暴" 的傳說綁在一起,以此襯托自己統(tǒng)治的好。
在我看來,這兩張臉其實都是 "假的"。
![]()
畫像
正像是官方美化的 "工作照",用來撐場面;
丑像是政治需要的 "神化照",后來又被清朝當(dāng)成 "抹黑工具"。真實的朱元璋,大概率就是個五官端正的普通人。
既不是帥得驚人的 "美丈夫",也不是丑得離奇的 "鞋拔子臉"。
![]()
影視劇中形象
有意思的是,這兩張臉能流傳幾百年,恰恰說明歷史形象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朱元璋自己要神化,就默許了怪像的流傳;
清朝要鞏固統(tǒng)治,就放大了這種丑化;
民間百姓覺得帝王就該 "與眾不同",也樂意傳這些奇聞。
![]()
影視劇中形象
所以說,糾結(jié)朱元璋到底長啥樣,其實沒那么重要。
這兩張臉背后,藏著的是帝王的統(tǒng)治心機(jī)、朝代更迭的政治把戲,還有老百姓對歷史的想象。
畢竟在古代,帝王畫像的重點從來不是 "像不像",而是 "能不能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