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比賽中賽點是最吸引人的,誰先拿下賽點,就有可能挺過去穩定勝局。
圖/文·于文浩
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同樣來到了賽點,當年風光的蔚小理各有各的苦惱。當發展來到白熱化階段,誰都無法預知哪個品牌還能再看見第二天的太陽時,沒想到讓小鵬起死回生的一張牌竟然是小鵬MONA M03。
![]()
![]()
![]()
初看這款車會發現他對尺寸控制的很克制,完全沒有多數電動車的臃腫感,尺寸和特斯拉Model 3(參數丨圖片)近似,長寬高大了十幾毫米,但軸距小了60毫米。整車外形設計很難聯想到他與小鵬其他車型的關系,前臉毫無家族化特征,沒有大家熟悉的貫穿式日行燈,也沒有分體式大燈設計,只是將頭燈設計成整合一體的Y字形樣式,亮點是車頭底部帶有仿碳纖維的前唇,并且有主動進氣格柵功能,給電機散熱或降低風阻。側面流線造型很耐看,C柱還做了懸浮式處理。輪輞標配是18英寸朝陽SU318a,試駕車選裝19英寸米其林e靈悅輪胎,大輪輞確實好看,但后期維護成本和舒適性會有所折扣。尾部造型比較有爭議,行李廂門比尾杠還凸出的設計一反常態,增加了車尾碰撞后維修成本。不過掀背式尾門開口更大,更易取放行李物品,621升的行李廂空間甚至好于不少SUV車型。
![]()
![]()
![]()
M03外觀設計少了小鵬的家族元素,但進入車內能感受到小鵬一直以來簡約的設計理念。淺色內飾看上去很清爽,用料很環保,內飾覆蓋件多采用軟或硬塑、編織物等材質,討巧的是搭配一起還略有一絲高級感。整個內飾可見的只有方向盤、15.6英寸中控屏和自動空調出風口,儀表盤屬于選裝件,599元或者拿購車送的積分兌換。這也意味著車內大多數控制功能都需要通過觸屏或語音進行操作。小鵬的車機還是強項,8155芯片加上優化讓畫面流暢平滑。新界面很干凈,下方是常用的可自定義任務欄,只是呈現功能比較少。車輛設置界面打開后只占屏幕左側一部分,方便駕駛者查看和操作,不便的是此刻想要調節空調是需要退出當前界面的。空調吹風功能有限,沒有智能的避人吹功能。智能語音略有些失望,之前小鵬車型基本能實現所見即所說,這臺車只能控制常規功能,應用商店支持的APP也不多,相信這些問題后期OTA是可以解決的。總結下來MO3對內飾的設計想法是“剛剛好”,這倒符合車輛設計初期的理念。
![]()
![]()
作為一款定位家用的車型,空間表現卻不是M03所擅長的。由于車身尺寸的限制,導致底盤抬升較高,影響了前后排的頭部空間,后排乘坐尤為明顯,頭碰天花板的幾率很高。同時,坐姿也受到了影響,后排座椅靠背偏直、坐墊盡可能降低臀點的做法損失了乘坐舒適性。優勢在于座椅的包裹性不錯,承托感算是給扳回了一分,在乘坐表現上他更適合主坐前排。
![]()
![]()
M03的動態表現并不是想象中家用車的味道,超長續航版218馬力的最大功率和7秒多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其實很克制,這個動力基本和搭載燃油2.0T發動機的車型不相上下。值得關注的是整車調校,轉向溝通感不弱,減振會往硬了調,使得這臺車開起來很輕松,有點兒所謂的運動調校,風格上很像特斯拉Model 3,偏愛駕駛的人會喜歡,注重舒適的人會有所芥蒂。影響乘坐舒適性除了減振調校,輪胎的選擇也有一定關系,19英寸輪胎本身胎壁就薄,對路面的緩沖處理不如18英寸,同時大尺寸輪輞勢必也會提高胎噪聲。至于扭力梁后懸架的爭議,日常駕駛很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急變線的跟隨性也沒有問題,只有在快速過減速帶時會出現車尾的滑移感,以及通過爛路的舒適性會打折扣。
![]()
駕駛輔助Plus版只搭載了單目攝像頭的L2級,也就是小鵬的XPILOT系統,能實現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導航下識別信號燈倒計時、自動泊車等功能,實際體驗過大且復雜的彎道需要人工干預。而小鵬的高階版本XNGP裝在了Max版上。
![]()
小鵬MONA M03問世之后,或許小鵬自己都沒想到這款車竟成了品牌發展到白熱化的黑馬。因為這臺車的最初設計理念和當年P5類似,所以呈現上會有些局限。但憑借他的顏值、價格,月銷過萬的成績暫時讓小鵬松了口氣,在現階段比賽中也算是拿下了賽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