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探索智能經濟發展路徑,智能經濟專項工作組暨《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戰略及路線圖研究》課題啟動會于2025年9月20日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政府機構、行業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參會,課題組各負責單位就課題前期研究工作做了詳細匯報,專項工作組負責人、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羽就下一步計劃進行了布置。
王羽闡述了智能經濟的相關概念,他指出:智能經濟是由智能科技、智能產業、智能應用、智能商業、智能金融、智能文化等一體化智能生態體系為驅動和支撐的經濟躍遷形態。 縱觀人類發展至今,經濟可以劃分為五個時代。其中,經濟1.0時代–農耕經濟、經濟2.0時代–工業經濟、經濟3.0時代–信息經濟、經濟4.0時代–數字經濟、經濟5.0時代—智能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比較核心的主線任務就是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
該課題旨在圍繞智能經濟的概念定義、組成體系、頂層設計、發展路線、政策創新、要素支撐、基礎建設、技術支撐、產品發展、應用場景、商業發展、資本驅動、產業建設、生態體系、安全要求、保障措施、其他專項類等進行系統研究,重點從“發展路線體系、基礎支撐體系、基礎建設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產業創新體系、測試示范體系、場景應用體系、測評指數體系、生態發展體系”九個方面進行研究,著力于研究和構建“場景切入(點上突破)、系統建設(面上攤開)、整體迭代(立體升級)”三步走發展路線體系,“政策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五鏈融合的基礎支撐體系,“智能科技+智能產業+智能應用+智能商業+智能文化”五位一體的基礎建設體系,的“共性技術+標準研制+協同創新”三位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行業聯合體+資本聯合體+產業創新載體”三體聯合的產業創新體系,“智能測試+智能示范+智能服務”三位一體的測試示范體系,“場景驅動+項目運營+商業閉環”三環一致的場景應用體系,基于“可靠性指數、穩定性指數、安全性指數、功能性指數、綠色化指數”五大測評指數體系,“政、產、學、研、金、服、用”一致行動的生態發展體系等,最終形成“立體化、系列化、全方位”支撐我國智能經濟快速發展的研究成果和報告,從而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消費者提供科學、合理、可靠的決策依據,從而加速智能經濟實踐化落地,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驅動經濟躍遷邁入5.0時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