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彭州的生態底色,人們常念及山林的蔥郁、溪流的澄澈,卻往往忽略了,這片土地上還藏著群能“治愈呼吸”的生態寶藏:與森林、海洋齊名的世界三大生態系統——濕地。
![]()
它有著“地球之腎”的凈化力、“天然水庫”的溫潤、“物種基因庫”的生機,更裝著彭州人最愛的慢生活。
彭州濕地:每片都有專屬打開方式
對彭州而言,濕地是“山水林田湖草”的關鍵一環。岷江、沱江帶來豐沛水源,讓這里河川縱橫,也養出彭州人“喜水、樂水、愛水”的性子。
![]()
如今隨公園城市建設,濕地不再是郊外遠景,成了市民茶余飯后能逛、能歇的“身邊綠境”。彭州的濕地從不是“千篇一律的綠”,有的藏在城區,有的鄰著田園,有的能望雪山,總有一款戳中你。
城區里的“綠明珠”
想“下樓逛濕地”,選匯通湖公園準沒錯。它把濕地文化揉進城市空間:步道旁水生植物錯落,蜻蜓點水掠過水面,高樓與蘆葦相映成趣。
![]()
這里最妙的是“生態+活力”:看小魚游、小鳥跳,感受生物多樣性;累了坐長椅曬太陽,微風拂頰,把生態價值變成觸手可及的幸福感。
能待一天的“文化休閑地”
想放空一整天,來官渠農業生態文化長廊很合適。曠遠水面、草木清香里藏著淡淡文化味,步道旁的本地文化小景,隔絕了市區喧囂。
![]()
如今這里是彭州“熱門據點”。累了找家茶館坐下,看景發呆,這就是“彭州式生活”的精髓——慢一點,再慢一點。
自然愛好者的“寶藏地”
想深探自然,魚鳧濕地和小石河濕地公園是“面積擔當”。
![]()
魚鳧濕地的水系阡陌縱橫,串起大小湖泊,淺灘、丘陵錯落,像在“自然探秘”。上百種花卉植被在此生長,家長常帶娃認植物,讓自然成“課外老師”。
![]()
小石河濕地多了份“山水意境”:卵石河灘、淺灘草坡,春來生機盎然。站在這里能遠眺龍門山,雪山映碧水,像幅水墨畫卷。如今加了活動場地和配套,散步、拍照、野餐都方便。
“運動+顏值”雙擔當
金彭湖公園是濕地里的“全能選手”:天藍水凈草綠,春來景致絕佳,還配了健身步道、簡易運動場地。有人沿湖慢跑,有人空地打太極,親子家庭玩飛盤,笑聲混著水流。
![]()
運氣好能看見雪山映湖,運動間隙拍張照,隨手都是“大片”,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活力里更生動。
彭州公園城市的“靈魂”
彭州的濕地早不只是“水與草”:它是城市的“生態屏障”,凈化水質、調節氣候;是市民的“精神棲息地”,給忙碌生活留片慢空間;更是公園城市的“形象名片”,用自然美彰顯彭州魅力。
![]()
如今在彭州,濕地隨處可見:小區旁的水灣、綠道邊的蘆葦、郊野里的湖泊。它們像璀璨明珠,點綴“立體山水畫卷”,讓“人與自然共生”成了彭州人的日常。
![]()
想逃離忙碌、好好呼吸?來彭州濕地吧。聽水流、聞草香、看鳥飛魚游,你會發現:日子能這么愜意,呼吸能這么輕松。畢竟,在濕地里慢步發呆的時光,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期數:3515期
文字:品鑒彭州 陽陽
圖片:張勇
編輯:龍洋 責編:梁丹 審核: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
![]()
![]()
![]()
![]()
![]()
![]()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