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5天的預制菜“輿論大戰”,終于偃旗息鼓。
9月15日,損失慘重的西貝發布致歉信,坦言其生產工藝與顧客期望存在較大差異,向顧客致以深深歉意,并提出9大整改措施。
緊接著,羅永浩就表示將放棄對賈國龍的法律訴訟,決定“只解決真正的實際問題,盡量不摻雜一絲一毫的意氣用事”。
只是當羅永浩發長文官宣和解,最后那句看似無心實則有意的玩笑話,令網友們脊背發涼。
![]()
這件引發餐飲界大地震的預制菜風波,起源于9月10日。
羅永浩在微博發文吐槽,稱西貝幾乎全是預制菜還賣得貴。氣得西貝創始人賈國龍連夜飛回北京,開啟了毀滅性自殺式反擊。
在9月11日的媒體溝通會上,賈國龍情緒激動地堅決否認西貝使用預制菜。甚至斬釘截鐵地要起訴羅永浩。
![]()
那時的賈國龍自信滿滿,硬是把媒體溝通會開成了“宣戰”大會,想出了開放全國370家門店后廚的昏招。
就是這個盲目舉動,引發了西貝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經過諸多媒體紛紛探訪,西貝員工輪番直面鏡頭,一系列西貝“名場面”被曝了出來。
![]()
不僅實錘西貝全是冷凍蔬菜冷凍肉,妥妥的預制菜無疑,后廚還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廚師長無證上崗還戴大金鏈子大手表。
更讓消費者特別是寶媽們憤怒的是,西貝引以為傲的兒童餐,西蘭花南瓜泥保質期竟然長達24個月,就連小米粥都是預制的。
![]()
最為諷刺的是,賈國龍3年前親口承認做預制菜,3年后卻矢口否認并信誓旦旦“西貝100%沒有預制菜”,被調侃純屬左右腦互博。
![]()
隨著網友們洶涌而至的指責謾罵,斷崖式下跌的營業額,賈國龍終于認慫了,承認自己的應對有問題,做飯的愿意圍著吃飯的轉。
可惜,他并未真正意識到自己錯在哪,嘴上服軟了心里依然不服輸,前腳把顧客比喻成初戀,后腳就把顧客打成了“網絡黑社會”。
![]()
眼看著徹底惹怒了羅永浩,只得再次發出《致歉信》,結果網友們根本不買賬,又引發了新一輪的口誅筆伐。
9月15號這封道歉信先后發了兩次。第一次“虐”字沒帶雙引號,小編撤回修改重發了一遍。但那句“顧客‘虐’我千百遍”,還是讓人深諳刺眼。
網友們前仆后繼留言質問“1歲的孩子吃了2歲的西蘭花,到底誰虐誰?”,羅永浩也轉發質疑:“顧客虐你什么了?顧客都被你們打成網絡黑社會了。”
考慮到西貝還有2萬名員工要吃飯,也不想賈國龍因面子遭遇滅頂之災,羅永浩深思熟慮后接受了和解。
![]()
羅永浩在長文中提出了三個決定:放棄對賈國龍的法律訴訟;放棄提取十萬元現金獎勵為揭露西貝內幕的行為;但因為有言在先所以他將繼續幫助對西貝發起集體訴訟的消費者。
正是這篇長文的結尾,那句“如果我失蹤,很可能是被跨省了”的玩笑話,讓人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
要知道,太多真心話都是以玩笑的方式說出來的。
在資本和利益面前,即便是羅永浩這樣的知名人物,也不得不權衡利弊。畢竟某些地方早有耳聞,確實跨了不少次省。
![]()
![]()
據說截至9月15日,西貝所有門店日營業額少說得損失了近千萬元,許多供應商怕西貝倒閉都在催討賬款。
詭異的是,資本市場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西貝致歉信發布后,A股預制菜概念股集體暴漲。由此可見消費者的選擇與資本的邏輯,在這場風波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向。
整件事說到底,西貝的危機本質上不是因為預制菜爭議,而是消費者對于知情權的正當追求。
消費者并非無理取鬧的“鍵盤俠”,羅永浩的帖子之所以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核心在于他精準地捕捉并放大了當代消費者的困惑與不滿。
![]()
消費者真正在意的從來不是“預制菜” 這個技術名詞,而是其背后所代表的價值感知。
當消費者走進一家人均消費不菲、強調“天然、地道”的餐廳時,他們默認的交易契約是:我為新鮮的食材、廚師的即時手藝、那份獨一無二的“鍋氣”付費。
自西貝自揭其短一路塌房后,消費者對知情權的追尋,催生了餐飲行業的“透明革命”,眾多餐飲企業自告奮勇啟動后廚直播接受公眾監督。
![]()
羅永浩憑一己之力完勝西貝1.8萬人,引發了消費者的集體覺醒,更為所有企業家敲響了警鐘。
企業管理者,務必要具備新思維新能力。
與其糾結于專業術語的技術正確,不如擁抱公眾的樸素認知,真誠溝通并主動告知加工方式,將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
未來的商業競爭,本質上是信任的較量。
那些能將“透明”融入血脈、將用戶價值嵌入核心戰略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成為真正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