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法制頻道“曉輝在路上”視頻號發布的一則報道引發關注:一位李姓求助人稱,其父親在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就醫期間,在家屬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放置了心臟支架。李先生認為醫院此舉存在過錯,并要求相應賠償。
李姓男子神情激動,向媒體傾訴:“誰允許你們下的支架?手術之前,我父親從頭到尾就不愿意下支架。”
![]()
該男子接受采訪時稱:“”我父親當時是胸口痛,來到這個醫院做檢查。一經檢查呢,說我爸是心肌梗死,大概半個多小時,然后人就出來說問題不大,沖了一下血管,但是還有一根血管有堵塞。
7月25號上午做的第二次手術,我和我媽多次的找這個韓主任說需不需要下支架,先問他們,他說不用,沒啥大問題。我說真是需要了,我們需要轉院,然后就是在第二次手術直接進去就把病人支架下來。
當時我們在這個影像室里就質疑他們,我們說了,誰允許你們下的支架,你給我父親下的是什么類型的支架?我們需要用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大概的費用需要多少?就是在術的時候什么都沒有跟我們說。然后我父親呢,現在看著身體倒沒問題,主要是精神。”
8月25日上午,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業務管理辦負責人李主任接受采訪。
![]()
他回應稱:“當時這個患者的家屬認為我們這個手術之前沒有進行充分的一個告知。其實是在這個手術術前,管床大夫韓主任是給患者的愛人進行了這個手術之前的告知,也簽署了相應的這個手術進行告知書。
![]()
關于這個患者的一個選擇,患者兒子認為沒有給他講,他就說我們應該有選擇的一個知情權,這一塊的確我們沒有把這個具體術中用到的多種的耗材給他詳細講。因為這個心臟的介入手術,耗材很多,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的病情,在術中由手術醫師進行選擇。其實在這一塊啊,其實應該給患者的家屬進行詳細的一個告知。這塊是我們可能是存在一點講的不夠詳細,不夠清楚。但是這一些具體的東西是在手術知情告知的文件中是都有一些相應的一個記載。”
該事件引發大量關注,網友紛紛評論:
![]()
![]()
![]()
![]()
醫客說
信任是醫患關系的基石,專業是醫生的底氣
鄭州某三甲醫院的“心臟支架爭議”,最終以網友力挺醫生收尾,本質上是公眾對“醫療專業性”的認可。這場爭議提醒我們:在生死攸關的醫療場景中,醫生的“專業判斷”應被尊重,而患者的“知情權”需通過更人性化的溝通實現。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我們不需要醫生‘完美無缺’,只需要他們在救命時‘全力以赴’。” 當醫患雙方都能站在對方角度理解——醫生理解家屬的焦慮,家屬理解醫生的壓力——“救命手術”才能真正成為“信任的橋梁”。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法治頻道曉輝在路上、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