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
@羅永浩的十字路口 再發文
表示今晚將直播談談這件事
微博全文如下:
今天晚上8:30,我會在三個平臺(微博,抖音,B站,帳號名都叫“羅永浩的十字路口”)上同時直播談談這件事。我的訴求并不是打這個西貝,或是賈老板,我對他們沒什么興趣。但我很希望借著這次的事件,推動中國預制菜行業透明化,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所以今天晚上也會提到一些其他餐飲企業。好,今天晚上8:30見。
![]()
9月11日晚
“羅永浩吐槽西貝使用預制菜”
事件的影響持續升級
西貝創始人、董事長賈國龍在當晚釋放強硬態度
明確表示將對羅永浩提起訴訟
以此反擊其此前的負面言論
![]()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
“一定會,我們一定會起訴他,一定一定會起訴他!”賈國龍連用幾個“一定”來強調他的決心。他表示:“他對我們的傷害是很大的,一定會起訴。”
隨后,羅永浩在微博上回應:“好,來吧,如果不是預制菜,那就太牛了。能把現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熱的味道,這肯定是高科技了。”
面對賈國龍的起訴計劃,羅永浩迅速在社交媒體上作出回應,不僅未顯退讓,反而采取更主動的行動——直接發布10萬元懸賞公告,公開向外界征集能證明西貝使用預制菜的“真實證據”,讓這場圍繞預制菜的爭議從“口頭對峙”推向“證據博弈”階段。
羅永浩連發近十條微博回懟賈國龍起訴言論,并希望網友提供西貝使用預制菜的證據。
![]()
據賈國龍及團隊回看監控后發現,羅永浩一行于9月10日下午2時30分進店點餐,約3時30分用餐完畢。5個人一共點了13道菜,烤魚和烤羊排沒有吃完。服務該桌的服務員解釋,由于這兩道菜制作工藝復雜,因此上菜速度較慢。
經過詳細復盤,賈國龍得出結論:當日的菜品制作符合標準、中規中矩。從原料來源(由中央廚房預加工后,經冷鏈配送至門店)、解凍緩化,到最終的烹飪環節(無論是烤箱烘烤還是灶上烹調),都嚴格遵循既定工藝流程。
賈國龍帶領媒體參觀了當天羅永浩就餐的祥云小鎮西貝店后廚。后廚內食材切配整齊,廚師正在操作。賈國龍還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國370家西貝門店允許消費者在符合衛生標準的前提下,參觀任何一道菜的制作過程。“羅永浩菜單”也同步對外公開。目前,據華商網記者了解到,西貝西安店鋪后廚開放需預約才能參觀。
事實上,賈國龍此前曾提及西貝也使用預制菜。對此他解釋道,高端菜品(如紅燒肉、鮑魚)因工藝復雜,通常需提前進行“預加工”(如腌制、燉煮),這是保障品質與出餐效率的必要環節,但這與國家定義的“預制菜”有根本區別。西貝采用的是門店完成最終烹飪的“預加工”,而“預制菜”指中央廚房已完成全部制作,門店僅需加熱即可出餐的菜品。
“我們曾經做過功夫菜在門店賣過,那個是預制菜,我們已經停掉了。西貝沒有一道菜是預制菜,100%不是預制菜,所以羅永浩說西貝全是預制菜,太惡心了,這個挺傷害我們的。”賈國龍說。
![]()
面對西貝方面“一定會起訴”的強硬表態,羅永浩展現了更為堅決的姿態:“嗯,我準備好了。”
與此同時,羅永浩還在尋求科學儀器的支援,他向食品工業及化學專家求助,詢問是否有專業設備能檢測出食物的烹制時間,并表示“設備多昂貴都沒關系”,希望以此“橫掃一遍”用了預制菜卻不肯承認的餐館。
![]()
羅永浩稱:“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制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制菜。”其表示,無論官司結果如何,他相信整個事件都將“客觀上對中國預制菜領域的消費者知情權,甚至是相關的立法,作出一些實際的貢獻”。同時,還發布10萬元懸賞,公開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真憑實據”。
9月11日,面對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提到“西貝門店沒有一道是預制菜”,接近羅永浩的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回應稱:
“在大家看來,中央廚房、食品工廠出來的菜都是預制菜。而且網上有證據表明,西貝的中央廚房部分的菜品就是采購的工廠預制菜,賈國龍已經犯了‘眾怒’。”
“作為一家餐廳,應該提供優質烹飪服務,而不是通過預制菜來節省成本。另外,西貝主打兒童餐,預制菜留上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都不會壞,對于未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該人士表示,“作為一個客戶,吃完之后覺得不滿意,在網上進行吐槽也沒什么問題。雖然羅永浩是大V,但是他也有吐槽的權利。”
來源 | 綜合當事人社交賬號 澎湃新聞 紅星新聞
編輯 | 絕小海 責編 | 阮固 審核 | 劉永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