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大鵝算是玩了一波大的,居然在9月9日夜里到10日凌晨,至少搞了10多架無人機,從烏克蘭一側跑到波蘭領空走了一圈。這事兒引起了波蘭當局的強烈不滿。
波蘭這邊反應可不小,直接擊落數架無人機,并關閉相關空域,甚至關閉了好幾座機場。事后波蘭方面將矛頭對準了大鵝,很明顯,這應該是他們從擊落的無人機中找到了相關證據。
大鵝這邊也連忙表態,他們沒有襲擊波蘭境內目標的打算,并且希望可以和波蘭國防部進行磋商,妥善解決這件事。
由于口碑太差,所以大鵝的很多表態,如今已經很難讓人信服了。比如說2022年2月之前,大鵝一再表態,不可能進攻烏克蘭,很多國內的媒體,還言之鑿鑿地為大鵝辯護,可到最后大鵝還是食言了。這事兒對國內媒體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因為這將大大降低國內媒體的可信度。很多人似乎還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
大鵝此舉,或是為了試探北約底線
北約對外宣稱,是一個防御性的軍事組織。他們的核心作用是,但凡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受襲擊,那就代表整個北約都遭到了襲擊。那么北約就可以群起而攻之。
因為現代戰爭和古代不同,封建時代,打與不打,完全是看君主或者元帥的一句話。可現代是否要發動戰爭,必須要走法律程序。哪怕你明知道不合理,一旦法律程序走完了,你再不想打也得打。明知道合理,可法律程序走完后,說不打,那你想打也不行。
所以,觸發北約啟動相關法律程序,似乎就成了試探北約底線的關鍵。
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加入北約的成員國,目前還沒有遭受過非北約成員國的入侵。這就是他們這個組織建立口碑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1991年華約解散,蘇聯解體以后,大量華約國家選擇申請加入北約。因為過去加入華約,照樣會被揍,比如說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就被蘇聯揍過。但是加入北約,至少是沒有挨揍的情況。
大鵝這次無人機事件,之所以發生,大概率有這么3種可能:
- 第一,的確是無心之舉。無人機這東西,其實玩過的人都知道,只要操控不好,極有可能偏離航線,甚至墜毀。民用的如此,軍用的大概也是這樣。所以的確存在操作人員操作不當的可能。從事后大鵝急切地希望波蘭方面聽他們解釋,似乎也看得出,這次很有可能是事故。
- 第二,試探一下波蘭的防空能力。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大家是鄰居,而且大鵝和波蘭這么多年沒交過手了,想要看看對方的軍事實力現在發展成啥樣了,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波蘭是北約國家,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第三,試探北約的底線在哪里。因為北約有這么一個規定,襲擊北約成員國,就等于襲擊了整個北約。所以大鵝想要看看,這句話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試探一下,如果北約的反應不足的話,說明這不是北約的底線,以后類似的情況會更加頻繁。
這3種情況都有可能,不過要我說,第三種可能是最大的。首先因為這不是一兩架無人機,而是10多架,大概率不會集體操作不當,而且這些無人機深入到了波蘭境內300多公里,很難用操作不當來解釋了。此外,波蘭從來不是大鵝所要面對的對手,大鵝始終是把自己和北約放在一個水平線上來比較的。
![]()
二戰時,德國也這么試探過英法
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這是二戰時期,德國非常經典的做法。因為一戰以后,德國被英法等老牌列強欺壓,為了還債,導致人民超負荷工作,卻依舊吃不上一口飽飯。
小胡子上臺以后,覺得日耳曼人有如此先進的工業水平,不應該遭受這樣的厄運。所以他謀劃著對外擴張,
但是,德國當時的實力,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強,而且還處處受到英法的提防。想要邁出第一步,談何容易?
那么,試探英法的底線,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戰后,英法在德國西側的萊茵河劃出了一片萊茵非軍事區,規定萊茵河兩岸各50公里內,禁止德國駐軍。
1936年,小胡子派遣了一支軍隊,到萊茵河非軍事區耀武揚威。當時他也捏了一把汗,而且做了兩手準備。如果遭到了英法的強烈抵制,那這支軍隊就立刻撤回來,并且表示一切都是誤會。
結果他們試探成功了啊,英法壓根就沒啥反應。畢竟距離一戰已經過去20年了,很多老一輩制定《凡爾賽和約》的人已經退休了。新來的這幫人,甚至都沒怎么經歷過戰爭,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搞經濟上,第一次遇到這種挑釁行為,英法這邊也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再來幾個打馬虎眼的人,表示一切都是誤會,那大家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得過且過了。畢竟,誰也不愿意直接面對戰爭。
但這次試探,讓小胡子意識到,英法這些老牌列強,不過只是紙老虎。所以此后他吞并奧地利,占領捷克斯洛伐克,乃至引爆整個歐洲,也就不奇怪了。
![]()
底線被突破后,就不會那么團結了
克里米亞就是當代蘇臺德,當初德國表示,他們只占領一個蘇臺德地區,就不會進行下一步軍事計劃了。理由是,蘇臺德地區遍布講德語的人,所以這里應該從捷克斯洛伐克劃入德國。
這理由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畢竟大鵝占據克里米亞的時候,也多次表示,這里多數都是俄族人,所以應該歸大鵝。
德國占據了蘇臺德地區以后,有沒有收手呢?當然沒有,他們又出手占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后來更是直接入侵了波蘭。
那么大鵝占了克里米亞以后,有沒有收手呢?同樣也沒有,他們再次出手進入烏東,更是在2022年直接出兵基輔,打算一舉拿下烏克蘭的大腦。后來沒辦成這事兒,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拿下烏東四州。
所以說,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基本都是套模板做事,任何一個行業,原創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在大帝看來,如今的北約,也極有可能和當年的協約國一樣,全都是紙老虎。畢竟北約沒有真正被挑戰過,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能遵守條約,在受到挑戰的時候,啟動第5條集體防御機制呢?
![]()
但是,不管咋想的,都得實際檢驗一番。所以就有了這次無人機深入波蘭的事情,大帝就是想要用這件事,試探一下北約是不是會反擊,并且啟動集體防御機制。
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北約方面還沒有因此啟動第5條集體防御機制。大鵝那邊在急切地希望波蘭聽他們解釋,波蘭這邊似乎捂著耳朵表示:我不聽我不聽。
至于小烏,則在這個關鍵時刻,不斷拱火。司機表示,這事兒完全可以被定性為大鵝入侵了波蘭,也就是入侵了北約,所以北約應該集體起來收拾大鵝。
司機如此著急,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肯定希望抓住每一個機會,調動北約的積極性來一起對付大鵝。
不過很明顯啊,司機有點沉不住氣,也沒有讀過中國的兵書。這種情況下,最應該置身事外的反倒是司機。一旦司機摻和進來,那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了。至少北約不會在第一時間啟動第5條集體防御機制,因為他們必須要把整件事調查清楚。萬一是小烏為了促使北約下場設下的局,那又該如何呢?
![]()
大帝為何越來越不慌
大帝如今的選擇,其實是無奈之舉。但凡西方給他開一個口子,他能立馬帶著整個大鵝撲向西方的懷抱。
這就是現實,因為人家大鵝說到底是一個西方國家。歷史上是一點點向東擴張殖民,才打到了東亞最東邊,和東大成了鄰居。
即便成了鄰居,互相簽訂了邊境條約,大鵝也沒停手。他們選擇不斷南下,尋找溫暖的港口,因此又從東大挖走了151萬平方公里,甚至打算在長城以北搞一個黃鵝。
從2000年到2014年,在和西方國家的深度合作中,大鵝擺脫了經濟困境,逐漸過上了相對穩定的小日子。但他們想要徹底加入歐盟和北約,卻始終不能如愿。
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大鵝體量太大,大鵝的制度和西方不同等等,不過最能拿得出手的說法,或許是大鵝和周圍不少鄰居都有領土爭端,比如說日本、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等。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從2003年羅馬尼亞為了加入北約,放棄與烏克蘭的領土爭端開始,就已經凸顯了。
西方始終不接納大鵝,這是大帝最苦惱的事情。襄王有意,神女無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以大帝開始防備北約。
不過自己單打獨斗太孤單,在這種情況下,大帝才選擇了東方,選擇與東大、印度、曹縣合作。有了這些合作伙伴,大帝這才越來越不慌張。不過從大鵝的歷史軌跡來看,脫歐入亞,對大鵝來說,或許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畢竟他們從人種到文化以及思想,全都來源于西方。只能說,向東看是暫時為了生存,向西發展,是長期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