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民警到國門衛士的為民初心
記南昌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張琴
“警察的根就應該扎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這是南昌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張琴始終堅守的信念。從警近30年來,她是群眾眼里的自家人“琴妹妹”,也是忠誠擔當護國門的“鐵娘子”,她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用專業與柔情破解工作難題,為群眾筑起暖心、省心、放心的安全防線。
“剛下社區那會兒,群眾看我的眼神都是躲閃的,門一開,‘啪’一聲又關上了。”回想起2004年初到定崗村走訪村民的場景,張琴不禁莞爾。那時,28歲的張琴主動請纓來到定崗村擔任社區民警,但在下社區的第一天,群眾反應就讓她氣餒。
“老百姓都不認識你,憑什么跟你交心呢?”張琴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她決定從零開始,利用全國人口大排查的契機,每天從早到晚就做一件事:拉上村干部到村里挨家挨戶敲門,收集社情民意、走訪困難特殊群體,和群眾嘮家常。
根據12年的社區警務工作,她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民情密碼本”,也讓群眾口中的“張警官”變成了親切的“琴妹妹”。
帶著厚厚的“民情密碼本”和多年群眾工作經驗,2014年,張琴調任南昌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出入有境、服務無境”這8個字,從此成為她深耕一線、全心服務的生動注腳。
彼時南昌縣出入境業務僅能在蓮塘鎮的出入境服務大廳辦理,對一些群眾來說很不方便。為此,張琴帶領團隊創新推出“一窗辦、一站式、無障礙”助老服務和“一機辦、一次辦、零跑動”助殘服務,提著30多斤重的移動采集終端上門為群眾采集信息。多年來,她們的足跡遍布全縣十多個鄉鎮,解決了上百名特殊群眾的辦證難題。
張琴深知,優質的出入境管理服務是創建優質涉外營商環境的關鍵密鑰。她主動帶領民警開展“上門問需”服務,深入企業了解實際需求,專門設立“涉企專窗”,提供容缺受理、即時即辦等便利服務。與此同時,張琴積極組織面向外籍留學生的政策宣講與人文關懷活動,切實增強外籍人才在昌歸屬感,助力他們扎根南昌、安居樂業。
除了溫情服務,在涉外管理領域,張琴則化身為“鐵娘子”,展現出“敢啃硬骨頭”的魄力。為打擊跨境違法犯罪,2020年,張琴推動在南昌市率先建立“出入境+邊檢”聯合辦案機制,她以“聯合辦案+數據篩查”為破題密碼,從數萬條信息中探索出目標人群全量分析法,運用此法牽頭破獲多起公安部督辦案件。
工作之余,張琴還有另一個身份——志愿者。2015年,她在大隊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長期資助20余名留守兒童。“2017年,我加入了江西引路人志愿者服務社,累計幫助了2000多名困難群眾。”說到這里,她的語氣溫柔了許多。當被問及從警近30年的感悟時,張琴輕輕摸了摸身上的警服,笑著說:“是它給予了我無限的力量。”這句話背后,是她用“沉下去的腳印、破瓶頸的擔當、留得住的情義”鑄就的民心長城。
來源:南昌黨建、南昌日報、南昌廣播電視臺
南 昌 老 干 部
唱響主旋律 傳遞正能量
交流好經驗 展示新作為
微信號:nclaogan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