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阿勒泰市肉羊經濟雜交人工授精技術培訓在巴里巴蓋鄉闊克爾圖村成功舉辦。各鄉(鎮)、場分管領導、畜牧技術人員、配種員及當地養殖戶共60余人參加培訓。
培訓上,技術指導員首先講解了人工授精的基礎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農牧民解釋了技術原理和操作要點。現場實操中,技術人員完整演示了從器械消毒、精液采集、精子活力檢測到人工授精的全套操作流程。演示過程中,圍觀的農牧民積極提問,技術人員一一耐心解答,現場學習氣氛熱烈。
![]()
現場進行人工授精的基礎理論培訓。
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鎮也克阿恰村村民馬疆學說:“這次培訓內容太豐富了,不光把原理講得明明白白,還手把手教操作,尤別是針對操作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和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解決了我們好多實際難題。”
本次培訓由阿勒泰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巴里巴蓋鄉政府承辦,通過引進薩福克羊進行經濟雜交和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成功將肉羊育肥周期縮短一半,并顯著提升了羊肉品質與養殖效益,實現了經濟與技術效益的雙提升。
![]()
技術人員完整演示人工授精的全套操作流程。
阿勒泰市便民畜牧獸醫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吾拉勒力別克·沙畢提說:“去年我們在喀拉希力克鄉推廣了這項技術,養殖戶的羊每只增值了100到200元,效益非常顯著。今年繼續舉辦培訓,就是要向更多鄉鎮推廣這項技術,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阿勒泰市巴里巴蓋鄉人民政府副鄉長杜曼·海依那爾表示:“把培訓課堂直接設在牧民院子里,就是為了消除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希望各位技術骨干和養殖戶們真正成為新技術的‘種子',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帶回去,傳播開,共同推動我市羊產業向著更高效、更優質的方向發展,讓科學繁育成為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怡然 通訊員 阿列木古麗·那畢汗)
一審:熱孜萬.玉山
二審:郭平
終審:阿依秋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