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兩個‘美國人’回紐約第一天,被地鐵嚇得抱頭痛哭:我們想回東莞!
![]()
剛下飛機,行李輪子掉了。
網約車司機睡過頭,電話不接,人影不見。
機場推車?要一塊錢。
一對姐妹,美國出生,東莞長大,回紐約看親戚,結果一進地鐵站,直接嚇懵了。
滿地針頭,當眾打針,墻上一個黑窟窿……
她倆蹲在地上,眼淚嘩嘩流:“我們是美國人,可我們想回中國。”
你說這事兒假?我一開始也覺得離譜。
可視頻我看了三遍,眼神、語氣、手抖,不像演的。
![]()
星星和阿菊,名字聽著像廣州姑娘,其實人家真有美國籍。
爸是美國人,媽是波蘭人。早年一家子搬到美國,沒幾年,受不了那邊亂七八糟,干脆搬來中國。
這一住,快二十年了。
倆人在東莞上的小學,拍過童裝廣告,粵語比普通話溜,常去廣州吃早茶。街坊都當她們是本地囡囡,過年還塞紅包。
“我做夢都在吃腸粉。”阿菊說,“醒來一看,人在紐約。”
![]()
今年8月底,她倆回紐約看親人,就住幾天,不是移民,也不是要定居。
可這一趟,差點沒嚇出毛病。
飛機落地肯尼迪機場,第一件事找推車。
“在中國,火車站、高鐵站,推車都是免費的。”星星說,“這兒呢?一塊錢一個。”
她愣住了。拖著兩個大箱子,站那兒發呆——這還是“發達國家”?
更離譜的是網約車。
![]()
提前訂的車,平臺寫“遲到一分鐘罰五美金”。結果司機睡過頭,電話不接,人影不見。
二十分鐘后,一個胡子拉碴的男人晃悠過來,嘴里還叼著煙。
“700多人民幣,就為了開二十分鐘。”阿菊心疼死了,“這價格,在東莞能打個專車來回了。”
行李箱也在飛機上“殘廢”了——輪子掉了,保護帶破了。
![]()
姐妹倆站在機場大廳,看著地上亂扔的垃圾、昏黃的燈、疲憊的旅客,第一次覺得——
“我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好想回東莞。”星星小聲說,差點哭了。
到了民宿,還沒入住,去附近餐廳歇腳。
剛坐下,一個陌生人走過來:“要不要我帶你們逛逛?”
姐妹倆懵了。在中國,陌生人主動幫忙?十有八九是推銷。
可這人一臉真誠,連地圖都掏出來了。
![]()
“我們都不習慣。”阿菊后來說,“在中國待久了,總覺得‘熱情’背后有目的。可這人就是純熱心。”
可這份“人情味”沒撐過兩小時。
一進地鐵站,地獄模式,開啟。
剛進站,一個男人抱著破舊人偶在角落跳舞,眼神空洞,嘴里念念有詞。姐妹倆對視一眼,默默繞道。
再往里走,警察和警犬成群結隊,可就在他們眼皮底下,一個年輕人輕松翻閘機逃票成功。警犬嗅了嗅,毫無反應。
![]()
“笑死,我們還怕自己不像本地人。”星星苦笑,“人家逃票才是‘本地人認證’。”
真正讓她們頭皮發麻的,是地上的東西——針頭。
不是一根,是一堆。
混在煙頭、紙巾、不明液體里,躺在站臺角落。有的還帶血。
“我都不敢踩下去。”阿菊聲音發抖,“這要是扎到腳……”
電子屏布滿裂痕,墻皮剝落,廣告牌歪斜。列車進站轟隆作響,車廂劇烈搖晃,像隨時要散架。
“中國的地鐵多穩啊。”星星扶著扶手,臉色發白,“這哪是地鐵,是過山車吧?”
更嚇人的是人。
![]()
對面坐個黑人男的,一直盯著她們看,嘴角抽搐,手指不停敲膝蓋,嘴里嘟囔聽不清的話。姐妹倆不敢對視,只能低頭刷手機。
另一個更絕——當著全車廂人的面,掏出針管,擼起袖子,直接開始注射。
沒人阻止,沒人報警。周圍人要么低頭玩手機,要么戴上耳機,仿佛習以為常。
“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阿菊說,“這要是發生在中國,早就被群眾圍住了,警察五分鐘內到場。”
可在這兒,乘務員路過看了一眼,啥也沒說,走了。
下車后,站臺墻上有個黑洞,漆皮翻卷,像是被什么硬物砸過。沒人修,沒人管。
![]()
“我們拍視頻的手都在抖。”星星哽咽,“我們是美國人,可我們覺得……這里不安全。”
走出地鐵,街頭一個光著上半身的男人在唱歌,嗓音嘶啞,周圍人繞著走。姐妹倆站在路邊,突然沉默。
“我們在中國,從沒見過這種場面。”阿菊低聲說,“不是說自由嗎?怎么自由到連基本秩序都沒有了?”
吃飯更是“文化沖擊”。
挑了家Yelp評分4.8的餐廳,點了兩個三明治和一份薯條,賬單一甩——91美金,接近650塊人民幣。
“三明治干得像紙板,薯條咸得發苦。”星星吐槽,“這價格,在廣州能吃一桌海鮮大餐了。”
![]()
想吃口地道中餐?難。
“所謂的‘美式中餐’,全是糖醋雞塊、左宗棠雞,甜得發膩。”阿菊搖頭,“我想吃腸粉、煲仔飯、牛腩面,可這兒根本沒有。”
她倆開始懷念東莞的早茶,廣州的夜市,深圳的外賣速度,杭州的干凈街道,北京地鐵的安檢和秩序。
“不是說美國好嘛?”星星在視頻結尾問,“可為什么我們待了二十年的地方,反而更像‘家’?”
視頻發出來,評論區炸了。
不是嘲諷,是共鳴。
![]()
一個在紐約讀研的女生留言:“我每天繞路兩公里,就為不走地鐵口。那邊注射過量的人太多了。”
一個老華僑說:“我1985年來的美國,那時候社區守望相助。現在?我孫子放學必須接送。”
也有人不服:“我兒子在美國賺錢多,過得好,為啥不待?”
可另一條評論扎心了:“是過得好,但活得累,提心吊膽,賺再多錢,安全感為零。”
還有人說:“中國人去美國,都說空氣香甜。”可現在呢?輪到美國人(哪怕是混血)回美國,卻被嚇哭。
![]()
寫在后面:
有人說她們拍這個是為了流量,可能真是。
可我們為什么愛看?
因為戳中了心里那點真實。
有網友說得實在:“奇怪的是還是有人喜歡去,去了又不回來,說賺得多、過得好。我沒本事,還是覺得咱這兒踏實。”
也有人說:“都知道中國最安全。”
![]()
這話不假。
不是誰都有勇氣出國,也不是誰去了就真能過上好日子。
有人追求高薪,有人貪戀安穩。
但當兩個美國人回自己國家卻被嚇哭,只想回東莞時,我們明白:
![]()
安全、干凈、有序的生活,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奢侈。
我們能擁有,值得慶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