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東哥筆記
作者:李成東
十三·東哥飯局第116期(杭州站),本期飯局主要圍繞國內電商和品牌出海展開。包括:量化交易、一級市場投資、品牌出海、電商外賣大戰、宏觀經濟的最新洞察等。
1
量化交易:量化交易內卷時代即將到來
量化交易已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個人投資者的生存空間正在被急劇壓縮,速度是新的護城河。
規則已變,適者生存:A股市場的游戲規則已經完全轉向量化主導。主觀交易除非能轉型開發出自己的量化模型,否則難以適應市場。
速度是終極武器:以科創板為例,有嚴格的單筆申報上限,大資金要靠手動下單根本無法實現快速建倉或離場,必須依賴機器進行高速、分散的交易執行。
紅利期窗口正在關閉:當前可能還有1%左右的資產能通過量化賺到錢,但競爭極其激烈。未來一兩年內,量化本身的超額收益也會被競爭攤薄,屆時“沒有任何策略能穩定賺錢”,意味著量化內卷時代的到來。
對投資者來說,量化私募業績分化會加劇,選擇管理人的門檻變得極高。對于散戶,要警惕市場變化,不要迷信價值投資和K線圖,需認識到市場的主導邏輯已變為資金和情緒的博弈。
2
一級市場投資:不看上市看現金流
一級市場投資邏輯已變,退出難成常態,“假定它上不了市,還能不能賺錢” 成為新的投資準則。
放棄IPO幻想:A股上市門檻高,港股流動性差,IPO退出通道狹窄。優秀公司很多,但“無法退出”是最大痛點。
現金流為王:現在只投那些本身盈利能力極強、不依賴上市退出的項目。“一個億利潤的公司,只要價格合理,閉著眼睛投”。
3
外賣大戰:一場注定沒有贏家的存量戰爭
電商已進入絕對的存量競爭階段,平臺混戰是零和游戲,本質是流量的再分配。生態持續惡化,商家和平臺都苦不堪言。
平臺混戰的真相:阿里、京東做外賣和即時零售,并非為了增量,而是“圍魏救趙”,進攻美團腹地以緩解自身電商流量的下滑,是防守性進攻。抖音電商增速放緩,因稅務合規和廣告費計征增值稅導致商家成本急劇上升,退貨率奇高。
生態惡化:“薅羊毛黨”橫行:有一個約數千萬人的群體,靠“僅退款”為生。他們有組織地利用平臺規則薅羊毛,導致商家虧損嚴重。優質商家逃離:線上成本高企、規則不利,導致一批提供優質商品的品牌方重心轉向線下,線上商品質量整體下滑。
終局判斷:電商混戰會加速市場教育,培養用戶習慣,但會打死一批中小商家。美團在本地生活的根基難以撼動,拼多多在出海和下沉市場更有優勢。阿里的反補貼戰難以持續。
4
電商的唯一增量:去海外,尤其是東南亞
國內電商已是存量內卷市場,毫無增量機會。唯一的增長出路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非洲等滲透率低的地區。中國企業在供應鏈和營銷能力上擁有絕對優勢,能對當地市場形成降維打擊。
東南亞市場:華人占比高,幾百年前就有商業網絡,文化適配性強。這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首選跳板。做奶茶、做電商都很容易打開市場。
美國市場:雖然人工、租金成本高,但毛利也高,且營商環境穩定。如果能賺錢,就能穩定地賺更久的錢。
國內電商戰爭是“回光返照”,參與其中只會成為“炮灰”和“交學費”。真正的趨勢性機會在于將中國成熟的電商運營模式和供應鏈能力,復制到海外那些尚未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去。
5
出海:不再是選項,而是必然
對于企業家和投資者而言,出海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選項,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海外市場提供了更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更高的盈利可能性。
海外市場營商環境好: 競爭不內卷,規則穩定,租期長。盈利能力強: 客單價高,毛利高,營銷費用低。
成功案例:
非洲二手車:從美日收重大事故車或二手車,翻新后出口非洲。單車利潤可達7萬人民幣。某公司在尼日利亞僅2家店,年利潤達數億美金。
美國奶茶店:美國奶茶市場毛利比國內高20%,營銷成本低,租約長(5-6年),一個60-80平米的店月銷售額可達48萬美金(國內同類店約10-30萬人民幣)。
6
生發黑科技:一個百億市場的顛覆性創新
傳統的植發技術即將被基于細胞再生醫學的“生發”技術所顛覆,痛苦更小、效果更好、單價更高。
技術原理并非“拆東墻補西墻”的植發。而是提取少量后枕部健康毛囊,通過獨有的“細胞分解儀” 在體外進行裂解和培養,將1個毛囊干細胞擴增為10-20個具有活性的單位,再注射回脫發區域。
這是一個典型的消費醫療賽道,兼具醫療屬性和消費屬性,市場空間巨大。技術壁壘是其核心護城河。
7
新能源售后:一個被低估的黃金賽道
當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臨界點,售后市場必然迎來爆發式增長。這是一個具有明確時間窗口和巨大確定性的增量市場。
不同于燃油車,新能源車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 維修技術門檻高、專業性強,傳統修理廠無法勝任,產生了巨大的專業服務缺口。
安徽某新能源車售后連鎖品牌,與頭部電池廠商合作,接收其全國門店運營,快速擴張,目前已百余家店,計劃年內到300家。
8
消費疲軟的底層原因:財富綁在房地產上
消費疲軟的核心是財富效應消失,中國60%的家庭財富集中在房地產,房價下跌導致中產資產縮水,不敢消費。
企業家和富人群體因政策不確定性而缺乏安全感,將資金和產業轉移至海外,導致國內投資和就業機會流失,進一步抑制消費能力。
技術革命帶來新出路:等待像AI、機器人這樣的技術變革帶來新的財富增長點,刺激新的需求”并制造新的經濟泡沫來拉動整體環境。
總結
“最大的機會在海外,最大的風險在國內的錯誤認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