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車輪碾過中衛城西的戈壁,騰格里沙漠的風便裹著千年的沙粒,叩響了我心門。那是九月的清晨,日光如金箔般灑在蒼茫大地上,十六公里的路程,仿佛穿越了時空的褶皺,直到一片金黃與碧綠相擁、黃沙與碧波共舞的奇景撞入眼簾 —— 這里,便是沙坡頭,是黃河與騰格里沙漠執手千年的秘境,是人類與自然共生共舞的史詩長卷。站在景區入口,望著那 “國家首批 5A 級景區” 的標識,我忽然明白,這絕非尋常的風景,而是一部用沙粒、浪花、草木與歲月寫就的厚重典籍,正等待我用腳步去翻閱,用心靈去叩問。
沙坡鳴鐘:滑沙間聽千年風沙語
初見沙坡頭的沙丘,我竟生出幾分敬畏。那沙丘如沉睡的巨龍,蜿蜒在黃河之畔,金黃的沙粒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光芒,仿佛是天地間最純粹的色彩。導游說,這里的沙坡以 “鳴鐘” 聞名,每當有人從坡頂滑下,沙粒摩擦碰撞,便會傳出如鐘磬般的聲響,故而得名 “沙坡鳴鐘”。我循著棧道登上坡頂,腳下的沙子細軟如絨,每一步都似踩在時光的棉絮上,留下淺淺的腳印,又被風輕輕撫平,仿佛從未有人踏足。
![]()
當我坐上滑沙板,雙手緊扣邊緣,心跳竟如黃河的浪濤般洶涌。隨著一聲輕喚,我順著沙坡緩緩滑下,耳畔瞬間響起 “嗡嗡” 的鳴響,起初似細雨敲窗,繼而如古鐘低吟,最后竟如千軍萬馬奔騰而過,震得耳膜微微發麻,卻又讓人沉醉其中。我閉上眼,任由風沙拂過臉頰,那聲音仿佛來自遠古的呼喚,訴說著騰格里沙漠的滄桑 —— 這里曾是絲綢之路的要道,商隊的駝鈴聲與沙坡的鳴響交織,在大漠中回蕩;這里曾是兵家必爭之地,金戈鐵馬的嘶吼與沙粒的私語相融,在歲月中沉淀。滑到坡底時,我久久佇立,望著那連綿的沙丘,淚水竟不知何時浸濕了眼眶。原來,這沙坡的鳴響,不是簡單的自然奇觀,而是千年歷史的回響,是無數生命與這片土地相擁的見證。
羊皮筏子:黃河上漂過的古老時光
從沙坡下來,便到了黃河岸邊。那黃河水裹挾著泥沙,如一條奔騰的黃龍,自西向東流淌,在沙坡頭拐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與騰格里沙漠深情相擁 —— 這便是 “沙漠與黃河握手” 的奇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饋贈。岸邊,幾只羊皮筏子靜靜泊著,皮囊飽滿,色澤棕褐,仿佛是從歷史深處駛來的古船,等待著載著旅人穿越時光的長河。
“姑娘,要不要試試羊皮筏子?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有上千年的歷史嘍!” 撐筏的老船工笑著招手,他的臉上布滿皺紋,如黃河岸邊的溝壑,卻透著一股子爽朗。我小心翼翼地踏上筏子,皮囊微微晃動,腳下的麻繩粗糙而結實,散發著淡淡的羊皮清香。老船工手持木槳,輕輕一點岸邊的礁石,筏子便緩緩駛入黃河。
![]()
起初,筏子行駛得平穩,我低頭望著清澈的河水,能看見水底的沙粒與游動的小魚,偶爾有浪花濺起,打濕了我的裙擺,帶著一絲清涼。老船工一邊撐筏,一邊講起羊皮筏子的故事:“這羊皮筏子,最早是游牧民族發明的,把羊皮剝下來,去毛脫脂,再用麻繩扎緊,充氣后就能浮在水上。過去沒有橋,黃河兩岸的人全靠它往來,商隊運貨、百姓探親,都離不開這‘水上輕舟’。” 他的聲音帶著濃濃的鄉音,與黃河的流水聲相融,仿佛在講述一段遙遠的往事。
行至河中央,水流漸漸湍急,筏子開始左右搖晃,我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老船工卻鎮定自若,木槳在他手中如有了生命,時而向左劃,時而向右撥,筏子總能化險為夷。我抬頭望去,只見兩岸的高山巍峨聳立,山上的綠洲郁郁蔥蔥,與遠處的沙漠形成鮮明對比;天空湛藍如洗,白云悠悠飄過,仿佛伸手就能觸摸。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自己渺小如一粒沙,又壯闊如這條黃河 —— 我仿佛看見,千年前的商隊正乘著羊皮筏子,載著絲綢與茶葉,順流而下;我仿佛看見,杜甫筆下 “黃河之水天上來” 的壯闊景象,在眼前徐徐展開;我仿佛看見,無數先輩在這條河邊勞作、生活、繁衍,用雙手書寫著與黃河共生的傳奇。
當筏子靠岸時,我戀戀不舍地跳下,回頭望著那在黃河上漸行漸遠的羊皮筏子,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這羊皮筏子,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黃河兒女對生活的熱愛與堅守,是古老時光在現代社會中留下的溫暖印記。
駱駝騎行:騰格里沙漠中的千年駝鈴
離開黃河,我便踏入了騰格里沙漠 —— 中國第四大沙漠,這片廣袤的沙海,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延伸至天的盡頭。沙漠邊緣,一隊駱駝正昂首挺立,它們的毛發棕黃,駝峰高聳,眼神溫和而堅定,仿佛是沙漠中最忠誠的守護者。牽駝人遞給我韁繩,笑著說:“騎上駱駝,你就能感受到沙漠的靈魂了。”
我小心翼翼地跨上駝背,駱駝緩緩站起,我身體微微一沉,隨即又被穩穩托起。隨著牽駝人的一聲吆喝,駱駝隊便緩緩向沙漠深處走去。駝蹄踩在沙地上,發出 “沙沙” 的聲響,與遠處的風聲交織,如一首舒緩的民謠。我坐在駝背上,望著那連綿起伏的沙丘,它們在陽光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有的金黃,有的橙紅,有的棕褐,仿佛是大自然用畫筆精心描繪的畫卷。
![]()
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牽駝人停下腳步,指著遠處的一片綠洲說:“那是沙漠中的‘生命之泉’,過去商隊路過這里,都會在這里補水休息。”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片綠色在黃沙中格外醒目,幾棵胡楊挺立其中,樹干粗壯,枝葉繁茂,仿佛是沙漠中的勇士。牽駝人告訴我,胡楊是沙漠中的 “活化石”,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有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的美譽。望著那胡楊,我忽然想起了那些在沙漠中堅守的人們 —— 治沙人、探險家、守護者,他們不正如胡楊一般,在艱苦的環境中頑強生長,用生命守護著這片土地嗎?
駱駝繼續前行,我閉上眼睛,任由風沙拂過臉頰,腦海中浮現出絲綢之路的景象:商隊的駝鈴聲在沙漠中回蕩,商人牽著駱駝,載著貨物,頂著烈日,冒著風沙,一步步走向遠方;他們或許會遇到沙塵暴,或許會缺水斷糧,但他們從未放棄,因為他們心中有信念,有對遠方的向往。如今,我騎著駱駝行走在這片沙漠中,仿佛與千年前的商隊相遇,與他們共享著同一片天空,同一片沙海。
當駱駝隊返回沙漠邊緣時,夕陽已西下,余暉灑在沙漠上,給沙丘鍍上了一層金邊。我跳下駝背,望著那漸漸遠去的駱駝隊,淚水再次滑落。這騰格里沙漠,不僅是一片沙海,更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是無數人用信念與勇氣書寫的傳奇;這駱駝騎行,不僅是一次游玩體驗,更是一場與歷史的對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麥草方格:人類與沙漠的千年抗爭
在沙坡頭,最讓我震撼的,不是大漠黃河的奇觀,不是滑沙、羊皮筏子、駱駝騎行的樂趣,而是那片整齊排列的麥草方格 —— 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是無數治沙人用雙手創造的生命綠洲。
走進治沙博物館,一幅幅老照片映入眼簾:上世紀五十年代,沙坡頭還是一片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 的荒漠,流沙不斷侵蝕著黃河兩岸的土地,威脅著包蘭鐵路的安全。為了保護鐵路,為了守護家園,一批批治沙人來到這里,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風沙,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沙漠中鋪設麥草方格。照片中,治沙人的臉上滿是汗水與沙塵,卻透著一股子堅定;他們的雙手粗糙不堪,卻創造出了奇跡。
![]()
“姑娘,跟我來,我帶你去看看現在的麥草方格。” 博物館的講解員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曾是治沙隊的一員,說起治沙的故事,眼中滿是自豪。我們沿著棧道走進沙漠,只見一片片麥草方格整齊排列,如棋盤般覆蓋在沙丘上,方格中長出了嫩綠的沙蒿、沙棘,有的地方甚至開出了小小的野花。老人蹲下身,撫摸著麥草方格,輕聲說:“這麥草方格,是用麥草扎成一米見方的格子,埋在沙里,能固定流沙,減少風沙侵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著麥草,在沙漠中行走,一天要走幾十里路,手上磨出了血泡,腳底起了老繭,可沒有一個人叫苦。”
老人指著遠處的包蘭鐵路說:“你看,那就是我們守護的鐵路。過去,流沙經常把鐵軌掩埋,火車根本無法通行。自從鋪設了麥草方格,流沙被固定住了,鐵路再也沒有被掩埋過。這麥草方格,不僅保護了鐵路,還讓沙漠變成了綠洲,現在這里的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了 80% 以上。” 我順著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列火車正沿著鐵路緩緩駛過,與遠處的沙漠、綠洲、黃河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卷。
![]()
老人還告訴我,治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他的兒子現在也是治沙隊的一員,繼續著他的事業。“我們治沙人有個信念,就是要讓沙漠變綠洲,讓子孫后代能看到這片土地的美好。” 老人的聲音不大,卻充滿了力量,如沙漠中的胡楊,堅不可摧。
站在麥草方格前,望著那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 “人類與自然的共生”。治沙人用雙手在沙漠中播撒希望,用汗水澆灌生命,他們沒有征服沙漠,而是與沙漠和解,與沙漠共生。這麥草方格,不僅是治沙的工具,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無數治沙人用生命書寫的贊歌。那一刻,淚水如黃河的浪濤般洶涌,我為治沙人的堅守而感動,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更為這片土地的重生而歡呼。
纜車俯瞰:大漠黃河的千年絕唱
離開麥草方格,我乘坐纜車前往沙坡頭的制高點。纜車緩緩上升,腳下的景色漸漸展開,如一幅徐徐鋪開的畫卷。起初,是一片綠色的綠洲,稻田、果園、村莊錯落有致,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接著,是奔騰的黃河,如一條黃龍,在大地上蜿蜒,與綠洲相擁;最后,是蒼茫的騰格里沙漠,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延伸至天的盡頭。
![]()
當纜車到達制高點時,我走出纜車,站在觀景臺上,俯瞰著腳下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遠處,沙漠與黃河交匯,黃沙與碧波相融,形成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壯麗景象;近處,麥草方格整齊排列,綠洲生機勃勃,羊皮筏子在黃河上緩緩漂流,駱駝隊在沙漠中慢慢行走,滑沙的人們在沙坡上歡聲笑語 —— 這一切,如一首和諧的交響曲,奏響了大漠黃河的千年絕唱。
我閉上眼睛,感受著風的吹拂,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 —— 黃河的流水聲、沙漠的風聲、綠洲的鳥鳴聲、人們的歡笑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如一首動人的歌謠,訴說著沙坡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仿佛看見,千年前的先民在這里勞作、生活,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我仿佛看見,近代的治沙人在這里堅守、奮斗,創造了治沙的奇跡;我仿佛看見,未來的沙坡頭,沙漠更綠,黃河更清,人們在這里幸福地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
![]()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沙坡頭的每一個角落,給沙漠、黃河、綠洲都鍍上了一層金邊。我戀戀不舍地離開觀景臺,心中滿是感動與不舍。沙坡頭,這片神奇的土地,用它獨特的魅力,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美,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感受到了人類的智慧與堅守。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滴水,每一棵草,都承載著千年的故事,都訴說著千年的深情。
踏上歸途時,騰格里沙漠的風再次拂過我的臉頰,帶著沙粒的清香,帶著黃河的氣息,帶著歲月的溫度。我知道,沙坡頭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我與沙坡頭的緣分,也不會就此中斷。或許,在某個夏秋季節,我會再次來到這里,再次聆聽沙坡的鳴響,再次乘坐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再次騎駱駝穿越沙漠,再次感受麥草方格的奇跡 —— 因為這里,不僅是一處景區,更是一片心靈的棲息地,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歷史長卷,是一首永遠唱不盡的千年絕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