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崗位簡介
AI智能建造師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物聯網、大數據、BIM及自動化控制等前沿科技的新型工程領導者。其核心職能是通過AI算法驅動建造全流程智能化升級,解決傳統建造中的效率瓶頸、安全風險與資源浪費問題,實現“數據驅動決策、機器輔助執行、系統自主優化”的下一代工程管理模式。
![]()
二、行業背景
建筑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支柱產業地位穩固,自2010年以來,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6.6%以上,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造能力不斷增強,根據2024年最新統計數據,中國建筑業在宏觀經濟轉型背景下呈現“增速放緩、結構優化、效率提升”的總體特征,未來增長將更依賴技術創新(AI智能建造)、綠色轉型(低碳建筑)與全球化布局的協同突破。
202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智能建造技術導則(試行)的通知,明確采用數字設計技術開展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正向協同設計,探索 AI 輔助設計,實現數據驅動的系統化集成設計。采用 AI 大模型輔助生成用于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決策的概念規劃方案,實現多方案直觀對比、實時校核修改、聯動指標數據核算、項目協同交互等功能,提高設計質量。
三、政策支持
1、國務院關于深化《 “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工業互聯網人才隊伍。加快新興學科布局,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建設;協同發揮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產業集聚區等各方作用,大力培育工業互聯網技術人才和應用創新型人才。
2、中央人民政府網發布八部門關于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的通知
通知指出依托高技能 人才培訓基地等機構,開展大規模職業培訓。加強應屆畢業生、在職人員、轉崗人員數字化技能培訓,推進產教融 合型企業建設,促進智能制造企業與職業院校深度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深化新工科建設,在智能制造領域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優化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設置,加快高端人才培養。
3、住建部:《“數字住建”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大力推廣智能建造,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為動力,打造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 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和智能施工,推進數字化設計體系建設,推行一體化集成設計。深化應用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大在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檔案移交、運營維護等環節的貫通和應用力度,提升建筑設計、施工、 運營維護協同水平。
4、住建部:《印發智能建造技術導則(試行)的通知》
指出采用數字設計技術開展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正向協同設計,探索 AI 輔助設計,實現數據驅動的系統化集成設計。將人工智能(AI) 等數字技術融入建筑業,促進工程建設主要流程,智能施工要求運用 BIM、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訊、AI、區塊鏈等新技 術,開展施工模擬分析、施工組織設計等工作,加強施工過程管理,提高施工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培養對象
1.教育背景相關人群: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等專業應屆/往屆畢業生。
2.行業從業者轉型群體:傳統建筑人員轉向智能施工管理、BIM技術應用、智慧工地運營等。
3.政府與公共機構人員:住建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員,需掌握智能建造政策標準。
4.跨領域人才及新興技術從業者:BIM軟件開發、建筑機器人研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設計者。
5.高校教師人員:智能建造專業教師需融入前沿技術的新課程體系。
五、報名方式
填寫AI智能建造師崗位能力評價項目報名申請表,提供本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及近期2寸藍底免冠彩色照片電子版1張(電子版照片要求:JPG/JPEG/PNG格式,照片413×626像素,文件大小50KB-1MB之間)。
![]()
六、課程體系(部分課程內容)
1、智能建造概論
智能建造概論
智能建造專業與人才培養
智能建造技術應用及行業變革
智能建造融合現代化技術
2、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
BIM技術在智能建造中的應用
BIM整體概述
BIM技術在建筑設計階段應用流程及落地點
3、GIS技術
GIS技術概況
GIS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概況
GIS技術在智能建造中的應用
5、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概況
物聯網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概況
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建造中的應用
5、數字孿生技術
數字孿生技術概述
數字孿生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概況
數字孿生在智能建造中的應用
6、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技術概念
大數據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概況
大數據技術在智能建造中的作用與價值
7、智能建造常用智能設備
智能傳感器
三維掃描儀
3D打印機
建筑機器人
智能穿戴設備
8、建筑工業化原理及技術應用
裝配式建筑建模總論
裝配式建筑基礎
裝配式建筑設計
裝配式建筑施工
預制構件生產
建筑工業化裝修
9、綠色建筑工程技術
中國綠色建筑發展歷程
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分析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性能設計條文專項解析
基于BIM的綠色運維平臺發布
10、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及價值
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核心
建筑行業數字化應用的發展歷程
當前建筑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
集成建筑全流程數據
量化建造過程中的生產、管理要素
多參與方式基于統一的協同管理平臺
11、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場景:人工智能賦能建筑設計、規劃與布局
建筑企業經營數字化
建筑制造業數字化
建筑行業主要參與方分析
貫穿建筑制造業的多階段的協同應用
建筑制造業務節點的技術應用
建筑數字化應用的核心抓手與發展現狀
12、來自建筑數字化科技服務商的助力
建筑數字化創新分析
建筑數字化科技服務全景掃描
建筑數字化服務商圖譜
建筑數字化服務商案例分析
13、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
加速建設以數據為資產的新興建筑生態平臺
貫穿建筑企業間的服務及產品鏈條
最大化建筑產業鏈企業的生態協同效應
14、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定義與內涵
智慧建筑整體解決方案與案例分析
智慧工業解決方案與案例分析
15、人工智能賦能綠色低碳建筑
綠色建筑定義與內涵
人工智能賦能綠色低碳建筑案例分析
綠色低碳建筑未來展望
七、評測時間
采取線上評測,實行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評測制度,原則上每年舉行4次,分別安排在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的第四個周末,評測時間為120分鐘
八、證書頒發
能力評測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AI智能建造師崗位能力評測的學員,可獲得《IITC工信人才崗位能力評價證書》,并納入IITC工信人才數據庫。
獲得評價證書的學員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數據庫,評價結果可作為企事業單位招聘就業、關注國信弘創小馬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報考詳情崗位晉升、薪酬提升等方面的參考。
九、單位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創立于1985年1月,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成立、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登記、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從事人才研究、人才培訓、人才評價、人才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工作的專業機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