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靖宇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抗日英雄,本名叫馬尚德,河南確山人,1905年出生,從小家里窮,但腦子活絡,早年就參加革命活動。1923年他考上開封紡織工業學校,那時候正趕上五卅運動,他帶頭搞罷課,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回家后組織農民協會,1926年加入共產黨,從那開始就投身革命。
1929年他去東北,用化名張貫一在煤礦干活,組織工人罷工,九一八事變后直接轉入抗日,1932年隊伍編成南滿游擊隊,1936年當上東北抗聯第一軍軍長兼政委,部隊最多時三個師上萬人,讓日軍頭疼不已。1940年2月23日,他在蒙江縣被圍,身邊只剩兩人,拒絕投降,被擊中犧牲,日軍解剖發現胃里只有樹皮草根棉絮,這事傳開后震動很大。
他老婆郭蓮,1922年嫁給他,那時他還叫馬尚德。郭蓮家里也普通農民,婚后第二年生兒子馬從云,1929年生女兒馬錦云。楊靖宇走后,郭蓮帶著婆婆和孩子躲國民黨追捕,四處流浪,靠乞討拾荒過日子。婆婆張君1930年代中期去世,她一個人拉扯孩子,還到處打聽丈夫消息。
1944年10月,日軍和偽軍在河南確山李灣村抓她,懷疑她知道馬尚德下落,用棍棒打她頭部,造成重傷,又扔到糞坑里泡,傷口感染嚴重,沒錢治病,農歷九月十三日去世,當時37歲。郭蓮死前把丈夫照片從女兒棉襖夾層拿出來,交給兒女,說藏好等形勢變好再找爹。她到死都不知道丈夫就是楊靖宇,早四年就犧牲了。
![]()
兒子馬從云,1925年出生,長得跟楊靖宇一模一樣。母親死時他17歲,已經娶了方繡云,妹妹馬錦云15歲。1940年代后期,馬從云參加工作,在鄭州鐵路局開車。1951年夏,黑龍江省官員來河南找到他,當時他24歲,正在吃飯,他們一看他長相就確認了,告訴他父親是楊靖宇,用過張貫一和楊靖宇兩個化名,前者記母親姓張恩情,堅持革命;后者取自平靖宇內,打擊日寇。馬從云得知父親抗日經歷,從煤礦組織罷工,到抗聯壯大,再到被叛徒程斌出賣,部隊從2000人減到600人,1940年丁守龍和張秀峰叛變,包圍圈縮小,趙廷喜告密,最后被張奚若擊中。他聽后難過,但從此更勤奮工作。
馬從云拒絕組織照顧,當火車司機兢兢業業。1950年代他生了四個孩子,妻子方繡云懷第五個。1964年春,鄭州鐵路局材料廠任務重,他患胃癌還主動出差,途中勞累過度倒下,搶救無效去世,37歲。留下五個孩子,大的14歲,小的5歲,最小那個還在肚子里。方繡云一個人拉扯他們,在鐵路局上班,教孩子低調做人,別靠爺爺名聲。
![]()
女兒馬錦云,1929年生,母親死后早早嫁人,嫁給農民張連清。1952年她也得知父親身份,在鄭州鐵路局托兒所工作,后來回河南確山老家務農。1985年加入共產黨,同年當楊靖宇故居紀念館名譽館長。1986年她去世,57歲,一生普通,沒沾父親光。
馬從云五個孩子,長子馬繼民,二子馬繼志,還有馬繼軍、馬繼紅、馬繼華。方繡云教育他們自力更生,他們長大后多在鐵路系統或地方工作,低調貢獻。馬繼民1970年代進工廠,后來在地方任職,2005年靖宇縣請他當縣長助理,他媽開家庭會確認不是特殊照顧才同意。他在那幫鄉村振興,推廣農業技術,改善村民生活。
![]()
馬繼志,1950年代生,1979年參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立三等功,那時開車運彈藥,戰場環境惡劣,但他完成任務。戰后轉鄭州鐵路局開車,直到退休。現在他當吉林省紅色故事宣講員和客座教授,講楊靖宇抗日事跡,比如1933年粉碎日偽四次圍剿,聯合攻打呼蘭鎮,殺偽團長高錫甲;1936年抗聯全盛,部隊11師3萬人,日軍聞風喪膽。他還講叛徒程斌1938年叛變,毀70多座密營,導致轉移;梅津美治郎派7.5萬人討伐,懸賞1萬元。馬繼志用這些故事教育年輕人,傳承精神。
其他孫輩,馬繼軍在鐵路工作,馬繼紅務農,馬繼華從商,都沒張揚身份。楊靖宇曾孫輩里,馬鋮明1996年生,馬繼志兒子,天津大學畢業,2019年放棄大城市機會,去吉林靖宇縣保安村當村書記助理,后來轉磐石市煙筒山鎮官馬新村駐村第一書記。那里是楊靖宇戰斗過的地方,他投身脫貧攻堅,修路建橋,發展產業,幫村民增收。2021年脫貧攻堅結束,他繼續鄉村振興,推動旅游和農業結合,村里經濟好轉。他29歲,還在基層,拒絕優待,說要靠自己努力。
![]()
楊靖宇后人整體低調,楊靖宇犧牲后,1957年黑龍江和哈爾濱舉行遺首恭送儀式,1958年通化迎歸安葬,規格高,馬從云參加過。家族沒借這光環撈好處,孫輩曾孫輩多在普通崗位。馬繼志宣講時講,楊靖宇從1929年去撫順煤礦,用張貫一化名組織罷工,四天對峙日方讓步;九一八后留在東北抗日,沒后方支持,堅持八年,殺敵上萬。這精神影響后代,他們不搞特殊,踏實干活。
![]()
歷史上,楊靖宇家庭遭迫害不只郭蓮,楊靖宇1927年抓縣長占確山,國民黨報復,他母親張君也遭毒打,早逝。叛徒們如程斌,熟悉楊靖宇,連槍聲都認得,叛變后追擊不放,導致抗聯損失大。張秀峰本是警衛,投敵后提供情報;趙廷喜本是農民,告密換賞金;張奚若開槍擊中。這些人助紂為虐,加速楊靖宇犧牲,但歷史記住了他們的丑行。
后人現狀看,楊靖宇精神沒丟。馬鋮明在村里,面對貧困戶,幫他們找銷路,發展合作社,村人均收入漲不少。他選擇吉林,因為祖父戰斗地,想親身實踐。馬繼志退休后宣講上百場,覆蓋學校社區,年輕人聽后了解抗戰艱辛。家族其他成員,有的在河南務農,有的在鄭州上班,都自食其力。
![]()
對比楊靖宇時代,現在后人生活穩定,但他們沒忘根。馬繼民在靖宇縣,協調項目,改善基礎設施。整個家族,孫輩五人,曾孫更多,但公開資料多提馬繼志和馬鋮明,因為他們延續紅色傳統。馬錦云后代也低調,在確山生活。
楊靖宇后人沒卷入爭議,2017年有報道馬繼志舉報地方強拆,但那是維護權益,沒擴大。家族整體正面,體現英雄血脈。馬從云死后,方繡云活到高齡,教導后代,楊靖宇是英雄,你們要配得上。孫輩遵守,沒人沾光當官,全憑能力。
![]()
如今2025年,馬鋮明還在基層,29歲,前途遠大。馬繼志70多歲,繼續宣講。楊靖宇后人用行動證明,英雄精神代代傳,不是嘴上說說。叛徒如丁守龍、張秀峰,歷史唾棄,他們行為導致抗聯減員。楊靖宇部隊從三萬人減到幾十人,堅持到最后。
![]()
家族故事告訴人,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后人珍惜和平,貢獻社會。馬鋮明畢業是選調生,去東北基層,住村里土房,走訪農戶,解決實際問題,如水電和銷售。這接地氣,比空談強。馬繼志戰后開車幾十年,安全運客,沒出事,退休后轉宣講,講抗聯歷史,避免年輕人忘本。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