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常被視為一段空窗期。日常節(jié)奏放慢,慣常的規(guī)則淡出,公共生活 進入低潮 。人們四處遷徙,活動轉(zhuǎn)向私密的角落,白天拉長, 街道變得安靜而無主 。 這種微妙的停擺帶來某種間接的可能性: 感知悄然轉(zhuǎn)換,那些被日常壓抑的情緒或體驗得以浮現(xiàn)。
本次節(jié)目的七部電影,跨越不同年代、地域和風格,卻都捕捉了某種過渡的瞬間:少年在鄉(xiāng)間第一次面對死亡的震顫;年輕人在關(guān)系中試探,徘徊于親近與疏離之間;城市街道既是逃離的出口,也是歸途的起點;幻象與現(xiàn)實交織,時間的界限被短暫打破。這些影片以夏天為背景,不是作為風景,而是情緒的引子,勾起漂泊、成長與想象的共鳴。
從《風柜來的人》到《夏日的庭院》:侯孝賢鏡頭下的海風、街巷和突如其來的暴烈,鋪陳出青春的躁動與喧囂;相米慎二則透過孩子的眼睛凝視死亡,讓盛夏的陽光蒙上一層微涼的陰影。這些故事往往從一次看似隨意的出發(fā)開始,卻悄然改變了人物與世界的關(guān)系。
《八月處子》漫步于城市的節(jié)奏,捕捉人與人之間若即若離的溫度;《誰能阻擋我們》用漫長時光記錄一代人的面孔與聲音,讓青春不僅屬于個人,也成為時代的注腳;《火之謎》在奔跑、迷路和嬉戲中,留住童年的無常與創(chuàng)造力。這些影片都在試探邊界——情感的、時間的、空間的——在試探中讓個人記憶與集體經(jīng)驗交相輝映。
《教師》直面執(zhí)念與欲望,拋出道德與藝術(shù)的尖銳叩問;《塞琳和朱莉出航記》則拋開固定的坐標,在循環(huán)與重組中讓虛構(gòu)與現(xiàn)實相互滲透。影片的終點不是結(jié)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端——如同夏天的尾聲,指向新的漂移。這七部電影并非串聯(lián)成單一的故事,而是像一組彼此呼應的片段,圍繞漂泊、成長與想象,讓我們在生命的晃動中多停留一刻,去感受那些尚未被定義的瞬間。
展映影片
Films Info
![]()
? Le Pacte
教師13+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以色列 / 2015 / 劇情 / 120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中國內(nèi)地首映
在一個不懂欣賞藝術(shù)的世界里,在敏感的靈魂無處容身的時代,一位熱愛詩歌的幼兒園女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兒童詩人。她決定親自守護他、培養(yǎng)他——將他的才華從世俗、庸常與粗俗中拯救出來,把他從生活本身中拯救出來。這是一個女性版堂吉訶德的故事:她試圖用一個孩子的詩意拯救世界;也是一個沉思寡言的孩子的故事——一個并不想被拯救的孩子。
《教師》是那達夫·拉皮德最具辨識度的作品之一,它以冷峻、詩性的方式探討創(chuàng)作天賦在現(xiàn)實中的命運。電影呈現(xiàn)了一場單方面的信仰:一個成年人對“天才”的執(zhí)迷,對純粹之詩的渴望,最終演變?yōu)榈赖屡c情感的越界。它質(zhì)疑藝術(shù)的救贖力量是否只是旁觀者的幻想,也描摹了孩子的沉默如何抵抗成人世界的投射與侵入。在喧囂和無感的現(xiàn)實面前,詩意是否只是另一種徒勞?拉皮德沒有給出答案,卻留下深深的不安與余響。
![]()
那達夫·拉皮德
Nadav LAPID
以色列導演、編劇兼作家,出生于特拉維夫。他在耶路撒冷的“山姆·斯皮格爾”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同時在特拉維夫大學修習哲學與歷史,并在巴黎第八大學研讀文學。拉皮德曾擔任多部以色列紀錄片的攝影師,并于2010年出版小說《繼續(xù)跳舞》(Danse encore)。
拉皮德導演了三部短片,并于2008年在戛納電影節(jié)Cinéfondation駐地項目創(chuàng)作了首部長片劇本《警察》(The Policeman)。該片獲得第64屆洛迦諾電影節(jié)特別評審獎,并斬獲巴西國際獨立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舊金山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等十五余項國際獎項,入選紐約、倫敦等百余個國際影展,廣受贊譽。此后,他的作品不斷在全球權(quán)威影展亮相,2019年憑借《同義詞》(Synonyms)獲得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2021年《阿赫德的膝蓋》(Ahed's Knee)榮獲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最新作品《是的》(Yes)入選2025年戛納電影節(jié)導演雙周單元。
拉皮德的電影以銳利的政治視角、復雜的人物刻畫和哲學思辨聞名,作品中融合了對以色列社會的深刻反思與個人身份的探尋,風格大膽而獨特,成為當代國際影壇不可忽視的重要聲音。
![]()
? Mister Smith Entertainment
火之謎13+
Riddle of Fire
美國 / 2023 / 劇情 / 116min / DCP / 中文字幕
中國內(nèi)地首映
在美國懷俄明的某個角落,三個鬼靈精的小孩奉命出門跑腿,只為替生病的媽媽搞定一塊心心念念的藍莓派。誰知一路上狀況百出——他們被偷獵者綁了、跟女巫打了架、把獵人耍得團團轉(zhuǎn),還意外交上了一位仙子朋友。這趟說走就走的冒險,把他們從攪事三人組,變成了一輩子的死黨。
《火之謎》是一部披著童話外衣的游擊電影,用調(diào)皮的手法拆解冒險敘事的規(guī)則,將現(xiàn)實與幻想縫合成一張閃閃發(fā)光的地圖。三個孩子像穿行于迷宮的角色扮演者,一路打怪升級,步步離奇而又自然。它拒絕講述成長,反而沉醉于游戲的當下:靈光乍現(xiàn)的友誼,陰差陽錯的魔法,還有路邊揀來的奇遇。在輕盈、粗糲與奇幻之間,這部電影既像一首從篝火里蹦出來的童謠,也像一場孩子親手導演的迷你史詩。
![]()
韋斯頓·拉祖利
Weston RAZOOLI
成長于猶他州帕克城,其首部長片《火之謎》于2023年在戛納電影節(jié)首映。十三歲時,他被送往南加州寄宿學校,之后就讀于舊金山的加州藝術(shù)學院,主修插畫、平面設計與時裝設計,意在將這些媒介應用于電影創(chuàng)作之中。2015年,他在洛杉磯創(chuàng)立了制片公司 Anaxia。
![]()
? Bendita Film Sales
八月處子18+
The August Virgin
西班牙 / 2019 / 劇情 / 125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中國內(nèi)地首映
馬德里的八月,城市被夏日的熱浪與節(jié)慶氛圍交織,空氣中彌漫著閑適與等待。即將33歲的伊娃選擇在這個季節(jié)停留,獨自走過街頭巷尾,感受人群的聚散與時光的流轉(zhuǎn)。她與過往的片段相遇,也在新的邂逅中尋找慰藉,悄然面對內(nèi)心的孤獨與迷茫。
影片摒棄緊湊的劇情結(jié)構(gòu),采用日記般的隨感筆觸,呈現(xiàn)一個關(guān)于孤獨與連接、失落與希望的細膩故事。導演用詩意的鏡頭捕捉城市的微光與氛圍,透過伊娃的眼睛,觀眾得以窺見平凡生活中隱秘的美麗與悸動。那份對生命節(jié)奏的尊重和對內(nèi)心世界的溫柔探尋,使影片既有夏日的輕盈歡愉,也藏著靜謐的沉思,像一場柔和而清醒的城市漫步,帶領觀眾感受內(nèi)心的細微震顫。
![]()
? LOS ILUSOS FILMS
誰能阻擋我們13+
Who's Stopping Us
西班牙 / 2021 / 劇情、紀錄 / 220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中國首映
《誰能阻擋我們》是一部呼吁我們重新認識青少年與年輕人的電影——重新理解那些出生于21世紀初、剛剛步入成年、卻仿佛已被全世界指責、自己也開始失望的一代人。介于紀錄片、虛構(gòu)與個人見證之間,這部影片讓年輕人以最真實的樣貌出現(xiàn)在鏡頭前——那些我們很少看見,或者他們愿意讓我們看見的模樣。他們借助攝影機,展現(xiàn)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重新喚起我們對未來的信任:他們脆弱而敏感,也充滿幽默、智慧、信念與想法。
當這些年輕人談論愛情、友情、政治或教育時,他們不僅是在講述自身的處境,更是在回應那些任何年齡都無從回避的重要議題。《誰能阻擋我們》是一部關(guān)于“我們自己”的電影——關(guān)于我們曾經(jīng)是誰,我們?nèi)缃袷鞘裁矗謱⒊蔀樵鯓拥娜恕?/p>
![]()
霍納斯·特魯埃瓦
Jonás TRUEBA
當代西班牙電影導演和編劇,出生于馬德里,出身于電影世家。他的作品以細膩而真實的敘事風格著稱,常聚焦青春、愛情與個人成長的主題。2010年,他憑借導演首作《每首關(guān)于我的歌》(Todas las canciones hablan de mí)獲得戈雅獎最佳新導演提名,隨后推出了多部備受贊譽的影片,包括《夢想家》(Los ilusos,2013)、《在路上》(Los exiliados románticos,2015)以及《重新征服》(La reconquista,2016)。其中《在路上》榮獲馬拉加電影節(jié)特別評審獎,《重新征服》入選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jié)官方展映單元,并獲得西班牙國家廣播電臺Ojo Crítico獎。
除了電影創(chuàng)作,特魯埃瓦積極參與電影教育工作,自2013年起加入“Cine en Curso”項目,致力于通過電影藝術(shù)促進青少年的文化成長。他的作品風格溫潤且富有詩意,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細膩情感與青春的迷惘,深受影評人與觀眾的喜愛。近年來,他以開放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持續(xù)探索青春題材,作品《誰能阻擋我們》(Quién lo impide)便是以影像形式記錄當代青少年的成長面貌,展現(xiàn)其獨特視角與生命力。
![]()
? Losange Films
塞琳和朱莉出航記13+
Céline and Julie Go Boating
法國 / 1974 / 劇情 / 194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2K修復
在巴黎夏日的街頭,魔術(shù)師塞琳如靈動的白兔,拋落三件物件,引誘安靜的圖書管理員朱莉,開啟一場戲謔的冒險。兩人穿梭于現(xiàn)實與夢境,墜入一棟神秘老宅的鏡中世界,那里循環(huán)上演著曖昧懸疑的家庭悲喜劇:一個男人、兩個女人、一個八歲女孩,糾纏于往事的迷霧。塞琳以天馬行空的謊言,朱莉以冷靜的智慧,化身探秘者,時而旁觀時而介入,用歡笑與機智撥開虛實交織的謎團。這葉扁舟漂蕩在想象的湖面,承載她們對自我與電影的探尋,在荒誕與詩意間顛覆真實。
雅克·里維特的《塞琳與朱莉出航記》是一場對電影本質(zhì)的嬉戲與顛覆,融合即興表演與敘事實驗,宛如一曲自由的爵士樂。朱麗葉·貝爾托與多米妮克·拉布里埃的靈動演繹,打破演員與角色的界限,將觀眾卷入虛實交融的奇幻航程。這部1974年的經(jīng)典之作,以其輕盈的幽默與深刻的哲思,挑戰(zhàn)傳統(tǒng)敘事,邀我們共赴一場關(guān)于想象、記憶與自我發(fā)現(xiàn)的奇妙漂流。
![]()
雅克·里維特
Jacques RIVETTE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與戈達爾、特呂弗等人并稱《電影手冊》“五虎將”。出生于法國諾曼底盧昂,早年以影評人身份深耕電影理論,后轉(zhuǎn)型導演,職業(yè)生涯跨越六十余年,共創(chuàng)作 28 部長片,作品以實驗性和藝術(shù)純粹性著稱。他的電影融合紀錄片、虛構(gòu)敘事與即興創(chuàng)作,打破傳統(tǒng)線性結(jié)構(gòu),常以冗長晦澀的敘事挑戰(zhàn)觀眾。
里維特的創(chuàng)作主題多聚焦劇場隱喻與哲學思辨,代表作《不羈的美女》(La belle noiseuse,1991)通過畫家創(chuàng)作過程探討藝術(shù)與欲望的邊界,《塞琳和朱莉出航記》(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1974)則以超現(xiàn)實夢境解構(gòu)現(xiàn)實邏輯。其晚期作品仍保持活力,如《別碰斧子》(Ne touchez pas la hache,2007)入選柏林主競賽,《36個視角看圣盧普山》(36 vues du Pic Saint-Loup,2009)入選威尼斯主競賽。他以“迷宮般的巴黎寓言”聞名,將城市空間化為符號迷宮,如《旋轉(zhuǎn)木馬》(Merry-Go-Round,1980)以廢棄場景隱喻精神困境。盡管作品遠離商業(yè)潮流,但其對后現(xiàn)代電影美學的影響深遠,被公認為藝術(shù)電影領域的里程碑人物。
![]()
? 3H Productions Ltd.
風柜來的人13+
The Boys from Fengkuei
中國臺灣 / 1983 / 劇情 / 100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2K修復
一群無所事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等待入伍的日子里,從澎湖風柜去到了高雄。失去了老家的庇護,原本的苦悶化作騷動,但面對生活的磨難、人際的變遷,他們也在傷痛中歷練成長,青春緩緩謝幕。
侯孝賢的《風柜來的人》以質(zhì)樸的長鏡頭和寫實的敘事,捕捉臺灣鄉(xiāng)城交界處的青春脈動,勾勒出80年代新電影的獨特風貌。影片透過年輕人的迷惘與覺醒,細膩呈現(xiàn)個體在社會變遷中的掙扎與韌性,宛如一首低吟的詩,訴說成長的苦澀與溫柔。
![]()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
國際知名導演,曾任臺北金馬影展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作品屢獲國際大獎,1989 年以《悲情城市》拿下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為華語電影于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獲得的首座最佳影片;2015 年以《刺客聶隱娘》奪得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另有《海上花》《千禧曼波》等知名作品。
![]()
? MK2 Films
夏日的庭院13+
The Friends
日本 / 1994 / 劇情 / 113min / DCP / 中英文字幕
4K修復中國內(nèi)地首映
小學六年級的暑假,淳、渡邊與山下三個好友,在參加一場葬禮后,對“死亡”產(chǎn)生了模糊而強烈的好奇。他們將注意力投向一位住在破屋中的獨居老人,幻想著窺見他離世的那一刻。然而這場帶著惡作劇意味的接近,逐漸演變?yōu)橐欢握鎿吹年P(guān)系:他們幫老人清掃庭院、修繕房屋、種下花草,老人也卸下防備,講起戰(zhàn)時的記憶、失落的婚姻與難以啟齒的往事。孩子們甚至嘗試幫他尋找失聯(lián)多年的妻子,卻意外遇見了他的孫女。直到某天,他們照常踢完球歸來,老人卻已悄然離世。
《夏日的庭院》是相米慎二對生命課題的一次溫柔凝視。在這個被烈日與臺風交替洗禮的夏天,童年的純真與戰(zhàn)爭的殘酷短暫交匯。影片以輕盈的節(jié)奏書寫記憶的回音,在蟬鳴與花影之間描繪成長的瞬間:對死亡的初次直面、對過往的遲來的理解、以及對友情與時間更深的體會。當蝴蝶自井中飛起,孩童的目光中首次浮現(xiàn)出某種靜默的、不可言說的明白。
![]()
相米慎二
Shinji SōMAI
日本導演,生于巖手縣盛岡市。早年進入日活電影公司,擔任助理導演,1970年代轉(zhuǎn)至電視界發(fā)展,1980年以《飛翔的一對》(The Terrible Couple)跨足電影導演領域,一舉成名。其作品以獨特的長鏡頭調(diào)度、細膩的情感刻畫及對青春期的深刻體察著稱,擅長捕捉角色在成長邊界上的迷惘與掙扎。代表作包括《臺風俱樂部》(Typhoon Club,1985)、《搬家》(Moving,1993)、《夏日的庭院》(The Friends,1994)等。相米慎二在日本影壇影響深遠,被譽為“拍給少年的導演”,其風格對后世多位導演產(chǎn)生重要影響。2001年病逝,年僅53歲。
排期購票
Schedule & Tickets
![]()
? 開票時間
8月13日 中午12:00
放映日期
8月29日-8月31日
放映地址
光谷電影藝資館
(Tips:定位2號線光谷廣場站)
![]()
即可跳轉(zhuǎn)購票
觀影須知
Notice
1.請您提前添加獨放客服微信( 微信號:dufang2020 ),以免錯過活動訊息通知。
2.影展不設劃位。放映當日您可憑“獨放DUFANG”小程序內(nèi)的訂單憑證二維碼兌換購票場次的影票,每場放映前 10 分鐘檢票入場。
3.請您遵循影片分級提醒購票觀影。觀影過程中請勿點亮手機,請勿拍攝或錄制銀幕內(nèi)容,請勿大聲交談、廳內(nèi)飲食以及做出干擾其他觀眾的行為。獨放與您一同文明觀影!
4.本次影展允許退票,如您購票后無法觀影,可于8月27日中午12:00前通過以下入口申請退票,逾期將不再受理,屆時需自行轉(zhuǎn)票,請合理安排時間。退票入口:https://form.dufangfilm.com/forms/eokc4n
5.獨放將竭盡所能在世界范圍內(nèi)為觀眾尋找并放映每部電影最佳質(zhì)量的拷貝素材,并告知觀眾放映所使用的素材版本。如遇拷貝素材質(zhì)量出現(xiàn)不符合預期的情況,敬請諒解。
版權(quán)及物料支持
Le Pacte / Mister Smith Entertainment / Bendita Film Sales / LOS ILUSOS FILMS / Losange Films / 3H Productions Ltd. / MK2 Films / YTE LTD
視覺設計
左延
![]()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