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法庭“搬”進綜治中心
把調解做在立案之前
近日,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開平法院:融入綜治“一盤棋” 構建解紛“立體網”》,看看開平法院如何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走出一條從源頭化解糾紛的新路徑。
從機制搭建到派員入駐,從個案調解到批量化解,開平法院以“一盤棋”思維深入參與綜治中心建設。自2025年1月入駐市綜治中心以來,通過派駐專業干警、建立多元聯調和訴調對接機制、強化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截至目前,已先行調解成功民事糾紛460件,調解成功率達37.45%,切實筑牢基層社會治理法治根基。
近年來,開平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立足審判職能定位,積極助力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探索構建“法院+綜治中心”解紛新機制,通過資源整合、機制創新、源頭預防,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走出基層治理新路徑。
平臺融合
構建前端解紛樞紐
堅持“陣地前移、職能延伸、服務集成”思路,全力做好綜治中心的入駐工作,將司法力量深度嵌入綜治中心運行體系。同步健全訴訟服務與綜治中心對接機制,在綜治中心專設訴訟服務功能區(涉法涉訴窗口),整合法律咨詢、文書輔助、網上閱卷等全流程訴訟指引服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集約化”便民訴訟服務。依托綜治中心“信訪超市”平臺,創設巡回審判庭,由派駐辦案團隊就地開展司法確認工作,有力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最大限度減輕群眾訴累。同時,推動五個中心法庭全面融入所在鎮(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進程,指派專人擔任聯絡員,通過開展“巡回審判”“就地調解”“業務培訓”等方式,將專業司法力量精準下沉至社會治理最末端,切實筑牢基層社會治理法治根基。
![]()
機制創新
激活基層解紛網絡
建立“法院+綜治中心+職能部門”聯調機制,對適宜調解的糾紛,優先引導至專業調解組織開展先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由常駐法官團隊依法審查后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對調解不成的糾紛,及時轉入訴訟程序進行裁決,形成“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的多元共治解紛路徑。今年2月,依托上述機制聯合屬地鎮政府、政法委、司法局、信訪局等部門,以“委派調解+司法確認”的形式,妥善高效調處了一宗涉群體性薪資糾紛,解決了40多名農民工約48萬元的“煩薪事”,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今年4月,聯合綜治中心將司法服務前移至基層治理第一線,依托“法院+鎮府+司法局+人社局”多方聯動模式,在簕沖村委會成功化解一宗拖欠近400名制衣廠工人的勞資拖欠糾紛,截至目前356萬元執行款已全部發放到位,實現案結事了、薪安心暖,為基層矛盾化解提供了高效務實的實踐范例。
![]()
源頭預防
夯實依法治理根基
堅持“前端化解、未病先防”理念,充分發揮綜治中心“第一道防線”作用,強化前端引導與示范引領。針對到綜治中心反映訴求的群眾,由訴訟服務團隊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調解釋明工作,重點闡釋先行調解優勢特點。精準推送類型化典型案例,通過“身邊案”示范引領,展示多元解紛機制的實踐成效,增強群眾對前端調解方案的認同感,推動矛盾糾紛在綜治中心實現前端實質性化解。健全數據互通與風險聯防機制,嚴格按照市綜治中心工作部署,精準報送涉訴基礎工作數據。
來源:開平法院、廣東電視臺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