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華為手機重返第一!
1250萬臺,2025年二季度華為手機拿下了中國市場18.1%的市場份額,銷量第一。
更厲害的是,華為手機今年第二季度和今年上半年,都是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第一,震驚全球。
![]()
同樣,在另一片硝煙彌漫的“汽車戰場”,華為已經殺“瘋”了。
7月鴻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車達到 47752 輛,連續10周位列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年度累計銷量同樣位居新勢力及豪華品牌榜首。
前不久,鴻蒙智行把 40 萬臺車、16.7 億公里、207萬次避險的原始數據一公開,妥妥地秀了一把腱子肉。
下半場智能化,華為乾崑把智能賦予每一輛車,留給外資車企一道難以逾越的“智能化鴻溝”。
錦上添花的是,華為鴻蒙5.0,也全面爆發了!
鴻蒙5終端數量已突破1000萬,鴻蒙生態預計到年底能夠做到與安卓和iOS的生態看齊,操作系統三分天下。
厚積薄發,華為最近的各個大消息,實在太令人興奮了。
一直以來,“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就是華為的愿景。
如今,當智能化離我們越來越近時,才發現原來華為已經“無處不在”了。
01
商業史上,少有比“王者歸來”更動人心魄的劇本。
十幾年前,喬布斯用一個iPhone,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什么是智能手機;
幾年前,華為又用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技術,重塑了智能手機。
可惜,6年前的制裁限制,曾讓華為終端命懸一線,甚至被迫做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定,榮耀自此獨立;
之后,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從2.4億臺的第一跌倒了只剩2800萬臺的第十左右。
近年來,國產安卓手機攻打高端市場的“沖鋒號”時常在耳邊響起,但只有在華為的旗艦手機上才能見到具有突破性的行業的新技術,真正能在高端旗艦市場和蘋果掰手腕的,也只有華為!
華為就像一個百折不撓的戰士,那些曾經失去的,正一步步親手奪回。
正是在這片焦土之上,伴隨著 “輕舟已過萬重山”的BGM,華為從蟄伏中蘇醒,用一款現象級的Mate 60系列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此后,華為正式開啟了“王者回歸”之路,去年初華為就曾以智能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強勢回歸中國市場。
2025年上半年,華為憑借2540萬臺手機出貨量拿下中國市場銷量第一。第二季度,華為憑借1250萬臺手機出貨量拿下了18.1%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市場銷量第一,華為手機在四年后重奪榜首位置,重回巔峰指日可待!
![]()
這一刻,既是漫長等待后的榮耀加身,也是一場絕地反擊的完美凱旋。
不得不說,華為真的是太厲害了。
如果說是喬布斯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那么華為改變重塑了智能手機的未來!
02
就在華為手機“大殺四方”的時候,華為鴻蒙也大爆發了!
前不久,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央視節目上表示,目前鴻蒙5.0設備已經超過1000萬,度過了鴻蒙生態的一個生死線。
![]()
以前,提起手機操作系統,大家想到的只有iOS和安卓,計算機那邊更極端,只有微軟的Windows一家獨大,國產系統幾乎沒啥存在感。
延用至今,不得不說,天下苦微軟久矣!
微軟憑著Windows版權賺得盆滿缽滿,可壟斷并不是技術的進步,反而是社會生態的倒退。
缺乏競爭對手的Windows,近些年來備受詬病,界面設計混亂、動畫卡頓、內存占用高、深色模式適配等問題不斷,另外還有強制更新可能導致藍屏、驅動丟失或設置被重置等風險,更別說Windows 11取消對安卓生態兼容后,進一步引發不滿,不少用戶因無法忍受其諸多問題而選擇切換到其他操作系統。
有數據顯示,過去3年,Windows的用戶流失了4億,損失了30%以上。
Windows丟失的每一寸領地,都意味著有可怕的競爭對手在崛起爭奪。
是的,這個時候大洋彼岸的東方,一場操作系統的“革命”正在爆發。
![]()
從“備胎”計劃到“純血”生態,鴻蒙在混沌中破曉,在摸索中逐步進化,國產操作系統正在崛起!
數字時代,沒有自主操作系統,就如同大廈沒有地基。
萬物互聯時代,鴻蒙正在創造我們共同的“神話宇宙”。
目前,搭載HarmonyOS 5.0的設備,已經突破了1000萬臺。
按照目前的速度,鴻蒙生態今年年底能夠做到與安卓和iOS的生態看齊,未來有望和iOS、安卓系統三分天下。
03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
國產手機系統也有不少“魔改”的,可說到底,這些系統依舊是安卓的“換皮”版本,談不上真正的國產系統。唯一能扛起國產大旗的,還得是華為的鴻蒙OS。
而華為之所以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還要感謝某系統的“一刀切”,不讓我們用,那我們就造個更加強大的,屬于我們自己的“純血”系統。
“我們很希望能把努力,用在自己的操作系統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鴻蒙對中國開發者是全新機會,為什么中國不能有自己的Photoshop?”相信余承東說出了不少國人的心里話。
慶幸的是,華為早有遠見,未雨綢繆的早早準備了“備胎計劃”,把憋了很久的鴻蒙OS推出來,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短短幾年,用戶量就突破數億。
當然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鴻蒙OS最開始還是兼容安卓的,不過從鴻蒙5開始,徹底和安卓說再見,轉向純血鴻蒙。
7月30日,華為官方宣布鴻蒙操作系統5的終端數量突破1000萬大關。這不僅是鴻蒙系統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中國自主操作系統邁向全球舞臺的關鍵一步。
實打實的市場數據已經證明了,鴻蒙生態已具備可觀的用戶基礎、生態流量與商業潛力,成為值得投入的價值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態這個領域,中國整個科技產業的集體沖鋒,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不過,鴻蒙雖說越過了生死線,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巨大的生態挑戰,才是華為未來的主戰場。
04
在無數人心中,華為就像一面國產科技大旗,它能有今天的高度,靠的是對人才的尊重,對技術的信仰。
2024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626億元。
從整體數據看,華為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2.4%,是受到美國制裁之后的單年最大漲幅,且距離歷史最高的2020年8913億營收規模已經不遠了。
任正非曾說過:“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正是基于此,過去30年華為幾乎從未在舒適區躺贏過!
從1997年率先研究無線網絡,到2003年在美國和思科打官司,再到后來斥巨資研發麒麟芯片將手機做至全球第一,如今華為智選系列又成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一條鯰魚”!
好的品牌,不只做一個“爆品”,而是連續幾十年做出一代又一代的出色產品,這其中的投入是海量級的。
10年時間1.25萬億元的研發費用,既彰顯了華為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也助力華為這艘“科技巨輪”乘風破浪。
單單是去年,華為的研發費用支出就高達1797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0.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縱觀當下民用消費市場,除了被全球力推的新能源車,似乎再沒有更合適的賽道來承載華為這樣的巨輪。
“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臺。”這是華為在大變局來臨時的宏愿。
華為每年在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領域投入超100億元,整體研發費用高達1800億元 ,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得華為在5G、芯片、通信等與汽車智能駕駛息息相關的領域積累了大量專利,并形成了“預研一代、開發一代、商用一代”的健康研發機制。
如今,華為的汽車業務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長為一顆媲美其手機業務的“參天大樹”。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在去年迎來爆發式增長:營收263.53億元,同比暴漲474.4%,首次實現當年盈利。
不得不感慨,智能汽車時代,沒有哪家車企能拒絕華為智駕系統帶來的誘惑,哪怕是“車王”比亞迪也選擇了和華為“強強聯合”,BBA們更是在被迫放棄全面電動化后,抱上華為大腿的那一刻,才終于明白了軟件生態是靈魂一樣的存在。
截止上半年,超11家車企與華為深度合作,其中不乏豐田、日產、奧迪等全球頂級汽車品牌。
隨著技術不斷突破,合作車企越來越多,相信華為的智駕系統會越來越完美,有望在汽車領域重現當年華為手機的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