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打小升初之后,我就選擇了辭職陪讀,一轉眼5年過去了,孩子從初一升到了高三。
5年陪伴之路,艱辛自不必說,但比艱辛更扎心的是:
對孩子操心越多,最終成了徒勞。對孩子事無巨細的包辦,孩子不僅不珍惜,還會很任性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
01
在孩子最叛逆的時候,我選擇了辭職。
一是因為找不到離家又近,又能兼顧帶娃的工作,二是孩子在叛逆期,學習成績特別差,按這下去高中都考不上。
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從職場回歸家庭。畢竟娃比賺錢和我的多姿多彩生活重要得多。
辭職之后,整個人,整顆心都在孩子身上。
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呵護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手抓孩子的學習。
回歸家庭之后,幾乎完全沒有社交,沒有業余生活,除了找點兼職工作,就是一心陪娃。
心想,一定要把之前因為工作忙而缺失孩子的照顧與愛,全部彌補回來。
要把孩子照顧得好好的,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督促他好好學習。
為了這一個目的,我瘋狂的卷自己,無論多累,多論多苦,都咬牙苦撐。
心里想的是,這是我前些年欠下的債,現在該還了。
![]()
無論孩子怎么任性,怎么不講理和刺毛,我都忍了,把所有的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
以為這樣,孩子就能感動,就會懂得媽媽的苦心,就會好好學習,力爭上游。
在我的全力托舉與逼迫之下,孩子的確從墊底的學渣逐漸攀爬到年級前10的學霸。
我并沒有想過搶功,但也沒想到孩子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
我學習都是為了你。你以為你幫了我什么嗎?你會嗎?還不是我自己學的,跟你有什么關系。
一句話,就將我幾年付出,頃刻粉碎。
我沒有生氣,但也想明白了一件事:
媽媽并不是無所不能,孩子大了,如果很煩被管,那就不要再過度付出了。
02
想起自己,這幾年真的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是孩子并不是很領情,對我各種不滿意。
我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原因:
為孩子做得太多了,把他照顧太好了。
剛入七年級時,孩子的作文只能寫不到300字的流水賬,我看這樣不行,就想辦法推著孩子開始90天的作文練筆。
這90天的堅持練筆,孩子的確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更多是我在堅持不懈的托舉。
有很多次,孩子都想放棄,是我排除萬難,用強勢的鎮壓與逼迫,逼著孩子不能放棄,不能中斷。
最終換來的語文成績的提升,為各科都做了扎實的基礎鋪墊。
做這些,我并沒有想過要得到孩子的認可,只要孩子能進步,我做一切都是愿意的。
那幾年,為了倒逼孩子早起,早上叫孩起床一遍又一遍,甚至還用噴壺灑水來叫醒他。
往往是叫醒了,孩子也跟我大發雷霆,跟我吵架,用最難聽的話來指責和傷害我。
委屈,痛苦和不甘心,想讓孩子再努力一點,不給他自己往后的人生留遺憾。
![]()
如果我能替孩子努力,我真的愿意替他背負一切,這樣的苦心并不為孩子理解。
更多是對我的不滿與憤怒,更多是對我的攻擊與怒懟。
為了讓孩子上進,我想盡了所有辦法,哪怕他跟我對抗,哪怕他跟我吵,都堅持自己的對孩子的初心。
但其實這些努力,也不過是自我感動,這些操心和用力的付出,也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
徒增了一些傷感和氣得更狠一點,直呼:
孩子真的不好養啊。真是要命的!
03
初中三年,為了給孩子做榜樣,無論是早起,運動還是工作中的自律,我都拼盡了全力。
拼的結果是,我想讓孩子拼幾次重要模擬考試塌了,孩子的心理崩潰了,陷入了自我否認和心理內耗,甚至一度想要棄考中考。
從那個時候,我就在反思:
自己這么用力的托舉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我做錯了什么?
終于想明白了,是自己管得太多了,太想為孩子做點什么,反而自己對孩子的各種好都變成了壓力。
![]()
一個生活上被呵護和照顧太好,一心只拼學習的孩子,是很容易在學習失利時,全世界的信念都會崩塌。
操心孩子是家長的本能的愛,為孩子付出是一種偉大無私的愛。
但只看成績,只重視孩子學習的一元思維的愛,是窒息,也是沉重的壓力。
高中之后,我不再關注成績了,也不再對孩子事無巨細的照顧,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做事,自我負責,自主決定。
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不再一手遮天的幫孩子搞定所有事。
媽媽要適時退回自己的位置,先活成自己,再去想著影響孩子,而不是為了孩子而透支和消耗自己。
媽媽也可以自私一點,任性一點,多愛自己一點,自己快樂和開心時,才能給孩子更好的陪伴與滋養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