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由于“海禁”政策日益加深,沿海民眾苦不堪言。此時,來自中國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福建的老百姓突破重重阻礙,下南洋謀生。如今,數百年光陰飛逝,華人已成為東南亞政治、經濟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華人的勤勉、智慧和創富手段,在東南亞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
當然,如今東南亞各國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東盟10國是亞洲版圖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當地國家中,新加坡是唯一一個發達國家;文萊是亞洲的富裕國家;印尼人口高居全球第四,GDP位列全球第16,若按購買力平價,印尼GDP位列全球第八,印尼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也是G20成員國;此外,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同樣具備很強的潛力,四國GDP均位列全球前40。
那么,既然東南亞國家也有相當的競爭力,這也說明當地老百姓同樣也有上進心和創造性。為什么東南亞民眾卻鮮有北上來到中國“謀生”呢?
![]()
首先,前文說到,華人的智慧和勤勉在東南亞絕對是“降維打擊”,而早期來到東南亞的華人是在中國都混不下去的邊民,這些邊民來到東南亞都已經展現出十足的“優勢”。而作為華人的大本營,中原地區更是不乏“臥虎藏龍”之輩,盡管東南亞民眾比非洲老百姓更加務實和勤勉,但在華人眼中恐怕還是不夠看的,或許是高溫氣候所致,當地土著普遍還是比較“慵懶”的,想讓他們出國謀生更是難度很大;勤勉和聰明度均不如漢民族的東南亞土著,即使來到中國謀生大概率也沒有多大優勢;
![]()
其次,自始至終中國大陸也并非勞務輸入大國。在世界其他地區,中東國家吸納很多印度裔前來打工,美國吸引全球高知和科技人才落戶,日韓等國同樣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務工人員持開放態度。然而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勞務輸入大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本國人口眾多,有富裕的勞動人口從事基礎和高端工作,另一方面中國英語普及度偏低,外來務工人員很難融入我們的社會;此外,中國護照是全球最難獲取護照的國家之一,每年僅有以“千”為單位的外國人口落戶,這同樣讓外來務工人員很難在這里找到“家”的感覺;
第三,東南亞老百姓也并非沒有北上,只是他們北上謀生的區域大多是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比如在港臺地區有很多菲律賓女傭。這三個地區在我國南方,地理位置上靠近東南亞,對于東南亞民眾來說有地理上的優勢;港澳臺氣候濕熱,同樣對于東南亞民眾來說更容易適應,要是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北方酷寒的天氣,對他們來說絕對會“望而卻步”;港澳臺地區普遍薪資水平較高,對于出國謀生的東南亞人來說更有吸引力;港澳臺地區文化水平較高, 英語普及度在線,也更能接納不同文化背景的他鄉客;
![]()
最后,對于東南亞民眾來說,中國簡直是個“”巨無霸”的存在。試想想,如果中國的北方出現一個歷史5萬年,人口200億,GDP一千萬億,國土面積1億平方公里的國家,會是什么感覺?而中國的存在就幾乎等同于十倍于東南亞單一國家的人口和土地面積,東南亞民眾深刻感受到北方超級大國的“被支配感”,中國對他們來說太大了,以至于讓他們很難拾起在這里謀生的勇氣和信心。
![]()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