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快到下班時間,辦不完了,您明天再來吧”、“領導在開會,改天處理”、“這事要走流程,您再等等”……
原來有的人去機關或者審批窗口辦事時,常聽到這樣搪塞的話,雖然聽著很客氣,但完全就是一副婉拒和推拖的感覺,明明可以一次辦完的事情非讓當事人一遍遍的折騰。
這些行為,嚴重侵蝕干群關系,損害黨和政府形象。最近針對這些問題,紀委監(jiān)察部門出手了!這次不僅針對腐敗問題,同時把公務員日常工作中的 “慢、虛、躲、拖、懶” 列入了查擺整頓范圍,查到直接按違紀處理!
為何此次要把“慢、虛、躲、拖、懶”五類問題明確劃為違紀紅線呢?我們一起看看五種行為的危害。
一、“慢”的危害
群眾心急如焚,辦事者卻磨磨蹭蹭。該批的文件積壓如山,待審的申請石沉大海,本應主動下沉的服務,反倒讓群眾跑斷腿。“慢”的作為一點點銷蝕著群眾的耐心,敗壞了政府的信譽。
![]()
二、“虛”的危害
部分干部沉迷于搭建“花架子”,粉飾表面功夫,他們熱衷文山會海、頻發(fā)文件、突擊檢查,卻鮮少下沉一線為群眾排憂解難。這種“虛”的功夫,極大的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三、“躲”的危害
有的干部遇矛盾則繞行,見難題便縮首。該協(xié)調時袖手旁觀,需拍板時猶豫不決,應擔責處百般推諉。“躲”的本質,是不擔當、不作為,容易讓問題在推諉扯皮中發(fā)酵,將小事演變成大事,大事演變成禍事。
四、“拖”的危害
有的人,對上級部署的任務,總能編織萬般理由來拖延,對亟待破解的瓶頸和難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比如項目因拖延導致半路夭折,機遇因拖延而錯過,發(fā)展在等待中掉了隊。
五、“懶”的危害
有的思想怠惰,毫無進取之心,工作敷衍,滿足于“差不多”,標準一降再降;學習停滯,對新知識、新政策充耳不聞,能力與時代嚴重脫節(jié)。
紀委動真格!觸碰紅線的代價難以承受
切勿誤判此次整治的雷霆之勢!監(jiān)督之網正織得更細、更密、更無時不在。
群眾的眼睛,就是最精準的標尺。 如今,反映問題與舉報投訴的渠道空前暢通。無論熱線電話、網絡平臺還是信訪窗口,涉及這五類行為的線索,紀委必將重拳直擊。
一旦查實存在上述行為,紀委必將動真碰硬——該通報絕不留情,該處理絕不手軟。通報直指要害,點名道姓,問題性質、發(fā)生地點、責任人員,一清二楚!
根據(jù)問題性質與情節(jié)輕重,處置手段層層遞進:輕則約談警示、通報批評、誡勉談話,令其“紅臉出汗”;重則調離崗位、甚至摘去烏紗,飯碗岌岌可危;若涉違紀違法,必將依法嚴懲,該處分則處分,該移送則移送!
可以說,沾染此“五毒”中的任何一害,即意味著步入職業(yè)生涯的“高危雷區(qū)”。紀委將這五種行為列為不可觸碰的“禁區(qū)”,實則劃下了一條醒目的作風警戒線。
每一位公職人員都當時刻自省:此五類行徑,萬萬碰不得!唯有將全副身心投入服務,將全部力量付諸實干,方能在作風建設的“大掃除”中屹立不倒,真正成為組織信賴、人民滿意的合格公仆,經得起時代與人民的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