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夏季,香港金融表現都非常好。
尤其7月22日以后,市場上涌入31萬億國際資本,香港變得比任何時候都不缺錢,也不差景氣程度。
31萬億美元,比許多國家一年的GDP還要多。其中超過一半是外資。
別的國家、地區經濟都在下行,香港卻突然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投資目的地。
今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數漲幅達到20%,在全球股市中名列第三,僅次于韓國綜合指數(28.01%)和德國DAX指數(20.71%)。
單季度中企在港融資總額達到2024年同期的23倍。
這些數據都創下三年內最好水平。
新老朋友都來到了香港安營扎寨。
在印度被罰了5.6億美元,附加掃地出門的全球頂級量化巨頭簡街資本(Jane Street),六月份居然在香港中環租下了六層寫字樓,單月租金高達3000萬港元。
這是幾十年來香港中環最大的一宗寫字樓租賃交易,一舉掃清市場低迷。
一個剛剛在阿三那里吃了大虧的金融公司,為什么要花這么大代價來香港?
答案只有一個:他們看到了巨大的機會。
全球第二大穩定公司Circle也高調宣布,要把香港當作核心業務發展地區,還要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目標是在二到三年內成為全球跨境資產管理中心。
華爾街那些大名鼎鼎的對沖基金、金融財團最近也都在香港搶地盤。
摩根士丹利預測香港房價止跌回暖,預計影響半年將上漲2%。
![]()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命脈線索的更迭。
從7月22日農歷大暑日后,香港正式進入了為期二十年的火運,穩定幣揭開香港重新躋身世界名城的大幕。
2003-2023年八艮土運,香港靠“土地—金融—地產”三位一體崛起。但隨著土運走到尾聲,“土地紅利”已枯竭,樓價急升后必伴隨調整。
2016-2023年這七年,為土運中的小分支金水運,比較糟糕。金多水寒,香港發展遲滯,港獨抬頭,民生問題迭出,資本大量流出。
2024-2044年為九紫火運,屬火,象征科技、年輕、創新、速度、虛擬經濟。
港府開辟“優才計劃”,拿出優厚條件,大量吸引內陸人才赴港就業,爭搶年輕才俊。
另外要優化產業,擺脫單靠地產的舊引擎,轉而“以火生土”:用科創、文創、數碼金融(火)、虛擬幣(火)去重新激活土地價值(土)。
香港地形“山環水抱”本屬聚財格,但維多利亞港兩岸高樓形成“屏風煞”,氣流被阻。
港獨受到西方分裂勢力影響,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造成了香港長達8年左右的困頓,民生倒退,產業凋敝。
幸而中央政府提出振興香港產業的新計劃,全港人心重新得以凝聚。未來基建(北部都會區、人工島)若能打開“風道”,讓財氣重新流動,可延續“東方之珠”氣數,再有20年左右的盛景。
當然,一座城市長期保持鼎盛,例如維系百年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外界環境要給予很大的支持。
簡街資本和Circle都是落子在香港中環成熟火土運的火局內部,核心業務是數字金融。
香港在火運年的契機就來自于穩定幣。
中美斗爭是一條明確的歷史主線,有打也有合。
斗過幾輪以后,誰也無法快速將對方擊倒,那么轉入持久戰,擠壓中美以外的其他勢力份額。
非常明確的是,中美下一輪博弈就是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具體怎么合作呢?分工很清楚。
美國繼續維持美元的金融優勢,賺金融的錢;
中國則專注于高端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發揮,產業優勢。
穩定幣可能就是合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這種新型金融工具既能維護美元體系,又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的渠道,可以說是雙贏的安排。
它最大的落腳點就是香港,不偏不倚,既有東方色彩,北京可以接受,也能承接西方金融的游戲規則。
穩定幣就是香港下一輪最大的運,虛擬性質的幣種就是火運。
九運頭三年(2024–2026)仍受“回祿之災”星牽動,金融市場波動大,宜守不宜攻;
“回祿”為九宮飛星術語,七赤破軍星(屬金)與九紫右弼星(屬火)同宮,引來火煞,容易有火災。
2027年后火局穩定,香港才能進入“第二曲線”,繼續高速發展。
作者對香港的觀察受到學者楊天命(YeungTin Ming)觀點影響較大。
部分內容參考楊天命老師2023–2024年出版的《香港九運風水投資年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鑒別、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