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
最近和朋友逛街,發現個怪事——從前排隊買檸檬茶、芒果冰的人,現在都擠在“敢蔗gogoin”“麥甘蔗”這類甘蔗專門店門口。
問店員:“甘蔗飲咋突然火了?”對方笑著說:“現在年輕人就愛喝這個,天然、清爽,還能嚼到甘蔗渣!”
刷抖音更直觀: 話題播放量200億次,隨便點開一條視頻,都是“現榨甘蔗汁+牛乳”的絲滑畫面;小紅書上“甘蔗馬蹄白月光”“青芒甘蔗氣泡美式”的筆記多到刷不完。
更絕的是,喜茶、霸王茶姬這些大牌都來“搶生意”——原來被我們當零食啃的甘蔗,早偷偷變身茶飲界的“潛力股”!
01■
200 億抖音話題 ,
百萬小紅書筆記!
甘蔗飲火了,連鎖品牌和專門店都在搶!
甘蔗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水果。而近些年開始,人們對甘蔗需求量直線飆升。
根據巨量算法顯示,在2023年8月甘蔗搜索指數僅為34882,到了2025年6月直接飆升到了218832,直接翻了7倍之多。
而其在社交媒體討論熱度和播放熱度更是不斷攀升。如抖音上,和甘蔗相關話題高達2百億,且還在激增;小紅書,和甘蔗相關種草筆記更是多達百萬篇,且仍在增加。
為此,不少茶飲品牌紛紛以“甘蔗+”方式,挖掘甘蔗的潛在增量。
1、大飲品連鎖品牌,上線甘蔗飲,擴營收
早在2023年1月,喜茶就曾關注甘蔗飲品市場,在同月將甘蔗與茅根、椰子混合搭配,上線了“茅根竹蔗椰子水”,斬獲不少粉絲青睞。
![]()
同年6月,甜啦啦也加碼甘蔗飲品布局,選用福建綠皮甘蔗,融入馬蹄顆粒與椰漿牛乳,推出清甜爽口、清爽解膩的區域限定飲品“甘蔗馬蹄白月光”。
![]()
今年以來,各大茶飲品牌進一步加大“甘蔗飲品”的布局力度。
今年4月,快樂檸檬以薄荷綠茶為茶底,搭配甘蔗汁,加入Q彈晶凍及新鮮檸檬,推出“甘蔗泰綠檸”,被粉絲評價“超涼超上頭”。
6月,霸王茶姬現萃門店推出武夷大紅袍系列新品“大紅袍蔗檸茶”,融入甘蔗元素——以武夷山大紅袍為茶底,結合NFC甘蔗汁、香水檸檬及椰蓉成分研發而成,整體清爽解膩、冰爽感十足,被網友稱為“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
7月,M Stand以“酸味先行,甜味后調”為賣點,推出系列甘蔗飲品,如濃縮咖啡混合青芒、甘蔗汁、氣泡水的“青芒甘蔗氣泡美式”,以及由酸甜青芒、清甜甘蔗汁和爽冽氣泡水組成的“青芒甘蔗氣泡特飲”等。
![]()
2、甘蔗專門店悄然起勢,有品牌門店突破100+
在茶飲連鎖品牌發力甘蔗飲品的同時,不少創業者將甘蔗與專門店模式相結合,以甘蔗飲品為突破口,在茶飲市場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廣州品牌“敢蔗gogoin甘蔗鮮果茶”主打“純蔗基,輕養生”路線。目前,其已在廣州開設多家門店。
門店精選廣州本土黃玉果蔗,嚴格遵循“揀、搓、刷、砍、沖、榨”六步工藝,將甘蔗與牛乳、檸檬、山藥、藍莓等食材融合,打造出檸檬黃玉蔗、冷萃玫瑰黃玉蔗、現煮藍莓山藥牛乳蔗等甘蔗飲品系列。
![]()
同樣位于廣州的“樂喝喝?潮汕甘蔗冰”走“飲品+潮汕小吃”路線,以甘蔗冰為招牌產品。
樂喝喝將細膩冰沙與清甜甘蔗汁充分融合,消費者還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貓耳朵、芋絲、爆珠等小料,吸引了眾多顧客。
其他地區也涌現出不少主打甘蔗飲品的區域品牌。例如蘇州品牌“麥甘蔗”,圍繞新鮮現榨甘蔗延伸出神仙水、糖水、冰漿、鴛鴦、甘蔗五大系列,所有產品僅提供“自然甜”一種甜度選項。
這家僅40平米的小店,在試營業期間便登頂當地大眾點評熱門榜第一名。
![]()
而在所有甘蔗飲品品牌中,增速最快的當屬廣州佛山的“爆蔗”。
該品牌將佛山特色與潮汕小眾水果結合,去年快速擴張門店,目前門店數量已突破100家。其創始人直言,目標是在2026年突破300家門店。
![]()
02■
從小眾水果到頂流原料,
甘蔗飲如何讓茶飲品牌集體 “上頭”?
從曾經的季節性小眾水果,到如今成為茶飲品牌爭相押注的頂流原料,甘蔗飲的爆發并非偶然。
它憑借天然屬性、場景適配性與市場差異化潛力,精準戳中了新茶飲行業的痛點與消費者需求,讓品牌集體 “上頭”。
首先,市場需求龐大且增量顯著。
近年來甘蔗消費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抖音平臺甘蔗相關話題曝光量已達200億次,且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小紅書平臺甘蔗相關種草筆記數量突破百萬篇,內容體量持續攀升。
![]()
市場規模的擴容印證了需求端的強勁勢頭。2024年中國甘蔗市場容量達1141.33億元人民幣,全球市場容量達4552.56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保持高位。
如此龐大的市場增量,為甘蔗飲品賽道爆發提供了充足的增長勢能。
以區域品牌"爆蔗"為例,該品牌依托佛山本土優勢,短短數年內實現門店數量從零到百家的突破,創始人更提出"2026年門店規模突破300家"的戰略目標。
這一案例既印證了甘蔗飲品市場的巨大潛力,也揭示出行業正處于長期且充滿挑戰的擴張周期——機遇與深耕并存,需以系統性布局應對市場考驗。
其次,天然健康屬性精準契合消費升級核心需求。
在“減糖”與“控糖”成為主流健康趨勢的背景下,甘蔗所含的“自然糖”反而成為差異化賣點。
甘蔗本身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類物質,其天然糖分不僅甜度高,且熱量顯著低于人工添加糖漿,無需額外添加代糖或糖漿即可賦予飲品清甜口感。
基于此,眾多茶飲門店以“不額外添加蔗糖”為核心賣點,精準迎合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訴求。
![]()
此外,傳統認知中甘蔗具有“清熱潤燥”的功效,與茅根、馬蹄、竹蔗等藥食同源食材搭配后,進一步強化了“輕養生”標簽,契合現代消費者對功能性飲品的期待。
最后,品類新鮮感強,產品延展性突出。
相較于檸檬、芒果、草莓等高度飽和的常規水果原料,甘蔗作為茶飲領域的“新興品類”,天然具備差異化吸引力,易激發消費者嘗鮮心理。
其應用場景亦呈現多元化特征:既可作為單一基底(如純甘蔗汁),又能與茶底、水果、牛乳等復合搭配,構建豐富產品矩陣。
例如,M Stand推出的“青芒甘蔗氣泡美式”,通過甘蔗甜味中和咖啡苦澀,創造層次感鮮明的新口感;
區域品牌“爆蔗”則創新性地將甘蔗與潮汕黃皮、油柑等小眾水果結合,打造“地域限定”產品系列,強化稀缺價值。
03■
從“童年味道”到“網紅頂流”
甘蔗如何翻身?
若說誰對甘蔗增量挖掘最為深入,應該屬于甘蔗專門店品牌們。
這些專門店憑借對甘蔗特性的深度挖掘、創新的產品組合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成功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中嶄露頭角。
從它們身上,能看到行業探索如何一步步挖掘并賦予甘蔗茶更大商業能力。
1、賣點呈現上,主打現榨現打,突出甘蔗的天然性。
甘蔗專門店設置了專門的甘蔗現榨區,工作人員身著白色工作服,現場為顧客展示甘蔗的清洗、切割和榨汁過程。
在敢蔗 gogoin 甘蔗鮮果茶店,你常常能看見一位身著綠色短袖、頭戴淺色帽子、佩戴藍色手套并系著淺色圍裙的工作人員,他雙手舉著一根長長的甘蔗,將其伸向一臺榨汁機,進行榨汁操作。
![]()
門店內“一整杯天然”“無色無味 無香精 無色素 無防腐劑”“功夫不負有心蔗”等核心關鍵詞也隨處可見。
再如麥甘蔗店內甘蔗元素隨處可見,其中央是甘蔗造型的環形點單吧臺和飲品制作區。
![]()
為此它們的核心賣點也相當明確,主打“甘蔗天然養生、無添加”綠色健康的屬性。
如敢蔗gogoin主打“純蔗基,輕養生”,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奶精、防腐劑和增稠劑,走天然健康的路線;
麥甘蔗則以綠色的主色調傳遞出自然、健康的品牌調性;敢蔗打出“節節高升”的標語,放大甘蔗的美好寓意
2、在產品打造上,圍繞現榨甘蔗,搭配手工工藝,融合各式食材,構建甘蔗飲矩陣。
例如敢蔗gogoin選用廣州本土黃玉果蔗,嚴格遵循 “揀、搓、刷、砍、沖、榨” 六步工藝,將甘蔗與牛乳、檸檬、玫瑰等食材融合,打造出了檸檬黃玉蔗、冷萃玫瑰黃玉蔗、現煮藍莓山藥牛乳蔗等特色甘蔗飲品系列。
![]()
而麥甘蔗則圍繞新鮮現榨甘蔗延伸出甘蔗汁、甘蔗冰、甘蔗凍等多種產品形態,并以此構建了神仙水、糖水、冰漿、鴛鴦和甘蔗五大飲品系列。
其中,招牌產品 “神仙水” 由現榨甘蔗汁融合茉莉茶湯制成,入口清甜不膩,冰涼回甘;糖水系列以甘蔗冰或銀耳湯為基底,可自選搭配 3 種以上小料;
冰漿系列將甘蔗冰與青瓜、云糯等食材結合,口感清爽;甘蔗系列有甘蔗鮮乳、甘蔗檸檬等產品,突出甘蔗的原汁原味。
![]()
爆蔗則將甘蔗與油柑、黃皮、橄欖、芭樂等嶺南、潮汕地區的小眾水果結合,主打新鮮現榨,有招牌甘蔗冰系列,如芒果甘蔗冰、草莓甘蔗冰和老鹽菠蘿甘蔗冰等,還有甘蔗生椰拿鐵等特色飲品。
![]()
3、門店方面,以綠色為主色調,甘蔗元素隨處可見。
綠色是甘蔗的代表色,甘蔗專門門店整體以綠色為主基調,營造出綠油油、小清新的氛圍。
除了綠色,有些門店還會搭配一些自然色系,如棕色、木色等,通過色系搭配營造出溫馨氛圍。
為了讓顧客一進店就能感受到濃郁的甘蔗主題氛圍,店內會擺放甘蔗實物或使用甘蔗相關的裝飾品等。
小結:
200 億流量加持、百店品牌涌現,甘蔗飲的火,燒透了茶飲市場的新藍海。
但熱鬧背后更該看到:敢蔗的六步工藝守住了品質底線,麥甘蔗的 “自然甜” 踩中了健康需求,爆蔗的區域水果融合玩出了差異化。
這意味著,茶飲賽道的下一個機會,藏在對傳統食材的現代性重構里。
當甘蔗都能從 “童年回憶” 變成 “打卡頂流”,或許給所有餐飲人的啟示是:沒有過時的食材,只有沒挖透的價值。
作者 | 小貝
出品 | 餐飲O2O
2025/8/29-30日兩天兩夜,萬店連鎖絕味核心操盤手蔣興洲,在上海中歐商學院,深度解構加盟商自治的底層邏輯,“三會三體三金”賦能頭部品牌構建“能打硬仗、穿越周期”的加盟新生態體系。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加微canyinjun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