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散步途中,寫了一篇碎碎念,大意是40多歲的家長,不能再因為孩子學習問題生氣了。
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原來我們都一樣啊。
01
放假有半個多月了,跟娃吵了兩次。
這個頻率跟大多數家長相比,應該是很低了,但是就這兩次爭吵,都把我氣得快噶了。
兩次爭吵的原因都是因為學習,而且理由出奇地一致,那就是:
孩子太磨蹭,說要學習但時間過去了兩三個小時還沒行動。
忍無可忍時,情緒就爆發了,提高分貝呵斥,孩子顛倒黑白的甩鍋。
然后,就引發一場我批評他,他據理力爭和反叛刻薄的回擊。
一邊無奈絕望,一邊修復回血,感覺自己每天不是在養娃,而是在修仙。
半個月吵了兩次,除了無奈和悲傷,還有就是自己的身體發出的信號:
疲憊到無力,胸悶,心臟疼,頭暈頭疼。感覺分分鐘要猝的節奏。
![]()
我在想,像這樣懂心理學和教育的媽媽,尚且在孩子對抗和刺毛時,還有點吃不消。
那些不太具備自我療愈的家長,該有多煎熬和焦慮,日子該多難熬啊。
家長不是萬能的,尤其是中年家長太難了,上有老,下有小,要賺錢養家,面對生活中的一地幺蛾子,還要強撐著搞娃。
要是撐不住,就歇歇吧,沒必要拿一心為孩子好而綁架自己,透支自己的心力。
作為
80后的家長,已經吃盡了生活的苦,真的不能再因為孩子學習而氣急敗壞和悲傷欲絕了。
02
在我咨詢的過程中,也有家長跟我說:
看了很多心理育兒書,啥道理都懂,也知道不能跟孩子較真,不能發脾氣,遇事退一退。
可是一遇到孩子不聽話,刺毛,給孩子的建議孩子不聽,就忍不住想去糾正他。
生怕孩子走上彎路,也害怕孩子因為走錯了路,有了挫敗孩子受不了打擊。
我能理解家長拼了全力,也想對孩子好的心。
但是,有時候家長并不是全能的。即便家長說的是對的,道理是無比犀利,經驗是寶貴和正確的。
但孩子不聽,家長所有的力氣都無疑是拳頭打在棉花上。
除了給家長搞崩潰,弄得氣急敗壞,孩子根本沒聽進去一句,反而是家長讓往東,孩子偏要往西。
![]()
甚至孩子還會甩鍋:
都是你們這樣逼我,天天罵我,管我,我才會變成這樣。都怪你們。
我不學習關你什么事?我以后考不上好大學,是我的事,我自己能接受;
我以后過得好不好,不需要你們管,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活不下去也是你們逼的。
當父母對孩子所有的好,都成為孩子反抗和刻薄的借口,真不如不管。
尊重孩子的命運,能管的管,不能管的不管,這是為人父母的慈悲。
03
也有家長說,不管孩子能行嗎?
我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沉迷游戲,顛倒黑白,浪費的不是他的人生嗎?
我看著孩子早戀,無心學習,跟著亂七八糟的人瞎混,不管能行嗎?
孩子整天想著出去玩,書都不摸一下,不管會更擺爛的!
家長的這些管孩子的理由,每一個都很充分,無可辯駁和質疑。
但是,請思考另一個問題:
管住了嗎?干預有效果嗎?孩子聽了嗎?
我想孩子不僅沒有聽,反而更變本加厲了。
完全不管孩子,我覺得不行,但管不了硬管,我覺得更不行。
管孩子的一個優先理念是:
家長想要給孩子一瓢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
![]()
可是大部分家長自己只有一瓢水,非得想給孩子一桶水,結果把自己搞崩潰了,體力和精力也嚴重透支了。
只剩下唉聲嘆氣和每天氣得死去活來,欲語淚先流的無奈。
像我在跟孩子爭吵兩次后,我就開始后退再后退,看不慣的不看,管不了的不管。
孩子愿意讓我管的,我就提醒下,但聽不聽全隨孩子。
磨蹭也好,拖拉也好,學習不專注,學習時長不夠,從本質上來說不是我的事,是家孩子自己要負責的課題。
別搞得孩子不急,家長急,當家長的焦慮和對學習的訴求高于孩子時,關系就注定會崩塌,焦慮注定會爆棚。
讓家長回歸自己,人到中年,不易啊,少生氣,多后退,先保命,再管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