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人鄭直曾寫下《我所警惕的新聞敘述方式》,批評《三聯生活周刊》以上帝視角記述4名教師投毒案。那些以上帝視角來解釋天水所有疑點的人,所犯的錯誤比三聯大得多。
前文回顧:
天水鉛與鉛尋,給了全民一個福爾摩斯的機會。
昨天開始,很多人宣布已經破案了。
他們都是一群聰明人,有著上帝的視角,宣稱從官方通報的層層矛盾中,略作一些修正,就發現了鉛中毒的真相。
他們說,自己能解釋所有疑點;他們說真相就是這個樣子;他們說,多數質疑毫無價值。
他們開始最高級的洗地。
1
我們先看官方通報的說法:
經公安機關偵查,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要求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3日凌晨,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天水市麥積區聯合工作組發現,褐石培心幼兒園兩份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這里一個大的問題是:彩繪顏料有強制性的含鉛標準,不能超過90毫克/千克,所以無論加入多少彩繪顏料到食品中,都不可能達到1340毫克/千克的標準。、
另外,彩繪顏料有異味,摻入會難以下咽。
最初的福爾摩斯是有科普博主承擔的。他們用中鉻黃(主要成分是鉻酸鉛)加入面團進行試驗,發現的確可以變黃,而中洛黃的含鉛量高,可以與面團混合到1340毫克/千克的含鉛標準。
有點小缺陷的地方是,達到1340毫克/千克的時候并沒有那么黃。
他咀嚼了幾下含鉛食品就吐掉漱口,說因為加了糖,所以吃起來和饅頭的味道差不多。只有回甘時有點異味,但不敏感的人可能注意不到。
但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有異樣的感覺,舌頭根部很干燥。
差不多就是這樣。這個時候都還是正常的。
然后很多自媒體開始發揮,說真相就是:幼兒園錯買了中鉻黃,它比食用色素便宜很多,官方通報錯把工業顏料說成了彩繪顏料……
一切似乎都解釋通了。
但是,并沒有解釋,如果咀嚼兩口吐出漱口,一小時后就能感覺到明顯的麻木與異樣感覺,長期當飯吃會察覺不出問題?
如果說,幼兒比較大條,但很多幼兒園老師也鉛中毒,他們也無感覺嗎?
而且,中洛黃中含有六價鉻,這東西會比鉛更早要走你的健康甚至生命。但所有的解釋在此都很模糊。
![]()
另外,那綠色和紅色的添加劑又是什么?有對應的高含鉛無異味顏料?如果說紅、綠是正常色素,那采購員是如何采購的?即便不在同一家商鋪購買,價格的巨大差異不能令采購員有所疑惑嗎?
更何況,中洛黃包裝上明確標注“不可食用”,都看不到嗎?舌根麻木的師生們沒有一個人會做此聯想嗎?
2
即便官方通報沒有顯在的矛盾,質疑仍有合法性。畢竟天水2006年發生大規模鉛中毒事件,源頭就在距離幼兒園數百米之遙的鉛廠。
現在倒好了,因為官方通報有了明顯的矛盾,自媒體博主們把這個矛盾部分圓了回來,就宣稱發現了真相。
這當然算最高級的洗地。有人甚至連幼兒園從上到下怎么分工都能還原出來,這真是太聰明了…
事實糾偏,要調查組來說明。不能你跳出來說:調查組說的不對,只是有個失誤,我給他糾正一下就是事實了…這涉及調查組拒不回應質疑時,媒體與意見領袖的最基本倫理。
曾有一樁著名的媒體公案:2001年5月,湖北鐘祥市賀集二中發生136名師生食物中毒案,警方稱通過測謊儀鎖定4名教師為嫌疑人,媒體隨即發布“案件告破”新聞。后來證實這是一起冤假錯案。
媒體人鄭直寫下《我所警惕的新聞敘述方式》,批評三聯生活周刊以上帝視角記述4名教師投毒案。
那些以上帝視角來解釋天水所有疑點的人,所犯的錯誤比三聯大得多。
這有點像警方說4教師投毒了,但在毒物來源有明顯矛盾。這些人跳出來說,五公里外有一家賣老鼠藥的,4個教師有可能是從那里買的,警方只是還沒注意到此…所以只要將這家老鼠藥店納入視野,一切都可以解釋清楚了。
這不是洗地嗎?
主觀上可能沒有,客觀上就是。
已開快捷轉載,文章可自由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