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金融時報》最新消息,芯片巨頭英偉達 (Nvidia) 計劃最早在今年9月推出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同時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 (Jensen Huang) 將訪問中國,以重申對這一關鍵市場的長期承諾。
新芯片"閹割版"設計應對出口管制
知情人士透露,這款新芯片本質上是英偉達現有 Blackwell RTX Pro 6000 處理器的改良版本,專門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 收緊的出口管制規定進行了調整。
為符合美方要求,該產品將移除最先進的核心技術,包括高帶寬內存 (HBM) 和用于提升數據傳輸速度的 NVLink 互連技術。這種"閹割版"設計雖然在性能上有所妥協,但能夠繞過美國的技術封鎖。
黃仁勛將與中國高層會面
熟悉黃仁勛行程的消息人士表示,他計劃在出席下周三開始的北京國際供應鏈博覽會期間,與中國政府高層領導人舉行會談。
值得關注的是,黃仁勛正在尋求與中國總理李強的會談機會,這將是他迄今為止會見的最高級別中國官員。此外,他還計劃與副總理何立峰再次會面——兩人曾在今年4月的訪華行程中進行過討論。
不過消息人士也提醒,具體的會面日程尚未最終確定,仍需中方的批準。
市值破4萬億美元背后的焦慮
就在本周三,英偉達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這一里程碑式成就凸顯了市場對AI技術的狂熱追捧。
然而,成功背后也有焦慮。黃仁勛此前在臺灣 Computex 科技展上毫不掩飾地批評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是"失敗的",并透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四年前的95%暴跌至50%。
"這些管制反而激勵了中國公司加速開發自主AI產品,"黃仁勛坦言。面對可能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AI市場,英偉達顯然不愿輕易放棄。
中國客戶的兩難選擇
盡管新芯片的性能無法與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的頂級產品相比,但據消息人士稱,英偉達在華客戶仍對大量采購表現出興趣。
原因很現實:從英偉達的 Cuda 軟件系統轉向其他技術平臺會顯著增加運營成本,這讓很多企業在短期內難以"斷奶"。
不過,政策不確定性也讓中國客戶日益擔憂。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在內的科技巨頭,都在積極測試本土芯片廠商的替代產品,為可能的"去英偉達化"做準備。
謹慎的發布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對新產品的發布顯得格外謹慎。消息人士透露,公司正在尋求特朗普政府的明確保證,確保新芯片不會因違反出口限制而在推出后不久就被禁止銷售。
這種擔憂并非沒有先例。英偉達此前的產品 H20 在4月遭到實際禁止,導致公司不得不進行55億美元的減記。
171億美元市場的得失
對英偉達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公司2025財年年度報告,中國是其第四大市場,收入基礎達171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13%。
在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的背景下,英偉達正努力在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和維護關鍵海外市場之間尋找平衡。黃仁勛此次訪華,無疑是在向中國市場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便面臨重重阻礙,英偉達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肥肉"。
英偉達官方對此次中國定制芯片計劃拒絕置評,但發言人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開發者群體之一,每一個應用都應該在美國AI技術棧上運行得最好。"
這場圍繞AI芯片的"貓鼠游戲"還將如何演變,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由「AI 范兒」出品
我每天都在更新,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對你有用,
那我們就加個關注、交個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