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李云飛這次直面兩大“風暴眼”的回應,信息量不小,態度也夠硬。作為關注行業的博主,我來聊聊我的看法,回應核心就兩點:技術路線選擇有據可依,惡意攻擊就該硬氣回擊!
1. 關于“常壓油箱”:技術探索的必經之路,別急著扣帽子!
合規是底線:回應明確說了,2021-2023年用常壓油箱的方案,是符合當時法規要求的。法規是紅線,合規就是合法合理。揪著合規方案說事,本身就站不住腳。
技術迭代是常態:PHEV技術在中國發展迅猛,早期探索多種技術路線很正常。常壓油箱方案是特定階段的選擇,后來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解決發動機定期啟動的抱怨),比亞迪主動全面切換了高壓油箱。這恰恰說明了技術是在不斷進步和優化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非個例現象:特別指出浙江某頭部車企也曾用類似方案,這點很關鍵。這說明常壓油箱方案在當時并非比亞迪“獨門秘籍”,而是行業在特定發展階段的一種可行性選擇。既然大家都在探索,拿這個單一技術點去否定一個企業的合規性,甚至上升到道德層面,是不是有點“雙標”了?
2. 關于“車圈恒大”:惡意舉報,該亮劍時就亮劍!
調查結果就是清白證明:河北某車企的“高負債”、“財務造假”、“車圈恒大”等指控,經過深交所、港交所、國家監管部門的詳細調查,結論是“沒問題”!官方的調查結論就是最有力的背書。惡意舉報不僅浪費公共資源,更嚴重傷害企業聲譽。
歡迎監督 ≠ 接受抹黑:李云飛總說得很清楚:歡迎同行正當監督,這格局是有的。但“惡意舉報、拉幫結派、詆毀抹黑”這種下三路的手段,就是赤裸裸的不正當競爭!對這種行為,比亞迪選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我舉雙手贊成!行業要進步,競爭要光明正大,靠潑臟水贏不了市場,更贏不了尊重。
看完這份回應,我覺得比亞迪的邏輯是清晰的,底氣是足的。技術路線的選擇有時代背景和法規依據,惡意攻擊也拿出了監管調查的“免檢金牌”來回應。
作為一名博主,我更想說的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到今天不容易!
從燃油時代的追趕,到新能源時代的局部領先,是無數中國品牌(包括比亞迪和它的同行們)共同努力、持續投入的結果。PHEV技術標準能走到世界前列,更是行業集體智慧的體現。
競爭不可避免,但底線不能丟!
可以比產品、比技術、比服務,這才是良性競爭,才能共同推動行業進步。動不動就搞“輿論綁架”、惡意中傷,消耗的是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最終損害的是所有中國品牌的利益。
希望經歷這次風波,大家能把精力放回正道上:好好造車,用心服務用戶,一起把中國汽車這塊招牌擦得更亮!團結,才是中國汽車走向星辰大海的正途!
下圖為比亞迪李云飛回應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