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走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創新模式、規范診療、凝聚各方,展望“天下無肥”之愿景。
撰文:醫學界編輯部
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作為慢性疾病中的獨立病種及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癥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1]。
基于此,體重管理勢在必行。2024年國家衛健委等16部門聯合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各大醫院也紛紛設立“減重中心/門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2017年12月就成立了肥胖診療中心,此次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于2024年10月成立體重管理中心,成為湖北省首批設立體重管理中心的示范單位。
這家示范單位有何建樹?為體重管理帶來哪些借鑒?未來有何目標愿景?探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為我們打開新視野。
打破傳統診療局限性
建立“全周期、全流程、全覆蓋、全學科”新模式
目前,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突破傳統以疾病治療為核心的診療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建立全周期、全流程、全學科、全覆蓋的“四全”體重管理服務模式。
全學科支撐:建立完整的MDT多學科診療體系,依托臨床營養科、內分泌科、減重代謝外科建立“3+X”體重管理平臺,依托醫學營養減重、外科手術減重,腸道菌群移植減重,內鏡下支架置入減重及藥物減重開展“5+X”綜合體重管理,匯聚了臨床營養科、內分泌內科、肝膽胰外科、中醫科、骨科康復科、兒科、老年醫學科、婦科、產科、綜合醫療科、體檢中心等10余個學科的專家,采取專科門診和多學科門診相結合的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科學化、個性化、可依從、可持續的適配減重方案。
全流程管理:體重管理多學科診療門診以“安全、有效、可持續”為目標,加強遠程指導及隨訪管理,通過動態監測患者各項指標,定期隨訪調整方案,為減重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預,幫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實現理想體重的長期維持,實現監測、評估、干預、隨訪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全周期服務: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堅持覆蓋全生命周期,提高體重精準管理水平。兒童體重管理方面,兒科門診設置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并設有兒童內分泌專科門診、矮小性早熟專病門診,以及營養、語言、運動、睡眠和發育專病門診,看診1500余例矮小、消瘦及肥胖兒童,開展生長發育相關科普義診100余次,受益人群近2萬,省內影響力不斷擴大。老年人體重管理方面,形成“精準干預+全程照護”特色模式,建立“營養評估-代謝監測-中醫體質辨識”三位一體篩查體系,并針對不同BMI區間匹配膳食調控、八段錦運動處方、代謝調理及家庭健康管家服務,同時依托多學科協作團隊制定個性化慢病老年體重管理方案,實現老年肥胖患者體脂達標率提升37%,相關代謝指標改善率達45%,形成可推廣的中南老年體重管理模式。
全人群覆蓋:采用分階梯治療模式,注重精準施治,根據患者BMI指數精準分層、分級干預,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減重方案。針對體重超標的人群量身定制“飲食+運動”的治療方案,輕度肥胖患者可結合藥物輔助治療;針對輕、中度肥胖患者在省內率先開展內鏡減重手術,制定了以內鏡手術為主、輔以術后體脂管理的綜合治療體系;對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可常規開展國內外指南中推薦的前沿安全手術。目前已成功實施3000余例減重與代謝手術。
成功救治湖北“第一胖”
多學科規范化診療深耕多年
實際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體重管理工作已深耕多年。早在2013年就開展了減重與代謝手術,2017年率先設立體重管理門診,2018年建成湖北省首家肥胖癥與代謝病外科中心,2024年10月升級成立體重管理中心。
其中,2020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為體重超過600斤且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湖北第一胖”成功實施多學科診治和減重與代謝手術,刷新了湖北省在該領域的救治記錄。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務處李錕處長回憶起這一“驚心動魄”的案例:2020年,一位26歲、身高1.75米的患者在疫情期間體重飆升至556斤,出現呼吸困難、心衰等癥狀。6月1日被緊急送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經多學科會診后轉入ICU治療。6月11日病情穩定后,患者在院內開始減重訓練和飲食控制,兩個月內體重下降60斤,心肺功能逐漸恢復并具備手術條件。因患者體重過大,醫院為此特制了手術器械與可調節手術臺。8月3日,歷經6小時的復雜高難度手術,成功將胃容積縮減了80%。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一年內體重降至300斤,身體狀況顯著改善并定期復查。目前患者在醫護團隊指導下持續進行康復訓練,逐步回歸正常生活。“這一成功救治案例離不開多方的指導支持以及多個學科緊密而規范的診療合作。”李錕處長總結道。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減重代謝外科主任李震教授指出:從“湖北第一胖”這種典型病例到普通患者的診療,臨床需要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在MDT多學科體系之下,合理決策分級診療標準與資源分配邏輯。例如,對于超級肥胖且合并嚴重并發癥的患者,手術是優先選擇,如“湖北第一胖”需集中資源救治。中度肥胖合并代謝疾病的患者,優先應用藥物和生活方式干預,若3個月效果不佳則評估手術指征。輕度肥胖或無代謝異常的患者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此外,重癥患者考慮優先分配資源,包括定制器械、多學科協作及術后隨訪等,普通患者則按病情需求合理分配資源。其中,長期隨訪與管理對所有患者都至關重要。MDT團隊通過討論制定個性化方案,優化資源使用效率,助力患者獲最佳治療效果。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代喆教授則基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社會審美焦慮與醫學指征的邊界”這一問題提出了觀察和思考:“在醫學層面,超重/肥胖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但我們觀察到,在尋求外科減重治療的患者中,女性占比達60%-70%以上,其中在無明顯的內臟脂肪沉積的手術患者中,有80%為女性,這表明女性對于減重的外形改變需求更高。”
代喆教授補充道:“我們曾接診過一位BMI約26kg/m2的女性患者。出于體重焦慮心態,患者想尋求快速的減重手術治療,但并不符合手術指征,也一度拒絕周期較長但安全可靠的醫學營養減重方案。經MDT團隊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調整審美觀念后,患者接受以增肌減脂為目標的醫學營養減重方案,6個月后體脂率從35%降至25%左右,焦慮情緒也明顯得到緩解。”
為幫助廣大患者進行科學的體重管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制定了規范的診療流程。“當患者主觀認為自己肥胖,而客觀指標并未超標時,我們首先會接納患者的想法,并進行多維度判定。通過人體成分檢測、肝臟彈性彩超、內臟脂肪MRI定量分析,血糖、血脂等客觀指標進行判斷。若所有指標正常,我們會向患者普及正常體重判定標準,引導其建立健康體重觀念,鼓勵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總之,在減重過程中,我們要從多維度維護患者整體狀況,幫助患者正確認知體重,采用正確減重方式,從而實現減重目標并長期維持正常體重,提升患者幸福感。”代喆教授總結道。
凝聚各界之力
愿景“天下無肥”
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開設體重管理中心以來,半年累計接診超3000人次,而接診量在兩會后環比增長10%。李錕處長認為,在公共衛生推動下,更多人開始認識到肥胖是影響健康的醫學問題,繼而主動求醫,促使就診量增長。另一方面,全國的醫療系統也更加重視這一領域,積極設立體重門診,構建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希望為廣大患者帶來健康福祉。
不過目前我國的體重管理也存在著一些挑戰,例如:體重管理診療體系、診療標準仍待進一步完善,以達到更科學、規范、同質化水平;基層醫療能力和大眾意識亟待進一步提高;治療手段的可及性受限于藥物價格、供應及手術條件,待進一步提高;患者依從性較差且缺乏有效的長期隨訪管理等。
但困境之中亦孕育著希望,社會各界正逐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李錕處長表示:“我們的應對策略涵蓋:加強宣傳教育以提高全民認知、消除偏見;提供臨床證據,助力細化診療標準;進一步輻射基層,與基層機構分工協作;加大院內科學研究支持;建立長期隨訪管理機制以保障患者依從性與長期療效。通過這些舉措,有望促進體重管理診療體系的完善,為肥胖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患者健康。”
未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會將這些優秀經驗和模式進一步推廣和升華,著手制定相關標準或指南,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同時,醫院著眼于從“體重管理”向“健康管理”拓展,致力于提升人的整體健康水平。更長遠的目標是發展到“生命管理”,實現對生命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天下無肥”將成為醫院不懈追求的愿景和目標,持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全面的服務。
結語
超重/肥胖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作為湖北省首批體重管理示范單位,創新“四全”模式,整合多學科資源,為患者提供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醫院在體重管理領域深耕多年,成功救治湖北“第一胖”,并積極應對挑戰,推廣優秀經驗和模式,著手制定相關標準或指南。未來,醫院將從體重管理拓展到健康管理,最終實現生命管理的愿景,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推動“天下無肥”目標的實現,引領體重管理行業不斷向前發展,惠及更多大眾。
專家簡介
![]()
李 錕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導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務處處長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
感染性疾病精準防控與診治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武漢醫學會普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武漢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消融治療技術培訓基地(湖北)主任
湖北省醫院協會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湖北省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CSCO腫瘤消融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專家簡介
![]()
代喆
內分泌代謝專業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臨床營養科副主任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校友會成員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青年委員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糖尿病分會常委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基層衛生人才工作委員會常務學術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分會常委
湖北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生活方式醫學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湖北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青年學組副組長
武漢市內分泌學會肥胖學組副組長
湖北省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病分會委員
湖北省省級重點專科評審專家,武漢市市級重點專科評審專家
湖北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美國芝加哥大學,德州大學及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專家簡介
![]()
李震
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法國醫學博士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科副主任
肥胖癥與代謝病外科中心副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外科學專家委員會減重與代謝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代謝病外科專家工作組專家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減重外科學組青年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減重與代謝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湖北省減重與代謝外科質量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兼委員(主委單位)
湖北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減重與代謝外科學組秘書兼組員(組長單位)
武漢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減重代謝外科學組成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2項
發表SCI論文15篇
2011年赴法國洛林大學附屬Brabois醫院進行高級專科醫師培訓,專攻外科機器人手術和減重手術,獲得2013年法國肥胖癥外科協會(SOFFCO-MM)優秀青年醫師獎
參考文獻:
[1]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
“此文僅用于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