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哥筆記
作者:李成東
東哥筆記175期:
“軟肋”這個詞,我是從疫情中學來的,且深刻的被震撼了一次。
![]()
如果中國的軟肋是出口,那么美國的軟肋是國債嗎?
一篇文章不夠,我將分上下兩篇文章說說自己的看法。
中國2024年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40%(出口占GDP比重近20%),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25%)及美日等發達國家。2024年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30.3%,創1998年以來新高。
中國制造業貢獻了1億多就業,創造了3.58萬億美元出口,近1萬億美元順差。出口賺了錢,才有更多的產業投資,有更多的消費。出口帶動的就業(如制造業和服務業崗位)一旦萎縮,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如果外貿這個發動機熄火了,那經濟算是徹底熄火了。
所以說“出口”就是中國的軟肋,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就是為什么川普篤定把中國的關稅加到54%,甚至更高,那么中國一定要認慫求饒的判斷依據。這也是墨西哥和越南立馬跪地求饒的直接原因。
但川普判斷錯誤的是,即便出口是中國的軟肋,但不等于對美國出口是中國的軟肋。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依賴度已遠不如七年前了,占中國出口的14%,以及所有順差的30%。具體可見《要打多久就打多久|東哥筆記》一文,有詳細數據分析。何況中國的軟肋還真未必是出口。
![]()
中國的軟肋是什么?
![]()
中國的軟肋不是出口,中國真正的軟肋是企業家信心。
大家都知道過去的幾年中國經濟經歷了特別大的困難。雖然GDP增長平穩,但在就業和收入側,老百姓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以至于居民儲蓄率飆升至43.4%,還80%都存了定期,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大家都儲蓄了,進而又影響了消費,消費不旺,通縮環境下,企業就更加沒有信心投資,導致更多失業。
![]()
前天我看東哥電商群里有人發了一個EMBA開學季的PPT總結“民營經濟萎縮是導致就業形勢緊張的主因”,大概總結了20種民企老板潤了,跑了、倒閉了的原因。真是個人才,具體我就不發了。我發了微博,結果禁言了我15天。雖然平時都是正能量,偶爾一兩句批評,頂多是系統刪除。今天轉發個截圖就被禁言了,說明確實是特別在意對民企待遇的評論。
也就是我政府很清楚,“終于且確實是意識到了民企的信心很敏感很重要。”
![]()
2月18日馬云馬化騰去參會了,3月21日都把司馬南都給罰款禁言了,一套組合拳,說明政策方向十分明顯。外國資本家靠不住,根不在中國,還是要激活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堅定不移的支持民營企業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所以最近才有了最近美團VS京東外賣的大戰,劉強東深入一線送外賣,和外賣配送員一起喝酒的故事。所以從東哥的視角來看,不是京東做外賣業務本身的重要性有多大。因為中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翻篇了,這都是存量市場的大平臺相互角力。因此最最最重要的不是劉強東和外賣配送員喝酒,而是他回來了做業務了。
要知道老劉在疫情這三四年在海外“溜達”是挺無聊的,尤其是見到電商業務影響力日漸下滑,然后把一線高管叫到迪拜開會。說明老劉遠沒有到退休年齡,也不想退休,還是對京東有著很遠大的理想,更不可能看著它在競爭中落敗。那么之前為什么沒有回來呢?說明現在回來沒有問題了,說明現在確實是要搞經濟了,說明不能讓有為的企業家躺平,甚至長期滯留海外不敢回來。
![]()
為什么民營企業家要作為?因為他們掌握了更多資金資源,掌握了先進生產力,又尤其是互聯網科技。
中國的互聯網平臺們掌握大量的資源和資金,是當下最有實力去做投資的。記得在2020年之前互聯網投資還非常旺盛的年份,2019年阿里巴巴投資了800億,30多個項目。騰訊投資了700多億,40多個項目。年年都有,投資規模越來越大,這1500億創造的直接/間接就業得上百萬。加上別的機構投資數千億,所以新增就業是非常可觀,還都是高收入高質量的就業。
那個時候開玩笑都是阿里和騰訊是IPO輪,阿里騰訊就是最好的接盤俠。因為有接盤俠,所以那個時候機構也很大膽,估值給的很高,還有私企老板們給風險投資錢,現在基本就剩下了政府LP了。
不搞投資,互聯網大廠的錢根本花不完。后來就不允許無序擴張了,嚇得大廠們還紛紛主動退出已有的投資。阿里騰訊輪沒有了,接盤俠沒有了,A股也卡了,消費類基本不讓上,退出通道堵死。
這幾年大廠的員工都兢兢業業了,不覺得自己牛逼了,不再計較馬云的“996”了,有機會工作確實是福報。說白了就是跳槽機會少,創業想融資也特別艱難。
錢,流動起來才是錢,不動,大家都很難賺到錢。
所以東哥怎么看美團和京東外賣大戰,只要符合法律法規競爭,我是一萬個大大的支持啊。大廠拿自己的利潤補貼打架,商家受益,騎手受益,還有消費者受益,這有什么不好。上周一個幫外賣平臺拉商家的海豚社會員,就賺了不少錢,在群里發了大包。
另外互聯網大平臺的競爭,也非常有利于創造新消費,刺激消費。這幾年電影票房的數據很難看,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電影票房是怎么迅速的幾年時間就飆升至全球第一了。東哥幫大家回顧一下歷史數據!
2010-202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
2010年:102億元;2011年:131.15億元;2012年:170.73億元;2013年:217.69億元;2014年:296.39億元;2015年:440.69億元;2016年:457.12億元;2017年:559億元;2018年:609億元;2019年:642億元;2020年:204.17億元;2021年:472.58億元;2022年:300.67億元;2023年:549.15億元;2024年:425.02億元
中國電影票房,2011年是一個轉折點,就是2010年開始的千團大戰開始的,一直高歌猛進到2015年團購大戰基本結束。當年四五十塊一張的電影票年輕人根本消費不起,然后團購平臺拿9.9元的電影票作為拉新的手段,最后是把大家看電影的習慣培養起來了。
中國的互聯網大廠們囤積了上萬億的現金,趕緊先花起來,投資AI新業務,投資創業新公司,招聘更多大學生做研發。存那么多錢,又不能下崽。
再給一個大家量化的數據,為什么說明民企的信心是中國更重要的軟肋。
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人民幣存款余額超過315.22萬億,而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60.5萬億元,今年一季度增加9.22萬億元。
和美國一樣,中國財富集中度也非常高,上百萬億的存款屬于少數的富人。以招商銀行的年報數據分析,其零售客戶總數達2.1億戶,而金葵花及以上客戶(資產50萬元以上)僅523.57萬戶,占比2.49%,但這些金葵花及以上客戶,卻管理著14.93萬億元的零售客戶總資產,占全行零售客戶總資產的87.4%。招行是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總的來說確實是中國極少數的人占據了半數以上的存款。
蠢的辦法,是打土豪分田地,按圖索驥搞“遠洋捕撈”,讓更多的企業家躺平,富人移民海外。還有聰明的辦法,讓企業家/老板們更有信心,積極作為起來,相信國家,投資未來。
因為刺激消費,普通老百姓確實不敢消費,大家賺點錢都去存定期了,難以扭轉預期。
美國也是前10%富人持有67.3%的凈資產,股票占其財富主體,貢獻了美國50%的消費。底層50%人群僅擁有2.4%的凈資產,主要依賴房產和政府轉移支付,確實是緊急情況下拿不出500美元。2020年疫情起來的時候,美國政府不發錢,真的會餓死很多人。
有個“涓滴效應”,中國要花錢,得富人先花錢先消費,企業家多投資消費,創造更多新消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道理很簡單,普通老百姓手里沒什么錢,地方政府欠了一屁股錢,外企投資轉向了海外,指望中央財政多幾萬億赤字還不夠填地方的爛坑,增量很有限。
如何撬動民企老板多投資多消費,才能帶來絕對的增量。
![]()
投資靠民企,出口更靠民企
中國經濟起底復蘇,所有的希望都在民營企業家信心上了。
華為,比亞迪,宇樹科技,以及今年deepseek的異軍崛起,讓美股嚇尿了膽。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為撇清川普入職以來的政策影響,美股大跌主要是因為deepseek在1月26日發布了R1版本,打擊了資本對美國科技霸權的信心。這證明了中國民營企業家強,則中國經濟強。
不只是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很牛逼,就是普普通通的商貿民企也很牛。包括大家認為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很容易受到貿易戰沖擊的義烏小商品城。
![]()
上圖是我2023年初年度演講整理的外貿進出口數據,2022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為8776.02億美元,又創造了新高,其中民營企業貢獻的貿易順差達到11549.47億美元,貢獻率達131.6%!國企貢獻貿易順差為-4476.37億美元,外資貢獻貿易順差為1703.92億美元。
![]()
更新一下2024年的中國進出口貢獻比數據,民營企業出口貢獻了2.32萬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4.9%,同比增長8.1%。進口1.1萬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43.1%,同比增長6.2%。貿易順差,民營企業貢獻1.21萬億美元,占全國商品貿易順差(9922億美元)的121.6%。
談中國出口競爭力,義烏市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里補充一下義烏市商務局的16年的進出口數據。
2007-2024年義烏市進出口總額
2007年 129.2億元;2008年129.8元;2009年145.5億元;2010年212.4億元;2011年255.2億元;2012年590億元;2013年1535.3億元;2014年1981.8億元;2015年2112.2億元;2016年2229.5億元;2017年 2339.6億;2018年 2560.0億元;2019年 2867.9億;2020年 3129.5億;2021年 3903.05億;2022年 4788億;2023年 5660.5億;2024年6689.3億;2025年預計突破7500億!
根據2024年全球貿易數據綜合分析,全年貨物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國家(地區)有30個,也就是2025年浙江義烏市能排進全球進出口前三十名。一個義烏市,2024年貿易順差700億美元能排進全球前10,超過澳大利亞,和日本韓國一個水平。
2008年次貸危機,2016-2017年是歐債危機,2018年川普貿易戰,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但義烏市的出口一直都是屢創新高,而且經常是在危機之后大幅跳漲。所以中國的民營企業老板是很牛逼的。牛逼的人,從來不抱怨大環境。義烏的進出口,一直都很好,且越來越好!
你只要不去為難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打造一個良好的穩定的確定的營商環境,他們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能力是極強的,根本就不必擔心美國的關稅貿易戰。
我在2024年11月川普當選的時候就寫過,為什么更愿意川普當選,就是有助于內部團結,減少內部瞎折騰。再考慮到川普是老熟人了,吃一塹長一智,特朗普上臺前,中國就打起了萬分警惕,所以從去年9月24日拉升股市,釋放一波利好民企信心。
既然是百年未變之大變局,是美帝國和新興帝國崛起的敵我生死斗爭,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那么必須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就很重要,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我們的民企,我們必須集中一切資源和力量對付瘋王特朗普的極端施壓。
因為投降是死路一條,現在是“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我們的軟肋,非但沒有被打擊,因為川普上臺得到了重視得到了拯救。顯然美國想錯了,且大錯特錯,還適得其反!
劉強東回歸互聯網舞臺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那么美國的軟肋是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