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交關稅就直接給美國財政部打錢?特朗普終極目標曝光,他跟強盜有啥兩樣?關注我,咱們慢慢聊。
4月9號,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全球資本市場再次迎來大震蕩。但從方案公布到現在,只有中國選擇了抗爭,越南、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則排隊向特朗普宣誓效忠。
他們原本以為跟美國談好零關稅就完了,沒想到等魚兒咬鉤后,人家說這遠遠不夠。特朗普究竟打什么主意?所有人都在猜測,但沒一個靠譜。
斯蒂芬·米蘭,白宮經濟顧問和《海湖莊園協議》的起草者,是本輪關稅大戰的主要操盤手之一,至少目前的每一步都與其之前的一篇文章完美契合。
![]()
最近,米蘭在臭名昭著的右翼根據地----哈德遜研究所發表了一個演說,介紹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情,似乎留下了這場戰爭接下來走向的關鍵線索。
米蘭稱,特朗普推行對等關稅的主要動機是其認為,美國為世界提供了美元和國債儲備資產這樣的“全球公共產品”,使得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能夠運轉,支持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舉個例子,兩個不那么熟悉的國家想交易時,如果沒有雙方都認可的貨幣,將會很難進行下去,而利用美元就可以輕松完成交易。
米蘭認為,美元擁有這種地位不是沒有代價的,美國人需要花大量的金錢搞國防,還要承擔巨額貿易赤字,甚至還導致了本國制造業的崩潰。
他指出,特朗普無法容忍其他國家搭美國的便車,堅持認為所有受益的國家都應該分擔該成本。
至于怎么分擔這種責任,米蘭給出了具體方案:
1、出口產品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征收報復性關稅;
2、打開市場,停止不公平、有傷害性的貿易行為,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
3、提高國防支出和美國軍購;
4、投資美國,在美國建廠;
5、不想交稅也行,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
是不是五種打劫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很多人不理解,特朗普為什么對制造業回流如此癡迷。其實,這主要緣于其在新冠期間的一段經歷。
當時,許多供應鏈因為離開中國而癱瘓,這讓某些人很恐慌,他們覺得國家受到了威脅。
你也許會問,他們怎么那么確定,別的國家一定會接受對等關稅呢?
米蘭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外國比美國更需要,因為工廠是不太好轉移的,只能出口。
相比之下,美國有很多替代,可以在國內制造,也可以從那些關系好的國家采購。
當然了,盡管對等關稅的征收對象幾乎涉及美國所有貿易伙伴,但最核心的目標還是中國。
在演講中,米蘭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了中國多么離不開美國,比如工廠是專門為銷售給美國設計的,培訓了大量工人為美國消費者服務,多個行業產能過剩,雖然一直在嘗試向其他國家出口多余的產品,但目前還沒哪一個國家可以取代美國。
他相信,關稅的影響將落在中國身上。
“雖然這不會在第一天自動發生,但會在一年內發生。”
這意味著特朗普在打響關稅大戰之前已經做好了至少持續一年的心理準備。幻想中美這場較量很快結束的人們估計要失望了,更悲觀一點,持續到其任期結束也不是不可能。
問題來了,別的國家真的只是在占美國便宜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大家不用美元,你說它會有今天的地位?美聯儲哪次放水不是全世界在承擔損失,利用美元霸權輸出通脹還少嗎?
米蘭本人也承認,全球對美元的需求確實使美國企業的貸款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但現在看來,這在一些政客對利益的渴望面前完全失去了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