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嘛,因為涉及巨大的利益,所以很難避免骯臟。
區別在于,有些在臺面上臟,有些在臺面下臟,有些臟得理直氣壯,有些臟得謹小慎微。
從政54年,即將從政壇落幕的拜登,特赦了自己即將被判罪的兒子,讓我們看到了臺面上的“臟”,提供了一點“美國的政治如此糟糕”的談資——而且,拜登所說的理由,看上去理不直氣不壯。
他說,針對他兒子亨特的指控,不是為了摧毀亨特,而是為了摧毀他。這叫什么話。你就說你兒子有沒有罪吧,有罪就可以指控,就應該指控,就應該去坐牢。指控是人家的權力,誅心人家為了摧毀誰干啥。
如你所知,拜登此舉挨罵很多很多。我看美國的主流媒體,基本上都是吐槽和嘲諷。吐沫星子快把拜登給淹沒了。
然而,這顯然是拜登愿意承受的,他頂著罵名,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對于一個80多歲的老人,還有什么比兒子更重要的呢?身為總統,如果眼看著自己年過半百的兒子面臨十多年的牢獄之災,能救而不救,恐怕他日后會更難過。
權衡利弊之后,衰老軀體里的“人性”,戰勝了這個民主黨老黨員的“黨性”,違背自己之前的承諾,拜登甘愿迎接洶洶而來的罵名。
特赦,是總統的合法權力,拜登赦免兒子其實是“依法徇私”、“依法救子”。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拜登最大的尷尬不是徇私,而是違背之前的承諾,因為他之前不止一次表態,不會特赦亨特。
公開違背自己的承諾,這顯然是不道德的,政治人物尤其如此。這將是拜登一生的“污點”。
可是,這污點大概拜登已經不care了。80多歲,任期即將到站,當此之際,財富、名譽、勛章都不重要了,來點污點有什么關系?
老實說,要是我處在拜登的位置上,我也肯定這么干。
國家、法律,哪有兒子重要?
再說了,拜登從1970年從政,在政界摸爬滾打半個多世紀年了,能不知道政治的虛假、偽善、骯臟、算計?能不知道大多數冠冕堂皇的說辭,最后都是為了選票和利益?政治發么回事,恐怕沒有誰比拜登更懂,他比“懂王”還要懂。
拜登違背自己的承諾,不過是再一次證明,政客,哪怕貴為總統,他們說的話無論多么漂亮,都不必相信。不要為他們好聽的說辭而感動,不要為他們標榜的主義而激動。他如果做了好事,那是應該的,他如果做了壞事,那當然沒什么好意外的,哪怕他是民選的總統。
《獨裁者手冊》一書認為,無論你談論的是曾經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還是曾經的美國總統華盛頓,所有的政客都一個樣。因為人性是相同的,都渴望獲得并保持權力。
任何人擁有了權力之后,都有謀私徇私的沖動。何況這徇私能救自己的兒子。
拜登這樣干,不過是證明了一個無需證明的事實,他也是一個普通人。在徇私這個問題上,他與薩達姆不同的是他避免不了挨罵。一旦他不介意挨罵,那他就不必顧忌什么了。
有人截圖《康熙王朝》里的幾個鏡頭,康熙赦免大阿哥,大臣問用什么理由赦免呢?皇帝說,朕疼自己兒子,這個理由行嗎?
這大臣也是犯渾,應該說“赦免大阿哥,皇上圣明”才對。當然,影視劇當不得真。所以不是大臣犯渾而是編劇糊涂。
倒是拜登明知會挨罵,還要洋洋灑灑地解釋一番,寫了一份聲明。等于是給了全世界尤其是美國媒體一個嘲諷他的靶子。
盡情地嘲諷吧,大家已有默契。
對拜登而言,我要下臺了,你們隨便罵吧。對媒體而言,他要下臺了,我們隨便罵吧。
這樣的局面我覺得挺好的。拜登不再虛偽,沒人覺得或相信總統必須是一個“體面”的人。美國人民4年前選出的并不是一個什么“大人物”,而是一個會撒謊、會徇私、會違背承諾的人,是一個不必掩蓋可能也掩蓋不了骯臟的人。
是的,總統不偉大,總統不可信,總統會徇私。
總之,政治的臟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種無可避免的糟糕。若能避免很糟糕最糟糕,就算不錯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