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惡心!好獵奇!好刺激!好過癮!
本周末上映的《異形:奪命艦》(Alien: Romulus)絕對會是一部挑戰國內觀眾“底線”的電影,因為它是一部沒有刪減的R級電影,更是一部回歸了“異形”系列本源特性的科幻驚悚恐怖片。
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能提供如此強烈視聽奇觀與感官刺激的片子了,它提醒了我“異形”系列當初為什么能夠成功:在科幻外衣與幽閉內襯下,不斷放大人類生理性本能的亢奮與恐懼。
![]()
當然,必須得承認,恐怖、驚悚類的片子,由于其故事性和深度普遍不強,核心賣點又比較“廉價”,套路還多,所以大眾評價一向不算高——可相應的,這類恐怖驚悚片又經常能以小博大,收獲成功。
《異形:奪命艦》顯然是一部出色的類型片,它極大程度上的返璞歸真,以及行之有效的兼容并包,使其有了些許超越自身題材的優秀氣質。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為了能更好體驗《異形:奪命艦》,我在觀影之前還特地去簡單回顧了上個世紀的四部《異形》電影,然后我發現了一點:其實這個系列的招牌一直都是“深空恐懼片”,其核心風格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第一部《異形》奠定的。
雖然近十幾年里的兩部異形新片《普羅米修斯》和《契約》更符合新世紀的審美,也更有深度解析的空間,但按照一線大片的規格去拍攝后,也相應失去了當初“B級片”的靈魂。
所以,當我看到此片后,一種久違的親切感,以及熟悉又新鮮的感受油然而生——沒錯,就是這個復古科幻的味兒!
![]()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和第二部《異形》之間,故事簡單到一句話就能講清楚:一群年輕人為逃離采礦殖民星球,來到了廢棄的太空站,遭遇了遺留在那里的怪物異形。
除去簡單利落的劇情,該片最先博得我好感的一點,是它場景道具等方面的搭建,以及整體上的美學風格,都基本沿用了第一部《異形》。
大概是最近十多年看到的科幻片設定同質化太嚴重了,幾乎都是全息投影、流線型設計、簡約化的操作風格,恨不得所有功能都可以一鍵搞定……
于是,在我看到空間站里老式的低像素單色顯示屏、茫茫多的功能按鍵、密布的管線和通風口、冒著蒸汽的幽暗通道時,我會情不自禁地認為,傻大黑粗的老派科幻設計,才對得起異形的出場。
不過,《異形:奪命艦》不是一味復古,它也會適當放一些現在的新東西。
![]()
比如影片里加入了不少宇宙的外景特寫——受限于過去的技術條件,當年的《異形》電影沒有這么好的條件,而該片就能輕易做到。
尤其是空間站外,那條隨時會引發“毀滅危機”的小行星帶,拍得非常漂亮,迷人又致命,不僅增加了緊張感,也使得影片觀感變得更為豐富。
簡單說完這些外部表現,接下來該好好聊聊《異形:奪命艦》的關鍵看點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精神主旨基本回歸了首部《異形》:深空宇宙,孤寂飛船,幽閉空間,黑暗角落,對未知的探索,還有可怕的怪物與驚恐的人類。
“異形”系列招牌式的“抱臉蟲抱臉,破胸體破胸,成年體異形追殺/咬人/扒飛船”三板斧,這次同樣都有。
![]()
除此之外,影片還玩了不少新花樣,出于給所有人保留原汁原味的觀感,以及為了讓自己好受點,我就不詳細描述了……
總之,惡心的地方惡趣味到有點讓人反胃,但也確實足夠獵奇和刺激,我在熬過那一小會兒生理不適后,獲得的是愈加滿足的新鮮與爽感。
至于很多人關心的“嚇不嚇人”的問題,我覺得沒啥好問的,肯定嚇人。但其實該片對路人也算友好,盡管jump scare是不少,但大多會給觀眾一點緩沖余地,不至于會把人嚇個半死不活(大概吧)。
而《異形:奪命艦》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在整體上忠于第一部電影的同時,也大量吸收了其他幾部《異形》的特點和經驗,觀賞性非常具有層次感。
以收獲普遍好評的第三幕為例,從一行人準備逃離空間站開始,直至女主蕾恩和仿生人安迪脫離危機,可以說是高潮不斷,而且看點十分豐富。
![]()
影片中前期的節奏是比較慢,怪物襲擊人的場面也不算多,但在氛圍營造好之后,那種幽暗逼仄的心理恐懼時刻都會揪緊你的心,而這也是首部《異形》最大的優點。
等蕾恩他們拿到突擊步槍后,影片的畫風便有所轉變了,不僅因為人類有了反擊之力,更因為它開始向詹姆斯·卡梅隆指導的第二部《異形》靠攏。
《異形2》的綜合評價雖然稍稍不及《異形1》,但卻是幫助該系列真正打響名聲的作品,得益于更兇猛的火力和更強的娛樂性,其整體上觀看起來會更加輕松。
這不是說影片就變得輕率和無腦了,而是指它有了更多的玩法。
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蕾恩和安迪絕境逢生的那段——他們被空間站的仿生人當成了棄子,由于異形的血液帶有強腐蝕性,就算打死它們,自己也會死于灼傷或者破漏空間,就在兩人絕望等死時,受安迪講的冷笑話啟發,蕾恩突然想到可以關閉重力系統,利用失重環境搏一線生機。
![]()
雖說利用失重環境做文章的科幻作品不少,但在這個處境下,蕾恩的選擇顯然讓“開槍殺怪”的戲擁有了復合型口味。
突突掉來襲的異形只是第一步,它們賤出的血液形成了一道道浮空的腐蝕帶,蕾恩要想方設法繞過才能活下去,必要時還得開槍……
這個環境一直維持到兩人進入電梯井后,蕾恩甚至還在重力系統恢復后,得到了與一只成年異形“親密接觸”的機會。
異形貼臉的這一幕,顯然是致敬了《異形3》里的經典鏡頭,區別在于,那里的異形已經把雷普莉當成了半個同類,而這里的異形正準備把蕾恩抓回去當另一個培養皿。
![]()
話說回來,雖然后面兩部《異形》的風評較差,可《異形:奪命艦》還是借鑒了一些創意和可取之處。
比如這部里主人公們所面臨的“囚犯困境”,就和《異形3》里那群犯人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維蘭德-湯谷公司幾乎壟斷了外太空人類由生到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難免成為它的奴隸、耗材。
影片更絕的是對《異形4》的致敬,因為他們弄出來了一只人類和異形的混!血!寶!寶!
這和《異形4》里那只混合了兩者基因、把雷普莉當成母親的白色異形寶寶不一樣——生下它的女配角凱本來就懷有身孕,她是在注射了含有異形基因合成物的藥劑后,才迅速早產了這個混血寶寶。
從凱在休眠倉噴血分娩開始,影片上了超速車道,這個混血寶寶怎么看都是個怪物,可偏偏剛孵出來的時候還帶有人類嬰兒的特征,蕾恩這才一時手軟,可等迅速“成年”的、高大的、披著人皮的混血寶寶再次出現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
它仍然有親近生母的舉動,卻還是用口器弄死了凱,也不知是出于嬰兒喝奶的本能,還是出于異形咬人的天性……
這個異形寶寶的設計確實很惡心、很嚇人,但考慮到它血統的特殊性,以及它與異形、人類的關系,倒也算得上是意義非凡。
我想,這也是影片里會用羅慕路斯和雷穆斯來為飛船起名,并用“羅慕路斯”作為電影副標題的原因吧?只是,這個“狼孩”并沒有太長久的未來。
零零碎碎已經說了很多,最后用影片里一個我很中意的趣味點來收尾吧。
混血寶寶扒上采礦飛船后,缺乏武器的蕾恩必須在極端劣勢的環境下與之搏斗:她來到了礦箱區,穿上了能夠吸氧的采礦作業服,靠著對機械的熟練使用戰勝了對方,這一幕不禁令我聯想到了《異形2》里雷普莉駕駛裝卸機甲打架的戲,還得“咱們工人有力量”啊。
![]()
盡管《異形:奪命艦》的故事性不出色,人物塑造也很一般,但憑著如此驚險過癮的感官刺激和誠意滿滿的類型制作,就足以讓感興趣的觀眾去沖大銀幕了。
能痛痛快快看個爽,這還不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