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州工作、在桂城生活”“在桂城工作、在廣州生活”,這是廣佛人的日常。
- 11月3日,佛山市南海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內的五級人大代表開展廣佛地鐵通車15周年暨推動廣佛重大交通項目建設視察活動。視察組通過實地調研廣佛地鐵運營成效,走訪多個標志性交通項目,系統回顧成就、前瞻謀劃未來。
- 從2010年11月3日國內首條城際地鐵首通段通車,到如今佛穗莞城際加速落地,15載軌道飛馳,不僅縮短了廣佛兩地的時空距離,更重塑了桂城的城市格局與發展能級。
- 這場兼具回顧與前瞻的視察活動,恰是南海、桂城借軌道之力書寫廣佛同城答卷的生動注腳。
交通蝶變:織就廣佛同城“黃金網”
“廣佛同城,交通先行”在桂城的發展實踐中得到最深刻的詮釋。軌道站點的設置,清晰勾勒出桂城交通網絡的升級軌跡,如今,桂城已構建起“地鐵為主干、城際為延伸、路橋為支撐”的立體交通體系。作為廣佛同城的交通命脈,廣佛地鐵在桂城轄區內設置5個站,日均服務超10萬居民跨城出行,從金融高新區站到廣州荔灣區僅需15分鐘,徹底打破了城市間的地理壁壘。
![]()
廣佛地鐵金融高新區站。(方智恒攝)
軌道網絡的延伸從未停歇。佛山地鐵2號線、3號線相繼開通,讓桂城實現15分鐘直達廣州南站這一交通樞紐;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串聯起夏漖糧園、永安舊圩等網紅地標,讓交通與文旅實現深度融合。
從千燈湖到員村,先坐廣佛地鐵再轉廣州地鐵5號線,家住桂城的周敏每天在這條線路通勤。“如果沒有地鐵,是否去廣州工作,我還得認真考慮。”周敏說,公交出行要經歷兩次換乘,全程接近3個小時,時間成本是地鐵的兩倍甚至更多。廣佛地鐵開通,讓她切實感受到廣佛同城的便利。
軌道交通成網,直接拓展城市通勤圈,提升了整個桂城的區位價值,對桂城的產業升級換代、創新資源集聚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數據顯示,桂城已實現與廣州核心區“30分鐘通勤圈”,18條跨城公交線、4條已通軌道線路,讓“在廣州工作、在桂城生活”“在桂城工作、在廣州生活”成為超15萬廣佛人的日常選擇。桂城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廣佛同城橋頭堡。
經濟躍升:軌道賦能的“增長奇跡”
“軌道一響,黃金萬兩”,這一俗語在桂城得到了最鮮活的印證。15年來,廣佛地鐵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持續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能。千燈湖超級總部基地內,年納稅超億元的“億元樓”鱗次櫛比。
![]()
千燈湖超級總部基地內“億元樓”鱗次櫛比。(方智恒 攝)
軌道輻射效應下,廣東金融高新區在此崛起,中國人保、匯豐銀行、恒生銀行等搶灘進駐。目前,桂城已集聚超400家優質企業總部,貢獻了桂城近四成的GDP。
桂城依托“大城資源、小城成本”的獨特優勢,主動承接廣州高端產業溢出,形成了“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都市型制造業”的產業體系。歡聚集團、宏旺集團等龍頭企業將總部扎根于此,看中的正是軌道網絡帶來的高效人才連接與市場通達性。
2024年,桂城GDP達944億元,稅收連續6年位居佛山32個鎮街之首,并連續兩年闖入全國活力鎮街500強前十,在“2024活力街道500強”中位列全國第四,這份亮眼成績單的核心密碼,便是軌道賦能下的產業升級。
![]()
桂瀾路千米商貿長廊一景。(桂城供圖)
桂城商業活力的迸發更為直觀。沿廣佛地鐵桂瀾路沿線,千米商貿長廊已然成型,保利水城、南海萬科廣場等商業體客流持續攀升,讓桂城的商業活力與消費活力雙雙位居全市第一。軌道站點周邊,新型消費場景不斷涌現:千燈湖威士忌藝術文化街區人頭攢動,千燈湖音樂秀場青春洋溢,全省首個鎮街級青年新演藝扶持政策的落地,讓這里的24小時生活圈充滿吸引力。
商業活力的迸發,正是軌道賦能下桂城消費升級與城市吸引力提升的直接體現。
城市煥新:從“佛山桂城”到“廣佛客廳”
軌道不僅重塑了桂城的經濟格局,更饋贈了城市品質的全面躍升。如今的桂城,擁有超200個公園,獲評全國唯一的“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公園城市典范”,而這一切都與軌道建設同步推進。從金融高新區站出來,60多公里長的城市慢行系統串聯起綠意盎然的公園與現代化的寫字樓,軌道沿線的城市更新讓“藍綠交織”成為桂城最鮮明的底色,“在城市里游山玩水,在公園里工作生活”是桂城人的幸福寫照,而公園城市、教育強鎮、人才樂園是桂城最響亮的城市名片。
![]()
千燈湖片區慢行系統。(方智恒 攝)
這種蝶變并非個例,千燈湖中央活力區崛起為廣佛新地標,映月湖中央人文區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文翰湖中央科創區聚焦創新發展,怡海湖鯤鵬科創產業社區人才集聚加速,讓桂城成為大灣區名副其實的“城市客廳”。
軌道改變的不僅是出行方式,更讓桂城完成了從“佛山的桂城”到“廣佛的桂城”的身份轉變。
未來可期:軌道新藍圖解鎖同城新動能
隨著十五五規劃的發布,以及《廣州市國土空間近期實施規劃(2026—2030 年)》提出要縱深推進廣佛全城同城化,建設 “1+4” 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推進兩市軌道交通融合建設,站在15周年的新起點,桂城的發展機遇更為廣闊,軌道建設的新藍圖正在展開。
佛穗莞城際佛山鷺洲至廣州新塘段獲批啟動,這條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城際鐵路將在桂城增設站點,進一步強化其灣區交通樞紐地位,將讓桂城真正實現“軌道上的城市”愿景。
抓住新機遇,桂城應以交通為基持續發力。應依托佛穗莞城際建設,推動軌道站點與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無縫銜接”,完善公交接駁、共享單車停放點等配套設施,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同時主動對接廣州地鐵規劃,加快廣佛線與廣州地鐵19號線等線路的互聯互通,實現軌道網絡“同城同網”。在產業方面,應深化與廣州金融、科技領域的聯動,推動廣東金融高新區與廣州國際金融城協同發展,以智算中心為支撐,打造“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生態,讓總部經濟集聚效應持續放大。
![]()
千燈湖音樂秀場成為吸引年輕人的“磁場”。(桂城供圖)
城市品質與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仍是關鍵。桂城應以軌道站點為節點推進城市更新;文化建設上,既要深挖疊滘龍船漂移、玉器街等傳統文化IP,建設“全年度疊滘節慶傳播系統”,也要培育青年新演藝、夜經濟等新興業態,讓千燈湖音樂秀場、威士忌街區成為吸引年輕人的“磁場”。人才服務方面,應持續放大“公園城市+優質教育+便利交通”的組合優勢,完善人才住房、醫療等配套政策,依托主題產業社區和智算中心搭建創業創新平臺,讓桂城成為“既能留住人才,又能成就人才”的科創都市。
15載風雨兼程,軌道見證了桂城從小城到廣佛同城標桿的蝶變;未來征途漫漫,隨著更多交通項目的落地,桂城必將在廣佛同城與大灣區建設的浪潮中,以更開放的姿態、更昂揚的斗志、更堅實的步伐、更飽滿的熱情,書寫廣佛同城標桿的新詩篇。
(撰文/關帥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