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又遭臺風過境,死亡人數升至100多人,61個市鎮斷電,馬科斯要求徹查,老杜的女兒機會來了?菲律賓會變天嗎?
![]()
臺風 “海鷗” 肆虐
2025 年 11 月上旬,臺風 “海鷗” 以超強臺風級別登陸菲律賓呂宋島東南部,中心最大風力達 17 級,伴隨的強降雨在短時間內引發山洪與城市內澇,多個地區的積水深度超過 2 米。
截至 11 月 8 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更新的數據顯示,除 200 多人死亡失蹤外,還有 432 人不同程度受傷,疏散安置群眾超過 8.7 萬人,這些安置點主要集中在學校、體育館等公共建筑,部分地區因物資短缺,安置群眾面臨缺水缺糧的困境。
![]()
電力中斷成為災后最突出的問題之一,61 個斷電市鎮中,呂宋島占比達 78%,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表示,臺風導致 32 條輸電線路受損、19 座變電站停運,搶修工作因持續降雨和道路中斷進展緩慢,部分偏遠地區恢復供電的時間被預估在 11 月底之后。
交通方面,全國有 28 條公路、7 座橋梁因損毀無法通行,馬尼拉港部分航線暫停運營,導致救援物資運輸受阻,加劇了受災地區的緊張局勢。
![]()
防洪資金疑云
馬科斯政府自 2022 年起累計投入 5860 億比索用于防洪工程建設,其中 2300 億比索指定用于呂宋島堤壩修繕與河道疏浚,1800 億比索投入城市排水系統升級。
但臺風 “海鷗” 過境后,多地堤壩出現潰決,馬尼拉市部分區域因排水不暢導致內澇持續超過 72 小時,引發民眾對資金使用情況的質疑。
![]()
菲律賓審計委員會 2025 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在已撥付的防洪資金中,有 1240 億比索的項目存在進度滯后問題,其中布拉干省某堤壩工程僅完成 35% 卻已支付 80% 資金,奎松市排水系統升級項目因設計缺陷未達到防洪標準。
審計人員還發現,部分資金流向不明,涉及 3 家與政府部門有合作關系的建筑企業,目前相關部門已對這些企業展開調查,但尚未公布調查結果。
![]()
民眾不滿升級
面對災后的混亂局面,菲律賓民眾的不滿情緒逐漸爆發。11 月 9 日,馬尼拉市數千名民眾聚集在總統府前舉行抗議,手持 “解決災情而非推卸責任”“馬科斯下臺” 等標語,要求政府加快救援進度、公開防洪資金使用情況。
活動中,部分民眾還控訴政府救災響應遲緩,稱臺風登陸后 48 小時內,所在社區未收到任何救援物資,只能依靠自救。
除馬尼拉外,碧瑤市、達古潘市等受災城市也出現小規模抗議活動。
![]()
碧瑤市的抗議民眾表示,當地醫院因斷電導致醫療設備無法使用,多名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政府承諾的臨時供電設備遲遲未到位。
隨著抗議活動的蔓延,菲律賓國會中部分反對黨議員也提出對馬科斯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其對災后應對不力負責。
![]()
政治格局變動
在民眾抗議與反對黨施壓的背景下,菲律賓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老杜的女兒)與馬科斯的立場逐漸顯現分歧。
莎拉?杜特爾特在 11 月 10 日的公開講話中表示,政府應將全部精力投入救災工作,而非陷入政治爭議,她還呼吁各部門加強協作,確保救援物資盡快送達受災群眾手中。
![]()
此前,莎拉?杜特爾特曾多次在經濟政策與外交路線上與馬科斯存在不同意見,此次災后分歧進一步公開化。
媒體報道,莎拉?杜特爾特已與多個地方政府官員溝通,協調地方層面的救災工作,同時她領導的政黨也在積極接觸反對黨,探討合作可能性。
這種政治格局的變動,讓外界對菲律賓未來的政治走向產生更多猜測。
![]()
結語
臺風 “海鷗” 給菲律賓帶來的不僅是自然災害的創傷,更暴露了政府在應急管理、資金使用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從不斷擴大的受災范圍,到防洪資金投入與成效的反差,再到民眾抗議引發的政治波動,菲律賓當前面臨的局勢日益復雜。
![]()
自然災害難以完全規避,但高效的應對、透明的管理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這需要政府以民眾利益為核心,切實履行職責。
對于菲律賓而言,當下最緊迫的是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救災與重建,同時正視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唯有如此,才能緩解民眾不滿,穩定國內局勢,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