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3歲,家住北方,每年一到冬天,總覺得比平時更容易疲倦,還經常手腳冰涼,晚上睡覺時不知不覺間就蹬掉了被子。
她的閨蜜李姐最近卻神采奕奕,雙頰紅潤,精神狀態好得讓人羨慕。有天聚會上,王阿姨忍不住問:“李姐,你家是不是提前供暖啦?
怎么你整個人都不怕冷、還這精神!”李姐微笑著搖頭:“其實我最近多補充了一種小小的營養素,維生素B12。”王阿姨一聽更疑惑了。
![]()
難道普通的維生素,真的有這么神奇的變化嗎?每逢寒冬,很多人抱怨“乏力”“手腳冰涼”“記憶力下降”,不少中老年朋友更擔心這是衰老的信號。
但你或許想不到,有研究發現,只需科學補充維生素B12,短短2個月內,身體可能會出現三大積極變化。這是偶然嗎?還是有科學依據?
為什么冬天尤其要關注B12?到底能帶來哪些真實的改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揭開“冬天補B12背后的健康密碼”,第三個變化,很多人都忽視了。現在開始也不晚,一起來看。
![]()
維生素B12冬季作用盤點:科學解釋你可能不知道的影響
多人以為維生素B12只在營養不良時才需要,其實冬天尤為關鍵。
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在一項涉及5400名60歲以上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B12缺乏的發生率在東北、華北等寒冷地區高出22.9%,主要原因是冬季飲食結構變化,動物性食物攝入下降,胃腸吸收功能減弱。
B12在人體內扮演著制造紅細胞、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提升新陳代謝三大角色。
一旦攝入不足,容易造成細胞供氧降低、神經傳導減慢、體內能量生成障礙,結果就是乏力、記憶力下滑、畏冷怕寒等現象加重。
中國營養學會明確指出,中老年人每日至少應保證2.4微克B12攝入,而數據現實卻有38%的人群達不到這一標準。
![]()
研究還表明,B12能協同B6、葉酸,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管硬化“元兇”之一),冬季該指標上升風險高達1.6倍,補充B12利于心腦血管防護。
現在你明白,不是只有貧血的人才需要B12,身體一些“小信號”其實預示著它的缺席。
堅持2個月補B12,身體或會經歷的3大變化
不可忽視的是體力與抗寒耐力同步提升。
一項發表于《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的追蹤數據顯示,連續2個月補充B12的中老年人,日常疲勞感下降約21.7%,主觀抗冷感提升17.4%。
B12能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氧氣運輸,很多人描述“走路更有勁了,穿得薄點也不怕冷”。
神經系統和記憶力會有顯著改善。近期暨南大學營養學系的臨床對照實驗,給65歲老年人補充B12、B6聯合方案,2個月內記憶力測試成績平均提升13%,失眠和手麻率下降23.3%。
![]()
原理在于,B12參與髓鞘修復,讓“神經傳導像換新電線一樣順暢”。
最后,是很多人不曾關注的心血管健康隱秘變化。補充B12后,部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者血管彈性得到改善,男性群體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下降約8.8%。
《中國心血管健康研究》也提到:B12聯合B組維生素能顯著降低血液粘稠度,輔助控制高血壓,防止冬季血管“結冰”事故。
這三大改善,有的你可能已經聽過,但第一個和第三個你未必重視,尤其是心血管的“隱形保護”,往往等到出問題才警覺。現在調整,遠比等身體報警要劃算得多。
![]()
怎么補?實用建議3招帶你科學“吃B12”
很多人想直接買維生素片,其實飲食調整才是基礎。動物肝臟、蛋黃、牛奶、貝類,每周攝入2-3次動物性食材已可滿足日常所需。
如果飲食有限,挑選正規藥廠生產的B12補劑,每日劑量不超2.4微克。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隨著年齡增長,胃酸分泌減少會影響B12吸收。故建議餐間補充,更利于消化吸收。慢性胃炎、長期服用抗酸藥、素食者可根據醫囑適當加量。
別忘記,補充B12最好搭配葉酸、維B6等“B族兄弟”,協同作用效果更好。
最后,“補”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冬季,建議連續補充2個月為一療程,中間配合適量運動、早睡早起,這樣身體小循環才會真正轉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