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不僅是全球新品的首發地,更成為社會議題的聚光燈。
11月6日,《2025年中國女性成長與健康白皮書》在此發布,將“她需求”置于聚光燈下。而這份白皮書的鮮活實踐——由楊浦區婦聯聯合上海市女醫師協會、美團醫藥健康整合政府、企業、醫療機構、社會組織等生態伙伴資源于今年5月啟動的“她健康——美團女性健康公益計劃”,也亮相美團展臺。在楊浦區婦聯的關鍵推動下,一場立足區域、輻射全國的女性健康守護實踐,正從“楊浦探索”走向“進博窗口”。
走進國家會展中心的美團展區,科技感撲面而來。一塊巨大的電子屏上,動態展示著即時配送的物流網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條不斷延伸的無人機航線圖。
![]()
在流光溢彩的科技展示旁,一個“有溫度”的角落吸引了更多參觀者駐足——“她健康”公益計劃展區。這里掛滿了一整面墻的木質愛心便箋。這些便箋,來自“她健康”公益計劃在上海、北京、昆明等5座城市開展的9場線下義診與科普活動。
![]()
“工作永遠干不完,不要氣!”一位職場媽媽在一張便箋上寫著;“希望媽媽不要生病,”稚嫩的筆跡來自社區活動上的一個孩子。這些樸素又滾燙的話語,正是“她健康”計劃出發的原點,也是進博會上發布的《2025年中國女性成長與健康白皮書》的“問題緣起”。
這份由美團醫藥健康與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聯合發布的白皮書,通過大數據與調研揭示了一個嚴峻的“認知-行為”差距:近八成(79.6%)女性受痛經困擾,超九成有經前期綜合征,但超六成選擇“默默忍受”;約14.7%的產后抑郁發生率,對比的是極低的專業干預率。
面對上述挑戰,白皮書提出應構建“政策引領、市場創新、社區賦能、家庭共建”四方聯動的支持體系,推動女性健康從“個體責任”轉向“社會共識”。具體倡議包括:
· 推動“預防前移”的公共衛生體系;
· 構建“精準可及”的健康服務網絡;
· 營造“協同共建”的女性友好型社會。
11月6日,在進博會美團展區舉辦的《2025年中國女性成長與健康白皮書》發布會上,楊浦區婦女聯合會主席虞軍告訴記者,未來將依托白皮書成果,深化“健康服務精準性、成長賦能空間、全民健康理念”三大方向,助力女性健康事業與區域發展深度融合。
![]()
“‘她健康’公益計劃,正是白皮書的實踐延伸。”美團醫藥健康生態市場負責人孫瑜在發布會上表示。而這場意義重大的實踐,其“第一站”就在楊浦。
![]()
今年5月,在上海市婦聯指導和楊浦區婦聯的大力推動下,“她健康——美團女性健康公益計劃”在楊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正式啟動。楊浦區婦聯主席虞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楊浦區正致力于將“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創新模式深度融入婦女健康服務體系,構建“預防-篩查-診療-關懷”的全鏈條。
這是一次深刻的“模式探索”。楊浦區婦聯充分發揮了“樞紐”作用,整合轄區內豐富的醫療、社區、商圈資源,與美團的技術能力、上海市女醫師協會的專家資源高效協同,打造了“數字健康集市”這一創新公益形態。
在楊浦區婦聯的協同推動下,公益活動迅速走進社區、職場和校園,至今已覆蓋近萬名女性。公益活動包括線下開展義診和科普,線上亦同步推進,美團開設的“她健康”公益專區,與楊浦區婦聯“海鷗灣”等線上平臺資源協同推廣,使權威健康科普內容的瀏覽量已超百萬。
![]()
“未來,該計劃將繼續向醫療資源薄弱地區拓展,推動健康服務與科普‘走得更遠、落得更實’。”孫瑜表示。從楊浦的“數字健康集市”,到進博會上的全球矚目;從一份白皮書的理論倡議到N場活動的扎實落地,“她健康”計劃正在將“楊浦溫度”傳遞給更多需要守護的“她”。
文字|沈瑩
圖片|沈瑩
視頻|梅愷
編輯|文茜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