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隨著央媽等各大媒體報道我國第一艘電磁彈射也就是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們電磁彈射技術徹底成熟,為下一代核動力航母進行鋪路,代表了中國船舶工業實力的巨大提升。下面我們來講講這件事的主要意義:
![]()
一、代表中國電磁彈射航母技術的成熟,為核動力航母奠定堅實基礎
福建艦是全球除美國“福特級”之外,唯一一艘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三款不同重量、不同特性、承擔不同任務的艦載機成功進行彈射與回收,已經明確證明了我們這個技術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成熟度。
1.1系統可靠性得到驗證:
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核心技術難點在于強大的儲能、精準的能量釋放和穩定的直線電機控制。能夠支持從重達30噸以上的殲-15B,到輕巧的殲-35,再到外形獨特的空警-600進行高頻次、高強度起降,說明中國的直流電電力系統和超級電容儲能技術已經突破了工程化應用的瓶頸,系統穩定性達到了實戰要求。
1.2作戰能力產生質變:
空警-600的起飛,意味著中國航母編隊將獲得關鍵的“空中指揮所”,極大拓展了艦隊防空警戒范圍和空戰指揮能力。殲-35的上艦,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在航母上部署隱形艦載機的國家,具備了與最強對手在遠洋爭奪制空權的“敲門磚”。這種“隱身戰機+預警機”的組合,是現代化航母戰斗力的核心標志。這一切都依賴于電磁彈射系統提供的彈射重量范圍大、加速度可調的優越性能,這是傳統蒸汽彈射無法比擬的。
1.3為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鋪平道路:
為什么我們一定需要核動力航母?因為核動力航母不需要攜帶大量的航油,核反應堆提供了持久穩定的動力,且可以在不間斷補給的情況下運行數十年。簡單來說,核動力航母開出去以后幾乎就不需要補充燃料了,核動力航母,加注一次核燃料,可以行駛80-100萬海里。而常規動力航母,加滿重油燃料后,才可以行駛5000-7000海里。這就使得核動力航母相當于不沉的軍事基地,可以長期孤懸海外,隨時可以迅捷的啟動攻擊。
核動力航母的優勢并非僅僅是“無限續航”,其也能為電磁彈射、未來激光武器等高能耗系統提供幾乎無限的電力。福建艦作為常規動力航母,成功整合并高效運行這套高能耗系統,充分驗證了我國在艦船綜合電力管理和分配上的頂尖能力。
下一步,只需將常規動力包替換為核動力包,一套成熟、強大的“核動力+全電推進+電磁彈射”系統便將水到渠成。 福建艦因此成為了最關鍵的“技術驗證平臺”和“人才培養搖籃”。
![]()
二、 代表中國造船工業體系的完全成熟
造船業,是一國海軍實力的基礎。因為只有成規模的造船大國,才能有更為強大的制造能力、更為完整的供應鏈、更密集的技術人員團隊、價格上更有優勢的零部件......因為無論如何,軍艦的數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光造軍艦,一個國家很難僅僅依托建造軍艦形成自己的產業鏈。在完整供應鏈的前提下,大型造船廠,可以隨時在加工圖紙的指導下,去建造軍工航母。
而航空母艦、大型郵輪、大型LNG船被譽為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中國能夠同時摘取這三顆明珠,標志著中國造船工業在總裝建造、供應鏈管理、高端材料等方面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2.1航母(軍事科技的極致):
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最高精尖的軍事科技和系統集成能力。它涉及復雜的艦體設計、特殊的鋼材、強大的動力系統、以及如上所述的各種尖端子系統集成。福建艦的快速建造和正式服役,證明中國在超大型復雜軍用艦艇的設計、建造和項目管理上已爐火純青。
2.2大型郵輪(民用市場的極致):
被譽為“漂浮的城市”,其難點不在于速度或武器,而在于極致的安全性、舒適性和龐大的內裝工程管理體系。它需要整合成千上萬家供應商,滿足極其嚴苛的國際安全、環保標準,對精細化管理、美學設計和客戶體驗要求極高。“愛達·魔都號”的成功交付,證明中國造船業具備了征服最高端民用市場的能力。
2.3 LNG船(高端貨船的極致):
又稱“海上超級冷凍車”,其核心技術在于Mark III型或NO96型液貨圍護系統,需要用到殷瓦鋼(一種極薄、幾乎不熱脹冷縮的特殊鋼材)的焊接技術,難度極高,被譽為“世界造船工業的掌上明珠”。中國已能批量建造大型LNG船,并占據全球重要市場份額。
2.4三者結合的意義在于: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偏科生”,而是能夠在軍品與民品、追求性能與追求成本、系統集成與精細管理等多個維度上都達到世界頂級水平的“全能選手”。這種完整的、強大的工業體系,是我國綜合國力最堅實的體現,也為未來建造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產業基礎。
![]()
三、代表軍民融合戰略的重大成功
3.1 電磁彈射:
一場軍工人的"技術降維打擊" 福建艦正式形成戰斗力?別急著喊"厲害了我的國",這分明是中國制造業的常規操作,中國航母采用了更加先進、穩定的直流電和超級電容儲能技術,這項技術本質是高效、大功率的能量存儲與釋放,且這項技術在解決穩定電網、新能源并網、甚至是高鐵的能量回收等方面,擁有巨大的民用潛力,當前這實際也已經用在了國家電網特高壓輸電和各地的儲能項目上了。而軍用技術的極致追求,又為民用技術開辟了新的天花板,構建“軍為民用、民為軍備、協調順暢、優勢互補”的新體系。
3.2 智能裝備的通用化
機器人與機器狗隨著今年春晚的正式亮相后在網絡爆火,這也是軍民融合的典范。我們想想在福建艦這樣的復雜環境中,機器人和機器狗可以用于狹窄艙室檢查、設備故障診斷、甚至輔助彈藥搬運,減少人員風險,提升效率,而這些技術源頭正來自于民用機器人公司的迅猛發展。
另外大疆無人機在全球消費級市場的統治地位,與其背后中國在飛行控制、影像技術、集群控制等方面的積累,直接支撐了軍用“彩虹”、“翼龍”等察打一體無人機的發展,形成了“民技軍用”的典范。
縱觀近代歷史,每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伴隨著其海權的延伸。從荷蘭的“海上馬車夫”到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再到成就日不落帝國的皇家海軍,哪個不是海軍強國,如今美國的航母更是游弋在世界各地,充當國際警察的角色,所以我們也必須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人民海軍來保衛我們的海疆和貿易線。
從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再到紅海、地中海,這些“經濟命脈”的安全,都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繁榮與穩定,而航母就是是維護我們海上生命線重要抓手,與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切身相關,幸運的是我們也親眼見證了我們的人民海軍一步步從弱小到世界一流海軍的成長之路,也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幸福嗎?
![]()
結論:我們需要自己的航母,守護我們的繁榮!
最后再次祝賀福建艦正式入列!
本文為小編之前發在公眾號的文章改編而成!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央視新聞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