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珂瑩
編輯|楊布丁
當地時間11月6日,特斯拉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備受關注的2025 CEO長期薪酬方案在會上獲得了超75%的投票支持,得以通過。
依照該計劃,馬斯克需要在十年內完成將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萬億美元等一系列目標,若全部達成,作為回報,他將獲得萬億美元市值的特斯拉股票作為酬勞;而如果未完成首個目標,即十年內特斯拉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馬斯克將一無所獲。
馬斯克在投票結果宣布后向股東和董事會表達了感謝,并披露多項產品生產計劃。據其介紹,人形機器人Optimus、半掛卡車Tesla Semi和自動駕駛出租車Cybercab都將在明年進入量產階段。此外,FSD也有望明年2月或3月在中國獲得全面批準。
股東大會當天,截至收盤,特斯拉股價報445.91美元,跌3.54%。但在投票結果公布后,其盤后股價一度有所回升。截至盤后交易時段,特斯拉股價報452.90美元,較收盤價上漲1.57%。
薪酬方案獲批,馬斯克或將獲得價值萬億美元股份
馬斯克薪酬方案的投票是此次股東大會最大的焦點。
今年9月,特斯拉發布2025年CEO績效獎勵計劃。計劃設立了12個市值和運營目標。每達成一檔目標,馬斯克可解鎖約1%的股份,累計最多占公司總股本的12%,價值約1萬億美元。根據計劃,馬斯克需要帶領特斯拉將其市值從當前約1萬億美元躍升至8.5萬億美元,同時達成交付2000萬輛汽車、1000萬活躍FSD訂閱、100萬機器人投產、100萬Robotaxi運營、年化調整后EBITDA達4000億美元等里程碑。
特斯拉董事會認為,這一計劃與股東利益“完全一致”,有助于留任并激勵馬斯克領導公司邁入“AI驅動的可持續豐裕時代”,繼續推進電動車、能源儲存、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業務。
早在2018年,特斯拉就批準了類似的CEO長期薪酬方案,包含12組市值和經營目標。市值目標起步為1000億美元,此后每個目標比前一個多500億美元,最終達到6500億美元。如果馬斯克能夠實現全部目標,將累計獲得12%的特斯拉股票期權,價值約560億美元。這也是當時美國公司歷史上最大的激勵方案。
方案提出時,特斯拉的市值僅為590億美元。而截止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經增長至14000億美元,遠超當初設立的目標。但2024年1月,特拉華州法官凱瑟琳·麥科米克以信息不充分為由駁回了該方案。他認為董事會與公司高管存在密切的個人和財務關系,可能存在利益沖突。
2024年6月,2018年CEO薪酬方案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重新投票表決,并再次獲得通過。但當年12月,法院依然維持了撤銷判決,裁定該薪酬方案無效。今年3月,馬斯克提起上訴,要求恢復其560億美元薪酬。目前,該薪酬方案仍處在僵局之中。
今年8月,特斯拉批準授予馬斯克9600萬股新股,價值約290億美元,以部分兌現被擱置的2018薪酬方案。該股份在授予日兩周年時歸屬,馬斯克屆時需任首席執行官或負責產品開發或運營的執行官。如果法院裁定馬斯克能夠全額獲得前述2018薪酬激勵,則這些股份獎勵將沒收并返還公司。
在發布2025 CEO績效獎勵計劃時,特斯拉官方稱,由于前述獎項仍在特拉華州法院審理中,馬斯克目前無法行使該獎項的權利,而且也沒有后續的薪酬計劃來激勵他繼續為特斯拉做出貢獻。因此,特別委員會在過去七個月中一直致力于制定2025年度CEO績效獎方案。
10月27日,特斯拉董事長羅賓·德諾姆致信股東,警告若CEO馬斯克10年期薪酬計劃未獲批,馬斯克可能離職。
Atreides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投資官加文·貝克在當月表示,新的特斯拉計劃可以說比第一份更好,因為它除了基于市值的激勵措施外,還納入了財務和技術里程碑。他認為,馬斯克的參與對于維持特斯拉目前的路線和發展軌跡至關重要。
11月4日,特斯拉第七大股東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稱,計劃在股東大會上對這一績效獎勵提案投反對票。其聲明寫道:“盡管我們認可馬斯克先生憑借其遠見卓識為公司創造了巨大價值,但我們對該薪酬的總規模、股權稀釋效應以及核心人物風險未得到緩解感到擔憂。”當日,特斯拉股價跌超5%。
除2025 CEO績效獎勵計劃外,此次股東大會還批準設立約2億股的特別股份儲備,以消除薪酬訴訟持續進行而造成的不確定性,賦予董事會隨時自行決定授予馬斯克未償股份的權力。
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出租車明年量產,FSD中國或明年獲批
在此次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還披露了多項產品業務進展。據其介紹,人形機器人Optimus、半掛卡車Tesla Semi和自動駕駛出租車Cybercab都將在明年進入量產階段。其中,Optimus第一條生產線將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工廠,Semi則會在內華達州北部工廠生產。
馬斯克稱,特斯拉將以最快的節奏推出人形機器人Optimus,預計第一條生產線年產能一百萬臺,第二條生產線年產能將達到一千萬臺。“我不知道我們要把那條一億產能的生產線建在哪里,也許在火星上,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它真的會達到每年一億,甚至每年十億。”
馬斯克認為,Optimus會成為比手機、比任何消費品都更大的產品品類,最終會讓全球經濟的規模擴大十倍甚至更多。他透露,特斯拉明年量產的是Optimus第三代,接下來的Optimus 4希望能在2027年開始投產,Optimus 5則計劃在2028年推出,每一代都會有顯著的性能提升,同時生產規模也會成倍擴大。
在自動駕駛方面,馬斯克稱,FSD 14版本已經來到一個新的階段,就算是開車時發短信也沒什么問題。而當升級到14.3時,用戶甚至幾乎可以在車上睡一覺,再在目的地醒來。
他表示,盡管目前系統版本對“必須注視道路”的要求還比較嚴格,但在接下來一兩個月內,特斯拉會仔細研究安全統計數據,然后基本會允許用戶在駕駛時發短信。“實際上,這比現在的狀況要安全得多。因為目前很多人會先關閉FSD來發短信,然后再重新開啟,那反而更危險。”
據他透露,FSD有望明年2月或3月在中國獲得全面批準。
對于去年發布的Cybercab,馬斯克介紹道,其生產線位于得克薩斯超級工廠,將于明年4月開始投產。Cybercab的生產體系將更接近高產量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模式,而不是傳統的汽車裝配線,最終或許可以實現每10秒下線一輛車,“也許要花上幾年時間才能達到,但理論上甚至可以做到5秒一輛車”,從而達到200萬—300萬輛的年產能,將單車的生產成本降至2萬美元左右。
特斯拉Roadster 2的時間表也有所更新。Roadster 2披露于2017年11月,原本計劃2020年量產,但此后一再推遲。2024年二季度,特斯拉表示Roadster 2大部分工程已完成,將于2025年進入量產。此次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宣布,Roadster 2的產品發布會暫定于明年4月1日,“這將是史上最令人興奮的產品演示之一,無論它最終是否完全成功”。量產時間則大約在發布會后的12—18個月。
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共生產電動車44.7萬輛,交付49.7萬輛,同比增長7.4%,創下歷史新高。銷量的增長同步帶動營收上漲,財報顯示,特斯拉汽車第三季度營收280.95億美元,同比增長12%。但普通股股東應占凈利潤僅13.73億美元,較去年下降37%。
馬斯克稱,特斯拉在幾個月內就能實現無需監管的自動駕駛,價值主張已經遠超普通汽車,因此接下來將大幅提升產量,盡最大努力加快整車生產速度。理想狀態下,到明年年底,產量將提高約50%,預計達到260萬到270萬輛的年產量,2027年底達到400萬輛,2028年底爭取實現500萬輛。不過,馬斯克也表示,這些都是目標性數字,屬于“理想愿景”。
此外,AI 5芯片的生產計劃也已經確定,將在中國臺灣臺積電、亞利桑那州臺積電、得克薩斯州臺積電、韓國三星四地生產,并可能在一年之內轉為生產AI 6。馬斯克還透露了自建芯片工廠的計劃。“即使我們把供應商那邊的芯片產能預估到最理想的情況,仍然不夠。因此,我認為我們可能真的要建一個巨大的芯片工廠。我實在想不到其他辦法來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芯片產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