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CTV法治在線11月5日 報道,演員溫崢嶸自曝刷到AI假冒自己的直播間,上前質問竟立馬被拉黑。溫崢嶸說,“我現在就很難證明我是我。”
![]()
據報道,當前有多個直播間同時出現 “溫崢嶸” 的影像,但這些均非她本人出鏡。此類內容要么是AI合成的虛假直播,要么是盜播、錄播的過往片段。
溫崢嶸在采訪中表示,“早在4月之前,就(有人)說我出現在多個直播間,同一時段,妝發不同,不同的產品,說著同樣的話。”
![]()
![]()
溫崢嶸稱自己有一次拍完戲回到家中,當時并沒有在直播,結果刷手機正好看到“自己在直播”。“我們拍戲到很晚,半夜凌晨三四點鐘,我一進(直播間)就說‘你是溫崢嶸我是誰’,我一下就被拉黑了。”
溫崢嶸團隊的工作人員稱,年前團隊就對這種商家發了律師函,“其實這些產品我們根本就沒有推薦過,也沒有賣過。”溫崢嶸坦言,粉絲會覺得信任自己去下單,這些直播間通過AI手段混淆視聽。
11月5日晚, 溫崢嶸也轉發央視新聞微博,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起來,請認準黃v認證!非認證賬號直播、ai拼湊均為假冒。一定一定謹防上當!!
![]()
溫崢嶸 ,1977年11月2日生于中國貴州,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作品有《錯愛3》《洪湖赤衛隊》《許我耀眼》《永夜星河》《雁回時》《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等。
![]()
有粉絲“一天舉報18個”
溫崢嶸此前已明確打假
今年4月1日,溫崢嶸就曾發視頻打假,明確地表示自己只有一個賬號直播,她也支持粉絲看到了盜播的直播間進行舉報。
![]()
一名溫崢嶸的粉絲在五月時表示,自己在一天之內一連舉報了18個偽造溫崢嶸的直播間,“根本舉報不過來啊,舉報一個又新增一個。”
名人遭AI假冒事件層出不窮
專家:治理核心在于全面落實內容標識制度
演員溫崢嶸遭AI替身帶貨不是個案。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例,某公司用知名教授演講視頻AI合成聲音推廣圖書,涉事公司被判侵權,賠12萬還得公開道歉。
2025年6月,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了某公司利用AI技術冒用央視知名主持人李梓萌名義和形象的虛假廣告案。這也是北京市場監管部門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對濫用AI技術冒用知名人物形象發布虛假廣告問題首度“亮劍”。
另據央視新聞8月消息,記者發現,在網名為“我是小助理吖”的博主賬號中,已發布的17件作品,內容全部是利用AI仿冒奧運冠軍全紅嬋聲音帶貨土雞蛋的視頻,其中一個視頻點贊量高達1.1萬。
評論區顯示,大量粉絲誤以為這就是全紅嬋本人,紛紛下單購買鏈接中的雞蛋,該商品鏈接顯示已售出4.7萬件。今年4月,全紅嬋家人曾向媒體證實,全紅嬋并未給相關農產品代言或授權。
![]()
除全紅嬋外,奧運冠軍孫穎莎和王楚欽也遭遇了同樣的仿冒。在網名為“小兔真可愛”的賬號中,兩位奧運冠軍的AI克隆聲音同樣在為土雞蛋帶貨。
以假亂真的聲音再加上對奧運冠軍的喜愛,網絡博主收獲了大量粉絲的訂單。
![]()
![]()
而記者發現,AI仿冒名人的亂象遠不止帶貨,還有部分自媒體博主克隆名人的聲音后進行24小時語音直播,演員靳東是被仿冒最多的對象。
近兩年,AI深度合成名人、換臉換聲的視頻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對此,專家表示,治理的核心在于全面落實內容標識制度,需嚴格區分AI技術的合法應用與非法濫用。今年9月1日起,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開始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都要“亮明身份”,即添加標識以明確其來源和真實性。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CCTV法治在線、大皖新聞、錢江晚報、央視新聞、當事人社交賬號、央視財經、此前報道等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劉雪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