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11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東盟:快速邁向區域繁榮與伙伴關系近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簽署所帶來的進展,標志著亞洲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合作邁出了歷史性一步。隨著該議定書簽署,在全球貿易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與東盟深化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這讓整個東南亞地區都充滿了樂觀情緒。該議定書受到廣泛歡迎,并承載著更多希望與期待。
東盟成立于1967年,目標包括加速經濟增長、確保區域和平與穩定以及促進區域社會文化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東盟如今已擴大到包括11個成員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和東帝汶——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區域聯盟之一。它將吸納更多國家加入。巴基斯坦目前也在密切關注東盟的發展。
東盟秉持合作、互不干涉和共識的原則,從最初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政治安全對話論壇,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共同體——東盟經濟共同體。目前,東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其國內生產總值總和超過3.9萬億美元,人口超過6.8億,在貿易和投資方面擁有巨大潛力。
中國的崛起及其巨大的經濟實力對東盟有益,30多年來,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一直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石之一。中國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僅2023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規模達6.41萬億元人民幣,充分體現了雙方經濟聯系的深度和韌性。中國高度重視東盟。雙方都是密切關系的受益者,合作成果正惠及雙方民眾。
10月28日簽署的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標志著這一伙伴關系實現了質的飛躍。該議定書對原有自貿協定進行了現代化升級,合作范圍涵蓋9個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和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它有望為該地區的企業打造一個更開放、高效和包容的貿易環境,鞏固亞洲作為全球增長引擎的地位。中國正與東盟分享發展經驗,并加大投資力度。與此同時,東盟在各個層面向中國敞開大門,并在多個方面,尤其是政治和外交領域,展現出更加一體化的姿態。
中國正在將其提出的多項倡議推廣至全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不止于降低關稅,還為打造一個更智能、更綠色、聯系更緊密的亞洲奠定了基礎。其對命運共同體理念、數字經濟和可持續貿易的重點關注,既順應了全球趨勢,又貼合了地區實際情況。對東盟國家而言,其益處是多方面的。
貿易擴大:降低貿易壁壘和改善市場準入將刺激商品、服務和技術領域的跨境商業活動。
投資增長:穩定且可預測的政策將吸引更多外國直接投資進入制造業、可再生能源和物流領域。
創新生態系統:數字貿易和智能技術領域的合作將培育初創企業,并提升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可持續發展:在綠色能源、碳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合作,將確保區域的長期韌性。
在一個因保護主義和政治極化而日益分裂的世界里,中國-東盟伙伴關系猶如一盞建設性合作與互利共贏的明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強化了一種共識:繁榮的最佳途徑是合作,而非脅迫。
對于亞洲及其他地區而言,中國與東盟的伙伴關系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勝利的故事,更是團結、信任和共同愿景具有持久力量的有力證明。未來屬于亞洲,屬于亞洲世紀!(作者澤米爾·艾哈邁德·阿萬是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從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