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航母尼米茲號在南海連續失事墜機,暴露美軍老化、濫用及維護問題,忽略系統性隱患。中國福建號航母將服役,電磁彈射領先。”
![]()
▲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航母政策出現嚴重錯判 (AI生成圖)
原文標題:美航母墜機暴露老化 福建號電磁彈射領先
作者:黃東
2025年10月最后一周是美國航母的黑色日子,掀動了列強海軍的霸權版圖。
首先10月26日下午2點45分至3點15分僅半小時內,美國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的MH-60R海鷹直升機和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接連在起飛時失事墜落南海,損失接近9千萬美元(約6.4億人民幣),好在兩機共5名飛行員成功獲救。
以美軍事故分級標準,屬于最嚴重的A級,余波間接影響遍及美軍全部航母及艦載航空兵。
1
特朗普對意外輕描淡寫
根據美國海軍統計,在2025財年已發生11起A級事故,達到10年來最高水平。
現在并非航母和艦載機處于飛速發展的過渡期,比美國航母每年摔掉上百架飛機的1950年代,安全性已高很多。不過飛機單價也水漲船高,由幾十萬美元漲至近億美元,產能卻反過來大幅下降。
尤其是今天的美軍已不是冷戰時全盛期的美軍,總統跟海軍也沒有淵源。凡此種種令當年摔機可能是小菜一碟,不過今日可能是萬眾矚目罵聲不絕的憾事。
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批評海軍,但也沒有思己過,只是輕描淡寫地披露,事故可能由于燃油受污染所致。下面就來看看這個可能性有多高,讓焦點從飛機移回尼米茲號本身。
![]()
▲ 美國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退役前晚節不保
其實這趟南海之旅已是該艦退役前最后一次遠航巡邏任務,之后將回到諾福克港卸下有用設備,到拆船廠結束其輝煌歷程,最重要是抽出A4W核反應堆封存。這是繼十多年前企業號后,世界上第二艘退役的核動力航母。
50年前越戰結束美國一片愁云,此時誕生以二戰打敗日本的海軍名將尼米茲命名的全球最先進最巨型航母,肩負起重振美軍的艱巨任務。其一生可謂歷戰多番、貢獻良多、不辱使命,可惜這次晚節不保而退役。
作為全球至今唯一量產型核動力航母首艦,具里程碑意義長期被視為航母標竿,10艘后繼艦一直生產至本世紀初,經多次升級改良性能至今無出其右。
不過戰艦50歲已相當于人類100歲,加上美國造船業空洞化,新艦產能青黃不接,本身已有隱患。
2
特朗普不重視航母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總統一向視航母為消防隊與萬應靈丹,海外有事總是先問航母在哪?尤其是特朗普從未認真顧及航母生產、維護、保養、訓練、任務全壽命期如何平衡及用之有道,由奧巴馬時期已出現的問題仍未解決且在惡化。
赴中國南海航行是在高威脅下作高強度任務,現在連打擊加勒比海販毒船也要顧及。更別說這兩年中東戰爭航母一直在紅海徘徊戒備及作戰,海軍早已疲于奔命。
航母無處不在的代價是高昂的,這需要減少航母每年維修保養和訓練時間配合。
![]()
▲ 墜毀的美國海鷹直升機,造價4,300萬美元(約3億元人民幣)
無論航母和核潛艇,1/3在海外,1/3維修保養,1/3穿梭訓練是正常狀態,美國航母一趟任務周期最多半年,但在拜登時期已開始延至8個月,人和機器都不能充分休息,故障失事率明顯增加。
以同級的杜魯門號今年兩次意外可見,2月12日該艦在蘇伊士運河與貨輪相撞受損,只能到附近希臘克里特島緊急修理,舊傷未愈12日后又匆匆返回紅海待命。4月18日因躲避胡塞武裝導彈襲擊,發生把一架戰斗機摔下海的罕見意外。
該艦回到母港后,至今仍在等待修理關鍵飛機升降機,不禁令人懷疑今日美軍是否仍能像1942年珊瑚海海戰中受重創的約克城號航母,3天完成3個月工期重返戰場,在中途島戰役大敗日軍扭轉戰局的奇跡再現?
同級較新的杜魯門號尚且如此,更舊的尼米茲號狀態自然也好不到哪里。
特朗普的燃油污染說不能排除,但出事后未及調查已得出結論,作為證物的兩架飛機仍在千米深海底,出自三軍司令之口是否有欠科學?我先從另一角度推測:可能因為該艦即將退役,在長期壓力下官兵繃緊的神經已提早放松引致人為意外?
![]()
▲ 杜魯門號因躲避胡塞武裝導彈襲擊,發生把一架戰斗機摔下海的意外
燃料受污染從美艦維修保養概況分析似有道理,雖然JP-5航空燃油質量穩定,但艦上燃料艙儲存的近萬噸燃油,不排除水分過多,滲入雜質特別是最危險的金屬微粒,這都可能引起飛機心臟衰竭,起飛時推力和升力不足墜海。
結合尼米茲號已有50歲高齡,艙底有少許雜質理論上可能性比其他艦為高,但目前仍言之尚早,不過打撈飛機并不容易。
前面說過特朗普沒有思己過,也是潛在隱患,除了濫用航母,大削聯邦預算和人手也是問題。需知道很多軍隊非作戰任務為了節約,早已大量假手于文職人員和分判商處理。
如今包括負責燃料的文職人員也自身難保,航空燃油質量是否可靠是有疑問的。加上10月特朗普的親信防長赫格塞斯宣布推行「特式軍改」,大大挫傷軍隊士氣令上下軍心不穩。
3
特朗普無知廢除電磁彈射
特朗普對海軍的認知也教人震驚,10月才剛說要重新發展二戰時的戰列艦,余波未了另一震撼彈在他訪日時引爆,列強海軍無不愕然:竟說要取消繼續使用先進的電磁彈射器,在新生產的航母上重新使用尼米茲級上成熟可靠相對便宜的C-13型蒸汽彈射器。
兩枚「震撼彈」首先必定震倒美軍,笑不攏嘴的自然是中國海軍,可能從此世上只有中國電磁彈射器這一株獨苗也說不定,兩國航母發展是否真的此消彼長值得高度關注。
![]()
▲ 中國福建艦,以電磁彈射器取代蒸氣彈射器
有傳C-13彈射器生產商已經破產,就算并非如此,但要重新組織其他供應商再產零部件亦非短期能成事。拆卸尼米茲號的舊貨也只能解一艘新艦之急,尚未算要大幅修改新艦結構,牽一發動全身又豈止一處?
有趣的是尚未服役的福建號航母,中國人是反方向以電磁彈射器最終取代了已成熟的蒸氣彈射器一步到位,如今美國人反而想退而求其次了。
除了彈射效率低,蒸氣彈射器還有一項沒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重大缺陷。
這在上世紀并沒有問題,但在今天無人戰爭正在走來的新世代,難以適應無人機使用,無法靈活調整有人機及無人機彈射功率的新航母,其戰術彈性非常有限。
如果特朗普君無戲言,哪怕美國未來的是使用蒸氣彈射的Al航母,在現代戰爭中也將是未面世已落伍的景泰藍而已。
無獨有偶的是在上周,美國假想敵中國的航母相關新消息也不止一項。決心使用電磁彈射器的福建艦彈射飛機影像已越來越多;另外根據外國商業衛星公司照片分析,該艦早前一直在南海試航,上周已回到海南母港。
![]()
▲ 墜毀的美國超級大黃蜂戰斗機,造價5,100萬美元(約3.6億元人民幣)
看來正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包括近日可能涂上舷號,服役儀式所用的嘉賓觀禮臺也已開始搭建。一旦飛行甲板上的18舷號出現后,相信本月內將正式入列南海艦隊,結束歷時數年的漫長試航。
中國的新航母在南海,而美國的艦載機掉進了南海。
被軍迷稱為小黃蜂、外形酷似失事的美國超級大黃蜂戰機的國產新型超音速艦載戰斗教練機,上周已在南昌首飛成功。
該機技術源自90年前沈陽601的一個夭折隱形戰機方案,屬于沈陽技術支援南昌的新合作項目。未來亦將配備于以電磁彈射的076兩棲攻擊艦上擔任作戰任務,并且擁有廣闊的出口前景。
本文刊載于亞洲周刊2025年第45期
文章與雜志內容相比有刪節
策劃:邱立本
編輯:田志豪
審核:宋陽標
出品:香港 亞洲周刊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