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與俄聯邦安全會議常務成員舉行會議,指示相關部門提交有關核試驗準備工作的建議方案。無論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還是俄國內輿論,都將普京的最新表態視作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直接回應。
特朗普日前表示,他已向五角大樓下達指示重啟核武器試驗。西方媒體稱,特朗普此舉引發了人們對美國主導的新一輪全球核軍備競賽的擔憂,而俄方言論進一步表明這兩個擁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正迅速接近可能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急劇升級的一步。
不過,不少俄媒認為,俄羅斯通過此次會議向美國發出了明確信號,呼吁美方考慮后果,進而放棄任何形式的核試驗。由于美國能源部長表示總統下令進行的核試驗將不包括核爆炸,有專家對美媒表示,俄方對美國的矛盾表態感到“困惑”,澄清相關言論將有助于降低局勢升級風險。
俄媒:幾乎整個領導層齊聚克里姆林宮
據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主持召開了俄聯邦安全會議常務成員會議。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會議原計劃重點討論運輸安全問題。然而,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要求與會成員首先就華盛頓宣布重啟核試驗一事發表評論。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此類會議以前通常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而這一次,幾乎整個國家領導層齊聚克里姆林宮,包括軍方、政府、總統府和議會。
普京在會上表示,俄羅斯始終嚴格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義務并將繼續恪守,除非其他國家進行核試驗。正如他2023年指出的,如果美國或者其他條約締約國進行此類試驗,俄羅斯將采取對等的回應措施。他責成俄外交部、國防部、情報部門和相關民事部門進行研判,并就可能開始的核試驗準備工作提交協調一致的建議。
普京稱該問題事關重大,并請俄防長別洛烏索夫、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俄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發表意見。據報道,別洛烏索夫表示,美國近年來相繼退出一系列軍控和裁軍條約,并積極發展進攻性戰略武器,包括研制“哨兵”新型洲際彈道導彈。這意味著俄羅斯應保持核力量的戰備狀態,適當給予回應。鑒于此,俄防長稱“立即開始準備全面核試驗”是明智之舉,位于北冰洋的新地島試驗場已做好準備,可很快進行核試驗。
包括美媒在內的西方媒體普遍將俄方言論視為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回應。上周四,他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由于其他國家正在進行相關測試”,他已向五角大樓下令“立即”重啟核武器試驗。隨后他在乘坐“空軍一號”返回美國途中,再次稱美國需要進行核試驗。2日,他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美國將重啟核試驗。美國能源部長賴特同一天則出面解釋稱,特朗普總統此前下令恢復進行的核試驗將不包括核爆炸。
不過,在5日舉行的俄聯邦安全會議常務成員會議上,納雷什金說,俄駐美外交機構已聯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務院,要求對特朗普涉及核試驗的言論作出具體解釋,但美方暫未給出實質性答復。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格拉西莫夫在會上表示,“美方可能會繼續回避給出官方解釋,但這毫無意義,因為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相應措施,就會錯失及時回應美國行動的時間和機會”。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日接受塔斯社采訪時強調,普京總統并未下令啟動核試驗準備工作,而是要求研究啟動準備工作的適當性。總統的立場非常明確,俄羅斯將繼續履行全面禁止核試驗的義務。他還表示,總統并未為起草相關建議設定具體期限。莫斯科需要在作出進一步決定之前充分了解美國的意圖。
俄專家:這是一個信號
美方不乏借俄羅斯高層最新言論渲染后者“威脅”的聲音。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5日聲稱,俄方言論一方面符合其與烏克蘭沖突相關的核威懾邏輯,另一方面不斷加劇核風險,并破壞現有核秩序。
美媒還提到,在特朗普最初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已向五角大樓下令“立即”重啟核武器試驗之前,俄方接連測試了兩種戰略武器。10月26日,俄方宣布,配備核動力裝置的無限射程“海燕”巡航導彈完成了最終測試。NBC稱,該導彈能夠突破美國的防御系統。29日,俄方又宣布俄水下無人潛航器“波塞冬”測試“取得巨大成功”。據俄媒報道,“波塞冬”洲際無人潛航器借助核動力裝置能在深海高速航行,可發射帶有核彈頭的魚雷。佩斯科夫30日回應稱,俄方相關測試是其防御系統的一部分,而非核試驗,且俄方不認為俄美之間新一輪軍備競賽已經開始。
另一方面,俄羅斯《觀點報》引述俄軍事專家科久林的觀點稱,普京總統在安全會議上的講話證明了俄羅斯在與美對話中的堅定立場。這是一個信號,表明俄在核問題上不會放棄自己的立場,但也不會提高賭注。
也有俄專家再次點出美方觀點模糊性的問題。據俄《消息報》報道,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專家科爾圖諾夫稱,美國的立場仍然模糊不清,甚至模棱兩可,特朗普提及的恢復核試驗,其具體含義尚不明確,而俄羅斯的立場則非常明確。
在俄召開此次安全會議之前,美國進行了洲際彈道導彈試射。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試射一枚未攜帶彈頭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事先已獲悉此次導彈試射。
此外,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5日,發布在“真實社交”網站的一段似乎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中,特朗普重申了他重啟核試驗的意圖。但在當天晚些時候于邁阿密舉行的美國商業論壇上,他又稱美俄中三國“可能制訂一項無核化計劃”。
CSIS高級研究員希瑟·威廉姆斯表示,特朗普總統最初言論的潛在含義仍然不明朗,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會恢復核試驗,以及如何恢復。有關美國政策方向的更多信息將有助于降低未來局勢升級的風險。
“俄方不會率先采取行動”
CNN稱,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和美國均未進行過核武器試驗,并且都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締約國。美國核威脅倡議協會(NTI)稱,俄羅斯(蘇聯)上一次進行核武器試驗是在1990年10月,之后承諾暫停核試驗。而美國上一次引爆核裝置進行核試驗是在1992年。
NBC稱,特朗普要求重啟核試驗的命令遭到核科學家和防擴散專家的廣泛批評,他們認為華盛頓從實彈演習中獲益甚微,反而可能助長莫斯科等方面的氣勢。美國《新聞周刊》引述該國軍控協會執行董事金博爾的話稱,特朗普的言論“將引發強烈的國際反對,可能觸發美國對手的核試驗連鎖反應,并徹底破壞《核不擴散條約》”。專家表示,美國目前只有一個可行的試驗地點,即位于拉斯維加斯附近的內華達核試驗場,金博爾稱,該試驗場至少需要3年時間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俄羅斯《消息報》引述俄高等經濟學院專家蒂格蘭·梅洛揚的觀點指出,美國恢復核試驗可能會導致冷戰結束后建立的約束機制遭到削弱,進而破壞國際穩定。與此同時,盡管有諸多原因,但俄方不會率先采取這樣的行動,因為俄方明白這將結束全球暫停核試驗的局面,并對戰略穩定構成威脅。
(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