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玲
![]()
《誰點亮了數學的星空:近現代數學群星錄(上)》《誰開啟了數學的新篇:近現代數學群星錄(下)》:黃鋼著;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翻讀黃鋼教授所著的《近現代數學群星錄》,有一種登頂俯瞰、蕩氣回腸的感覺,讓人感嘆原來數學書也可以寫得這么有趣、這么有溫度。
牛頓首創微積分,“仿佛為世界帶來了一把金鑰匙”。《近現代數學群星錄》從牛頓起筆,講述近現代史上60多位數學大家的生平事跡,展現其數學思想的成就和貢獻。上冊介紹的數學家,涉及分析學、代數學、幾何學等經典數學分支的發展;下冊增加了維度,講述第三次數學危機、各國數學學派,其中第四篇以“華夏之光”為題,集中介紹了陳省身、華羅庚、蘇步青、許寶騄、丘成桐等在“數學銀河”里熠熠生輝的華人數學家。
大道至簡。《近現代數學群星錄》揭示了數學之美在于簡潔準確,在于它解開了大自然的奧秘。從天體物理到流體力學,從聲音傳播到光線描述,從機器運轉到星球運行,數學家們通過發展完善數學理論,不斷解釋大自然規律。數學有思維之美、邏輯之美、形式之美、深刻之美。《近現代數學群星錄》多處引述數學大家關于數學之美的經典名句,黑格爾說“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雅可比說“數學如同音樂或詩”。作者受此熏陶,寫道:“牛頓力學的三大定律,如同《道德經》,大音希聲,大哲風范;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仿佛《楚辭》,姿態高雅,流暢自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正如《心經》,四兩撥千斤,簡潔而美妙。”
讀完《近現代數學群星錄》不難得出結論:數學是世界上最抽象又最實用的學科之一。宇宙之大、離子之微、火箭之快、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計算之妙、日用之繁,無處沒有數學。書中列舉了許多關于數學應用的成功案例:拉普拉斯利用微分方程計算了天體運行軌跡,分析了月球的環繞運動規律;高斯和韋伯畫出了世界第一張地球磁場圖;貝葉斯理論在當今已涉及廣闊領域,從物理學到醫學,從生態學到心理學,其應用到處都有。現在,國家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學這個基礎學科必定有更大用處、更大作為。
數學家性格風格各異,但成長之路有跡可循,不乏共性。比如,信念堅定。希爾伯特的23問至今仍未完全解決,但他堅信“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這一雄心壯志就銘刻在他的墓碑上;黎曼一生清貧,家庭不幸,身體多病,但他依然全身心投入數學研究之中,40歲離開人世,留下了不朽思想和永恒貢獻。再比如,淡泊名利。陳省身毅然放棄在國外的優渥生活,于1937年回國培養數學人才,助力中國數學崛起;佩雷爾曼生活清貧,成功證明龐家萊猜想,解決了困擾數學界長達百年的難題,但他多次拒絕崇高榮譽和豐厚獎金。還比如,專注執著。費馬從未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教育,但他將數學作為一生的業余愛好,不離不棄,貢獻卓著,被譽為“業余數學家之王”;華羅庚家境貧寒、身體殘疾,從初中文憑到大數學家,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
《近現代數學群星錄》有助于專業讀者深入理解數學家之間的聯系、影響和互動,整體把握近現代數學的發展。同時,它對數學魅力深刻而生動的揭示,非數學專業的人也能看得進去、看得明白,讓青少年讀者埋下興趣的種子,讓大眾讀者了解數學與各學科的不解之緣,涵養人文素質。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7日 20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