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當你網購的時候,有沒有一瞬間懷疑過對面的身份?
你在購物平臺看到了價格合適的好東西,也許是個心儀已久的相機,也許是一臺打折的音響。
點開頁面,賣家語氣親切、回復迅速,還發來了身份證照片,看起來一切都沒問題。
你匯款了,期待著快遞信息彈出,卻等來了永遠的沉默。
![]()
法國的Sam就是這樣被騙的。被騙的錢不算少——1335歐元,一臺“永遠寄不來”的混音臺。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在過去七年里,一個名叫Axel B.的男子,靠著假冒賣家身份,把全國各地的買家都騙了個遍。
上百名受害者的錢,成了他在線賭博的“籌碼”,也成了無數人至今心里的陰影。
![]()
2021年秋天,Sam正在為自己弟弟找音樂設備。疫情之后,弟弟的工作受到影響,他想重新開始,需要一臺混音臺。
于是Sam上了法國最大的二手交易網站Leboncoin,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則廣告——一臺價格合適、描述詳細的混音臺。在無數售賣的貼子里,這一篇毫無特殊和異樣。
賣家出售混音臺和相機,態度熱情、專業,語氣里透出一種讓人放松的自信。
![]()
“他真的很會博取信任,” Sam回想起來仍然感嘆。
他們一開始在網站上聊,后來又轉到WhatsApp。對方聲音平和,談起設備來頭頭是道。甚至還發來了語音和視頻,展示機器的外觀,還順手發來了一張護照照片,以及一張他本人拿著護照的自拍。
這一切讓 Sam 完全放下了防備。畢竟,騙子不會這么“真誠”吧?尤其是那張帶護照的照片,幾乎打消了所有疑慮。
![]()
交易開始得也很順利。對方提供了一個銀行賬戶,要求轉賬到愛爾蘭。
Sam照做了。但沒多久,賣家發來一條消息,說錢“出了點問題”,系統沒收到,讓他重新匯一次。到這一步,可能有人開始覺得不對。但,賣家把錢退回來了。主動退錢,讓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是個真的只是個意外。
于是,Sam完全相信了對方,并再次匯款。然而那之后,賣家卻再也沒有回過消息。混音臺成了空中樓閣,賣家的頭像永遠灰掉。
他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
在Sam自己調查之前,他還不知道,這個“賣家”早已被警方盯上好幾年。
早在2018年,Hauts-de-Seine省Chatenay-Malabry警局就開始調查這個叫Axel B.的人。
那時,他的住址還在巴黎南郊,警方從全國各地收集了40多起類似案件,總金額約5萬歐元。
![]()
這人行騙的模式出奇地簡單:他在各大網站上(Leboncoin、Facebook、Audiofanzine)發布各種電子產品——相機、混音臺、音響……
看起來像是普通的二手好價。等人上鉤,他就會要求“先付款”,并“貼心”地發身份證、RIB銀行賬戶、甚至“貨品視頻”,來打消買家的疑慮。
結果都一樣,一旦錢到手,他就消失。警方寄出的傳喚信件都成了“地址不存在”的退信。就這樣,這個假賣家在網絡的陰影里繼續游走,一邊換身份,一邊繼續騙人。
![]()
被騙的錢要不回來,但Sam沒有認輸。他越想越不甘心,決定自己去找出這個人。
通過論壇Audiofanzine,他偶然認識了另一個被同樣方式騙過的受害者。兩人一聊,才發現對方的騙子用的身份照片,和Sam遇到的一模一樣。
再順著照片查下去,他們找到了被冒名頂替的真實“身份證主人”,也逐漸拼湊出了真兇的輪廓——Axel B.。
![]()
那之后,Sam成了“義務偵探”。他在社交平臺上建了一個專門揭露Axel B.的群組,只要發現對方在網站上發新廣告,他就立刻留言警告:“小心,這個人是騙子!”
他們還不斷舉報、發布警示帖,一次次讓對方的假廣告被下架。
“那段時間,他一發廣告,我就跟上。他刪一個,我再發一個,”Sam說。從被騙者到“追蹤者”,這場“復仇”成了他心里的執念。
![]()
警方的調查也沒有停下。到2021年5月,他們終于發出了對Axel B.的通緝令。
消息顯示,他已不在法國,行蹤輾轉西班牙。直到2023年3月,警方才在西班牙找到他,并在次月將他帶回法國,移交給南泰爾(Nanterre)法院。
調查結果讓人瞠目結舌——這名年僅32歲的男子,自2016年以來開了38個銀行賬戶(多數在立陶宛),還使用過15條不同的電話線。
他騙來的錢并沒有投資,也沒有藏匿,而是幾乎全砸進了網絡賭博。
![]()
面對法官,他承認了大部分事實,說自己“沉迷游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聽起來像悔意,但三個月的拘留后,他就交了2.5萬歐元保釋金,被釋放在外,接受司法監管。
這起案子在2024年3月被正式移交審判,可過程也沒那么簡單。檢方原本希望讓所有179名受害者都參與審理,但最后,法官只接受了51起案件。
為啥?理由是:Axel B.有時以自己名字行騙,有時冒用他人身份。
![]()
難道用真名就不算了?是的。按照法國法律,如果他以自己名義與買家私下交易、沒有“虛構場景”,那就不算刑事詐騙,只能算民事糾紛。
簡單來說,就是——“說謊不等于詐騙。”
聽上去荒唐,但法律確實這么規定。只有那些被他用假身份欺騙、通過“虛假文件”和“偽造身份”騙錢的案例,才算“構成詐騙罪”。
于是,128名被騙者被排除在起訴之外,他們的錢可能永遠拿不回來了。
![]()
2025年11月4日,這場長達七年的騙局,終于在南泰爾法院第十四審判庭 開庭。
檢方堅持認為,Axel B.的行為“遠超一般的謊言”,他系統性地用“建立信任”的手段來繞過平臺保護機制,誘導他人匯款,這就是典型的“詐騙”。
而法官則引用判例指出:“單純的不履行合同,哪怕有欺騙,也不足以構成刑事詐騙。”
![]()
這種分歧讓案件顯得格外復雜。畢竟,互聯網交易里,信任和風險幾乎是同義詞。
Sam的那1335歐元,對法庭來說也許只是證據上的數字,但對他來說,卻是幾個月的積蓄,還有弟弟重新起步的希望。
“對我們來說,這不只是錢的問題。” 他的律師Mélody Blanc說,“那是生活里的信任,是普通人一點一點攢出來的安全感。”
![]()
面對這些指控,Axel B.沒有再狡辯。他承認自己確實沉迷網絡賭博,所有騙來的錢都在游戲中輸光。
法官沒有采信“賭博成癮”的辯護理由,認為“動機在刑法中并不影響罪責”。
最終,洗錢指控被撤銷,因為錢沒有“被轉移或掩蓋”,而是直接在游戲網站里輸掉。
至于賠償?那些被排除的128名受害者,只能去打民事官司,而時間一久,他們還得面對訴訟時效的限制。
![]()
案件開審那天,Sam坐在旁聽席。他的案子不在那51起之中,但他還是來了。
“我只是想替那些不能來的受害者看一看,聽一聽。”
在那七年里,他從一個被騙的普通人,變成了半個網絡偵探。他知道每個細節、每個受害者的故事,也見證了騙子的崛起與墜落。
現在,案件終于進入尾聲,而那些被卷入的普通人,也終于看到了一個句號——哪怕只是法律意義上的。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faits-divers/il-vous-mettait-vraiment-en-confiance-la-redoutable-arnaque-du-faux-vendeur-en-ligne-et-ses-articles-jamais-livres-04-11-2025-VJIETG5RYZA6TE4E7RXNF3WMKM.php
文|小月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