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 吳蔚
日前,在第八屆中國企業論壇“以評促建 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平行論壇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李鎮出席并致辭,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了第二批5個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同時公布了16個行業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進展成效跟蹤評估結果。來自石油煉化、醫藥、建材、物流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及行業協會代表,圍繞指標體系解讀與企業建設實踐展開深入分享,為我國世界一流企業建設路徑明晰方向。
李鎮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把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國資央企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創新樹立“五個價值”導向,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雁陣梯隊”基本形成,部分企業綜合實力達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下一步,要在以評促建中找準方位、在以評促建中鍛造長板、在以評促建中補短強弱、在以評促建中深化改革、在以評促建中強化保障,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增5個行業指標
央企“雁陣”亮相
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委員、駐會副會長李冰在以“強化指標體系運用 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建設走深走實”為題的主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第二批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的核心內容。此次發布的內容,涵蓋石油煉化、醫藥、建材、物流、檢驗檢測等5個行業,沿用“5-20-50”指標框架體系,以國有經濟“五力”即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核心導向,結合各行業特性設置差異化二級、三級指標,實現評價標準的精準適配。
同時,覆蓋16個行業的中央企業建設世界一流進展成效跟蹤評估結果揭曉。在45家參評中央企業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13家中央企業躋身世界一流建設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各有13家中央企業,6家中央企業位列第四梯隊。分行業來看,中央企業在多個領域具有領先優勢。電網、油氣勘探開發、發電、信息通信、冶金、礦業、交通裝備制造、遠洋運輸、建筑、石油煉化、物流等11個行業均有企業進入行業前三位;汽車、航空運輸、醫藥、建材、檢驗檢測等5個行業,則被確定為未來發力的重點方向。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參與評估的11個行業,除了首批已進入世界一流方陣的10家企業全部保持在第一梯隊外,今年又有中國三峽集團和中交集團進入第一梯隊。新增參與評估的5個行業中,中國石化進入第一梯隊。
“近年來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整體表現向好,高質量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部分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企業的水平。”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表示,在“十五五”時期,國有企業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履行服務國家戰略導向的功能使命,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為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行業標桿領航
共探企業實踐路徑
在主題交流環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鐘韌介紹了石油煉化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在國有經濟“五力”一級維度之下,選取體現行業不同外部環境、要素供給、市場需求、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指標,形成包括規模實力、創新布局、治理現代、功能發揮、風險管控等在內的19個二級指標,以及51個三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
鐘韌表示,中國石化把對標工作作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系統謀劃部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三步走戰略路徑。第一步是到2028年,以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標志,全面邁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第二步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第三步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曲孝利介紹了建材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并分享了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曲孝利表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錨定一流戰略定位,聚焦一流產業結構,打造一流創新能力,發力一流資本布局。作為首批轉正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探索形成以資本為紐帶、以公司治理體系為支撐、以投資閉環管理體系為工具的投資公司特色發展模式。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一是戰新產業加大布局,搶占“新賽道”。近三年戰新產業收入站穩千億規模、利潤站穩百億規模,收入占比從29%增長到41%;二是基礎建材強基轉型,構筑“新優勢”。“十四五”以來,水泥、商混、骨料單位成本同比分別下降20%、30%、3%,特種水泥銷量增長53%;三是兩個市場協同深耕,拓展“新空間”。近三年國際化收入增長29%,占比提升7.1個百分點,國際化指數增長4.6個百分點。
對標世界一流
鞏固產業競爭優勢
“為切實做好培育行業世界一流企業的工作,首先要清楚認識我國化學原料藥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我國化學原料藥產業處于全球醫藥供應鏈的頂端,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在全球醫藥產品供應鏈中處于重要位置。”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資深會長潘廣成在解讀醫藥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時表示。同時,潘廣成強調,鞏固我國化學原料藥的國際競爭優勢的著力點包括:調整原料藥產業結構,加快綠色創新和應用,推動建設集中生產基地,優化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化學原料藥企業。
“現代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行業。我國有望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最大物流市場:2025年社會物流總額有望突破370萬億元、物流業總收入將首次超過14萬億元、物流企業前50名營業收入將超過2.3萬億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胡大劍表示。
胡大劍介紹,物流行業世界一流企業指標體系在國有經濟“五力”一級維度以下,設置21個二級維度、共計48個三級指標。“從對標世界一流情況分析,我國物流企業行業競爭力穩步提升,部分領域已具有比肩世界一流企業的實力,但仍存在國際物流保障能力短板突出、全程物流服務控制力不足、企業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創新發展驅動力不強等問題,綜合競爭力仍需提升。”胡大劍建議,支持物流央企做強做優做大,支持物流資源全球化布局,支持央企物流數據開放互聯,支持央企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與會人士表示,此次平行論壇的舉辦,不僅完善了世界一流企業評價體系的行業覆蓋,更通過政企研多方對話凝聚了建設共識。隨著評價指標的落地實施與企業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國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將進入精準施策、全面提速的新階段。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