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基于這一關鍵時期國際國內形勢和主要目標的實現,《建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分領域部署了“十五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其中,加快建設“XX強國”“XX中國”成為《建議》中的亮眼詞匯,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眾多領域。比如,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提到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提到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在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中,提到金融強國;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提到貿易強國;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提到農業強國;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提到海洋強國;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中,提到文化強國、體育強國、旅游強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到健康中國;在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中,提到美麗中國、能源強國;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中,提到平安中國。
在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從多個領域布局加快建設“強國”、扎實推進“中國”建設,其深層次的含義是什么?
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安排的縱深部署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對此作出分兩步走的戰略性安排和總體部署。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這個“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關鍵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安排,體現了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結合對國際國內形勢走勢的最新研判,作出強國建設的階段性安排,并根據新的發展要求,增加了新的強國建設目標。從根本上說,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咬定目標、保持定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十五五”關鍵時期進行的一次縱深部署,也是一份全面的行動指南。
二、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具體舉措
黨的二十大擘畫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如果以黨的二十大召開時間(2022年)為起算點,到本世紀中葉,需要六個五年的階梯式推進計劃。而編制五年規劃并動員全國力量集中精力接續奮斗,正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建設、改革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建議》對“十五五”關鍵時期加快建設哪些“強國”、扎實推進哪些“中國”,進行詳細周密、內容具體、指向更強的部署,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只有在每一個階段中實現一個一個的強國“小目標”,才能最終完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個大目標。
三、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綜觀整個《建議》,無論是開篇還是各個分領域開頭的文字,都清晰傳遞出“十五五”時期的舉措始終貫穿著“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線。
《建議》在各領域布局的“強國”“中國”建設,既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具象化呈現,也是“循道而行”的行動宣示。以若干個“強國”“中國”建設,以點帶面、以線帶片,形成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性重要支撐。再加上《建議》謀劃的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等,共同繪成“十五五”時期,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新篇章的壯麗圖景。
( 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委黨校)
原標題:《“十五五”關鍵時期,建設這些“強國”“中國”有何深意?》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本文作者:黃辭海
題圖來源: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shhgcsxh@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