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11月5日訊11月5日下午,2025第三屆成都國際文學周系列活動再迎高潮。知名作家楊紅櫻攜首次挑戰歷史題材的新作《成都往事》,走進崇州文軒?軒客會書店,與現場百余位書迷深度對話,分享“文字里的成都記憶”,并首次透露作品已啟動劇本創作,預計明年完成,有望改編為電視劇與觀眾見面。
![]()
鄉音開場引共鳴 土生土長成都人書寫“城市情書”
當日15時,活動在楊紅櫻地道的成都話中拉開帷幕。她現場朗讀《成都往事》中一段關于“麻婆豆腐”的描寫,細膩的市井細節與鮮活的方言表達,瞬間喚醒觀眾的成都記憶,臺下掌聲此起彼伏。
“我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在北京定居20年,對故鄉的思念反而越來越濃。”談及創作初衷,楊紅櫻坦言,過去40年深耕兒童文學,陪伴幾代人成長,而《成都往事》是她“為自己寫的一本書”。作品聚焦20世紀70至90年代成都社會變遷,以小人物視角串聯起九思巷的老時光、街邊的擔擔面攤、家門口的銀杏樹等生活場景,被讀者譽為“獻給成都的情書”。
“寫作不只是講故事,更是打撈城市精神。”楊紅櫻表示,希望通過書中的地名、方言與生活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一個“有血有肉、真實可感”的成都,喚醒大家對舊時光的溫潤回憶。
從“馬小跳”到“成都往事”轉型創作更自由從容
作為中國兒童文學領域的旗幟性人物,楊紅櫻的“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陪伴無數孩子成長。此次推出《成都往事》,是她首次涉足歷史題材創作,風格從兒童文學轉向成人文學領域。
“兒童文學創作要兼顧教育意義與兒童認知,立意、構思、遣詞造句都要格外嚴謹。”楊紅櫻分享轉型心得時說,《成都往事》是一次“從心出發”的創作,更自由、更從容,“比如我癡迷的細節描寫,在這本書里能酣暢淋漓地發揮,用原汁原味的成都話,講蕩氣回腸的成都故事。”
現場有讀者提問“轉型是否有壓力”,楊紅櫻笑著回應:“寫故鄉的故事就像和老朋友聊天,熟悉又親切,這種情感支撐讓我敢于突破。”
互動環節溫情滿溢 六年級學生請教寫作技巧
在讀者互動環節,現場氣氛熱烈。提問的讀者中,既有看著“馬小跳”長大的年輕群體,也有被《成都往事》歷史質感吸引的中老年書迷。大家的問題涵蓋童書創作初心、《成都往事》歷史細節考證、角色塑造思路等,楊紅櫻均耐心細致作答。
“楊老師,我六年級,想寫好作文該從哪里入手?” 一位小學生的提問引發全場微笑。楊紅櫻溫柔地建議:“先學會觀察生活里的小細節,比如媽媽做飯的動作、路邊小狗的神態,把這些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就是最好的作文。”
活動尾聲,楊紅櫻為現場讀者簽名贈書,并送上《童書作家楊紅櫻》紀念冊,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不少讀者表示,“既能聽到作家的創作故事,還能近距離交流,這場分享太有意義了。”
![]()
據悉,2025 第三屆成都國際文學周由四川省作家協會支持指導,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傳承天府文韻,綻放蓉城之美”為主題,設置 “播種、賡續、開創”三大篇章,涵蓋文學頒獎、主題沙龍、名家簽售、校園詩會等12項活動,將持續至11月 8日。
本屆文學周通過 “文學+旅游+藝術+生活”的多元融合模式,不僅為市民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更助力成都打造“有世界影響的文學之城”與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推動天府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隨著楊紅櫻等名家活動的陸續開展,文學周的影響力持續擴大,成為成都文化領域的年度盛事。(來源:崇州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