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上臺后,大家本以為他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中國和俄羅斯這些老對手上,畢竟他第一任期就老愛提這些事兒。可誰知道,2025年都過了一半多,他的麻煩主要不是從國外來的,而是國內的民主黨那邊,尤其是以奧巴馬為代表的那幫人,正給他制造各種壓力。
民主黨這陣子動作頻頻,從地方選舉到國會爭斗,都在瞄準特朗普的軟肋。特朗普現在最大的對手不是北京或者莫斯科,而是華盛頓內部的這些民主黨人,他們正一步步蠶食他的支持基礎。
![]()
特朗普2025年1月就職后,就開始推行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國防開支大幅增加,還把國家安全戰略轉向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大國競爭。可現實呢?到2025年下半年,他的外交政策開始有些調整。比如,他跟俄羅斯的普京在8月搞了個峰會,本想快速結束烏克蘭戰爭,結果啥也沒談成,戰爭還在東部前線拖著。
![]()
民主黨抓住這點,說特朗普的外交是場恥辱,沒能推動和平進程,導致盟友援助疲軟,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同樣,對中國,他一開始加征關稅鬧得挺兇,但后來在10月底的釜山會晤中,又把稅率從57%降到47%,換來中國加強芬太尼管制和暫停稀土出口限制。
民主黨馬上宣傳這是特朗普對中國妥協,輸給了對手,削弱了美國的談判地位。這些事兒讓特朗普看起來有點被動,但其實他這么做,是為了騰出手來對付國內的麻煩。
![]()
國內的壓力可不小。政府停擺從10月1日就開始了,到11月初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成為歷史上第二長的聯邦中斷。聯邦雇員沒工資,國家公園關門,機場安檢延誤,稅收處理堆積如山。
最要命的是,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援助計劃中斷,幾百萬人的補助券發不出去,導致超市庫存積壓,社會福利機構負擔加重。民主黨在國會辯論中反復提這些民生問題,指責特朗普拒絕妥協,不顧老百姓死活。這事兒直接影響了特朗普的支持率,因為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吃飯問題,不是什么遙遠的國際爭端。
![]()
民主黨沒閑著,他們把這些問題都打包成對特朗普的攻擊。奧巴馬作為民主黨的大佬,蟄伏了幾個月后,在11月1日高調出山。先去弗吉尼亞州為民主黨州長候選人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助陣,然后趕到新澤西州支持米基·謝里爾。集會現場人山人海,奧巴馬直言美國正經歷艱難時期,現任總統的決策隨意性太強,導致國家治理混亂。
![]()
聽眾反應熱烈,很多人都對特朗普的政策有怨言。奧巴馬這步棋走得聰明,他知道現在是民主黨反擊的好時候,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拉攏更多選民,為民主黨在中期選舉鋪路。畢竟,奧巴馬離開白宮九年了,但還是民主黨最有力的代言人,他的出現直接把這些地方選舉變成對特朗普的公投。
![]()
民主黨的手法挺老道的,他們有三板斧,每一招都戳在特朗普的痛點上。第一招就是政府停擺,這不光是錢的問題,還牽扯到民生。民主黨議員在媒體上反復說,特朗普為了自己的預算案,不惜讓幾百萬美國人餓肚子,這招直接打到特朗普的執政能力上。
第二招是貿易政策,民主黨說特朗普對中國一退再退,本來貿易戰就沒贏家,現在還被對手抓住把柄,民眾聽了肯定會質疑他的談判本事。第三招是俄烏沖突,民主黨把戰局拖延說成特朗普上臺后的最大失敗,民眾都盼著和平,戰爭越久,不滿就越大。民主黨用這些話題反復攻擊,確實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窩。
![]()
特朗普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國家現在面臨生死存亡關頭,號召共和黨人團結起來,跟民主黨斗到底。從他的語氣看,他對自己贏下這場博弈挺有信心。
但現實是,國內的分歧越來越大,鷹派勢力對他對中國讓步很不滿意,在國會游說要恢復強硬措施。特朗普想穩住外部關系,集中精力搞內部,可民主黨不給他這個機會。奧巴馬的站臺就是信號,民主黨要從輿論上給特朗普施壓,讓大家看到他執政的問題。
![]()
說到底特朗普的最大對手是民主黨這幫人,以奧巴馬為首。他們不是靠空談,而是抓住具體問題,像停擺、貿易和戰爭這些,層層施壓。特朗普想集中精力搞國內,可民主黨不讓他輕松。政壇這東西,本來就是你來我往,誰也別想獨大。老百姓看熱鬧,但最后受影響的還是民生。民主黨這次的反擊,算是有點章法,但能不能翻盤,還得看選民怎么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