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見過快遞遲到的,錯發的,碎掉的,甚至送到鄰居家的。但你見過打開包裹發現尸塊的嗎?
發生在美國肯塔基州的一件“快遞事故”,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
人在等藥,快遞送命。
是的,本來只是一個普通人家等著快遞送來時間緊迫的藥品,誰能想到開箱之后,收到的不是緩解疼痛的藥片,而是——來自四具遺體的肢體。
別急,讓我們還原這個荒誕但真實的故事全過程。
事件倒回到10月29日這一天。
來自美國肯塔基州霍普金斯維爾市的一位當地女性在家中接到一份快遞,她原本預期是自己常規訂購的藥物和醫療用品。因為她的情況特殊,需要定期收到航空運輸的“緊急藥品”。
![]()
快遞送到,她照常簽收,搬進屋子。
然后,她打開箱子,準備取藥——卻迎來了全美最離譜的“開箱體驗”。
箱子里不是藥,是冰袋,包著兩條完整人類手臂,以及四根手指。全都新鮮冷藏,仿佛剛從解剖臺上下課回來,下一秒就要被送去實驗室拼裝。
她沒有尖叫、沒有暈倒,而是第一時間打了911報警。
在報警錄音中,她平靜但語速飛快地說:
“我們本來是要收緊急藥品的,結果這箱子里是人體部分,非常醫學用途的那種。但它不屬于我們,我們也不想持有這些東西。”
這段話,簡直可以獲得“最冷靜市民處理最離譜快遞獎”。
![]()
警方接到報警后,聯系了基督教郡的驗尸官Scott Daniel。
這位負責處理“非正常快遞內容”的專業人士趕到現場,確認包裹確實為:
兩條人類手臂+四根人類手指,包裹在冰袋中,全程低溫保存,運輸標簽為醫學用途,來自田納西州納什維爾。
驗尸官將這些“生物部件”帶去當地太平間暫存。第二天,真正的收件單位——一家醫學院或醫院(尚未公開具體名稱)派人來取回。
原本那位女士期待的藥品,也是在第二天才姍姍來遲。
換句話說:胳膊先到,藥后送。
根據驗尸官的調查結果顯示:
包裹源頭為納什維爾的某正規醫療機構,原本用途是醫學教學或手術訓練,原本應當送往一家醫院或學校,但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物流誤投。
![]()
驗尸官也證實,這些斷肢分別來自四位不同的遺體,可能是被用于某種組合式教學,例如縫合技術或移植演練。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補充了一句非常“美國味”的回應:
“我沒有問這些身體是哪來的……但我猜,應該是從捐贈遺體來的。”
嗯,這話聽著就很典型美國官員口吻:不確定,但合理,先干活,別深問。
這起事件曝光后,美國不少媒體跟進報道,公眾也開始好奇:
如果我哪天也收到一個陌生斷手快遞,我該怎么辦?
驗尸官Scott Daniel專門發話,給出了“標準操作建議”:
不要冷藏,不要處理,也不要拍照發社交平臺炫耀,第一時間打911或當地非緊急服務熱線,交給專業部門處理,千萬別擅自處置。
這句話聽上去像開玩笑,但背后是極其嚴肅的法規問題。
在美國,運輸人體器官、組織或尸體部分受多項州法和聯邦法約束,一旦出現誤操作,輕則引發調查,重則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毀壞醫學捐贈遺體等罪名。
所以,這位女士的“冷靜報警”不光避免了驚嚇,還避免了無意違法。
![]()
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人手還能快遞?美國真的這么瘋?”
其實,在醫學領域,“器官運輸”并不罕見。
人體器官、組織、甚至斷肢,都會在臨床移植、教學訓練中進行轉運,專業捐贈機構(如美國的科學遺體捐贈協會)會根據簽署協議,將遺體分解后送往不同機構,這些快遞通常有嚴格標簽、全程冷鏈、醫學級打包,理論上不可能送錯。
理論上。
但現實往往是:一旦涉及私人快遞公司外包環節、或航空中轉站出錯、地址標簽模糊等情況,就可能出現今天這種“尷尬局”。
人命關天、胳膊飛錯——不止離譜,還相當危險。
![]()
哎,從過去的“狗糧變毒品”,到今天的“藥品變手臂”,美國快遞的離譜程度已經突破了常規。
所以下次你收快遞,請先深呼吸——然后,小心打開盒子。
誰知道,里面是你點的蛋白粉,還是……別人捐贈的人體關節呢?
當然,希望這一切不會發生。但萬一哪天發生了,請記住驗尸官的話:
別冷藏,別亂動,別拍抖音,先報警。
Ref: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31/us/kentucky-severed-arms-fingers.html
文|閃電
![]()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